“玉出昆岡”的字面意思是玉石出自昆侖山岡。想要深入了解這句話,就需要知道玉和昆侖山的關系。
“玉”字字形變化“玉”字的甲骨文很像一串玉。金文和小篆的“玉”字和“王”字很像,所以到隸書的時候加了一個點,以示區分。
其實,“玉”字和“王”字是不同的,如果仔細看的會發現“玉”字的三橫是完全一樣長的,而“王”字的三橫長度各不相同。“玉”字的三橫隻是表明一串珠玉,每一橫的意義相同;而“王”字的三橫分别表示了天、人、地,加一豎表示帝王是人中最大的。
“玉”字變化過程
“王”字變化過程
“玉”字釋義《說文解字》中介紹“玉”:石之美。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䚡(sai一聲)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技,潔之方也。象三玉之連。|,其貫也。凡玉之屬皆從玉。
翻譯成白話文的意思是:玉,最美的石頭。玉有五種品德:潤澤而溫和,是仁人的比方;從外部觀察紋理,可知内部真性,這是義士的比方;玉聲舒展飛揚,傳播而遠聞,是智士的比方;甯折不撓,是勇士的比方;銳廉而不奇巧,是廉潔之士的比方。字形像三塊玉片的串連。丨,像玉串的貫繩。所有與玉相關的字,都采用“玉”作邊旁。
古代人對于玉石的觀念
我們常說“珠玉寶石”或者“寶玉”,來指稀缺的礦物石頭。實際上玉和寶石是分開的,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
按照明朝宋應星編寫的《天工開物》描述:“珠玉、寶石受月華,不受土寸掩蓋。寶石在井上透碧空,珠在重淵,玉在峻灘,但受空明、水色蓋上。”也就是說,玉是在河裡的,寶石是在礦井中的,珍珠是在海裡或河裡的珍珠蚌内。
按照古人的觀念,玉是玉神創造的,平常人根本不可能接近玉神,也不可能接近玉神造玉的地方。那怎麼采呢,就是玉神創造完玉,等玉吸收月亮的光華,時機成熟了,就把它從河裡推下去。然後,人們就可以在河流的中遊、下遊找到玉石。
玉藏在璞中,外面那一層皮叫玉皮,通過沙子打磨掉後,露出裡面的玉芯。而玉芯在玉皮内包裹的時候,軟如棉絮,等玉皮剝掉便會變硬,雕琢風吹會變得更硬。
按照古人的觀念,玉隻有白色和綠色兩種,其他顔色的都不是玉,而是寶石,比如,雞血石、田黃石、琥珀、祖母綠、綠松石等。而像現在價格高昂的翡翠,在明朝以前國内是沒有的。
挖玉現場
為什麼說玉出自昆侖山岡明朝宋應星編寫的《天工開物》中寫道:“凡玉入中國,貴重用者盡出于阗、(漢時西國号,後代或名别失八裡,或統服赤斤蒙古,定名未詳。)蔥嶺。所謂藍田,即蔥嶺出玉别地名,而後世誤以為西安之藍田也。其嶺水發源名阿耨山(昆侖山),至蔥嶺分界兩河,一曰白玉河,一曰綠玉河。後晉人高居海作《于阗國行程記》載有烏玉河,此節則妄也。”
也就是說,産玉的白玉河和綠玉河的發源地都是昆侖山。
昆侖山
關于《山海經》裡的昆侖山《山海經》中介紹昆侖山的位置是“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侖之丘。”
這裡的“昆侖之丘”是否是我們現在認為的昆侖山,還存在一定的争議,因為文字中的“西海”、“流沙”、“赤水”、“黑水”都無法完全在實際中找到。因此,便有人猜測昆侖山是在非洲,其中西海是地中海,流沙是撒哈拉大沙漠,赤水是紅海,黑水是尼羅河。
關于“玉出昆岡”的另外一個說法
還有一種說法是說,西晉時的陸機、陸雲兩兄弟。二陸均為華亭昆岡(今天松江小昆山)人,後人仰其名聲,将二陸比為美玉,以“玉出昆岡”來贊譽二人。後來,也将“昆玉”作為兄弟的雅稱。
這種說法應該就是從昆侖山之玉,簡稱昆玉,再引發出來的。因二人都是昆山人,便直接拿昆玉來形容二人意趣高潔、文章精美和人才傑出。在清朝潘永因的《宋稗類鈔·博識》中便寫道“陸士衡兄弟産于昆山,後人因稱兄弟為昆玉,言其如昆山之玉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