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物博的中國,擁有的美食也是數不勝數。有一類美食以臭聞名,頗具代表性的如湖南長沙的臭豆腐、廣東的梅香鹹魚等等,其實這些食物還都在人們的理解範疇之内,大家也都能接受,甚至不少人還吃得挺香。
而在衆多“臭食”當中,最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當屬“臭豬肉”。臭豬肉是一種四川獨有的食物,整頭豬被懸挂于房梁之上,外地人沒見過更沒吃過,就連很多四川本地人也沒聽說過,因為它隻是四川一小部分人的食物,他們就是四川雅江紮壩人。
臭豬肉最大的特點是其存放時間的久遠性,短的在10年以上,長的可以達到30多年。更讓人不敢相信的是,在曾經的一部名為《遠方的家》的紀錄片當中,央視女記者來到四川道孚縣亞卓鄉,拜訪了當地一位紮壩男子,問他這頭豬挂了多少年,他說53年,女記者一臉驚訝。
别說53年,一般的食物就算放冰箱裡,一個月也臭了吧?存放53年實在是匪夷所思。由于其存放年限之久,惡味乍聞濃于梅香鹹魚,重于臭豆腐,原本用紮壩語準确翻譯應譯“陳豬肉”或“舊豬肉”的,後來也被改為了“臭豬肉”。
起初,臭豬肉隻是紮壩人為了防備戰事而儲備的食物,後來到了和平年代,臭豬肉就慢慢地變成了紮壩人的一種飲食習俗及主要食品了。現如今,幾乎每一戶紮壩地區的家庭,房梁上都懸挂着至少一頭臭豬肉,有的家庭更多。
在外地人眼裡難以理解的臭豬肉,而紮壩人卻視它為上品,而且存放的時間越久就越為珍貴,就像拉菲一樣。據了解,紮壩地區衡量貧富的标準并非房、車、存款,而是家中懸挂的臭豬肉的數量和年限,數量越多,年代越久遠,就越富有。就因為如此,盡管紮壩人極愛吃臭豬肉,但平時卻舍不得吃,隻有招待貴賓時才會拿來吃。
動辄存放幾十年之久的臭豬肉,為什麼不會壞?這得從它的制作和存放方法上說起。制作臭豬肉需要比較肥的豬,紮壩人會先将家豬用麥子或玉米喂肥,然後用一條粗大的繩索套住豬頸,把它勒死;勒死後,在其胸開一小口,取出裡面所有的内髒。
去除内髒之後,他們會通過小口往裡塞入青稞、麥子等谷物,将掏空的豬肚子填滿,再将小口縫合,并用紅土或竈灰塞住豬的七竅,目的是讓豬肚的内部與外界的空氣隔絕。接着,就把它埋入麥糠中,目的是吸幹豬身上的水分及油漬,這個環節需要等待十來天。
水分吸幹之後,這頭豬就會被懸挂在竈台上方的房梁上,每次燒火做飯,這頭豬都能得到一次煙熏,經過數十年的自然煙熏之後,就成了通體烏黑發亮的臭豬肉。
臭豬肉的制作和保存過程,每一步都是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的。比如,将豬密封處理是為了讓乳酸菌這樣的厭氧細菌發酵,同時隔絕那些好氧細菌和有害微生物,以防分解豬身上的蛋白質,從而達到延長保質期的效果。
再比如,埋入麥糠和煙熏環節,是為了吸幹或熏幹水分和油漬,外加紮壩地區本身就氣候幹燥,這樣一來豬肉就不會變得潮濕,可以避免細菌的滋生。從而,臭豬肉就能存放長達幾十年而不腐壞了。
盡管不會壞,但存放了那麼長時間,臭豬肉确定還能吃?吃了不會中毒嗎?雖然我們接受不了,但對于紮壩人來說,臭豬肉不僅能吃,還很好吃,他們非常愛吃臭豬肉,有時用來熬湯喝,有時用來煮着吃。更神奇的是,他們還經常生吃臭豬肉,想吃的時候就撕一片下來塞嘴裡,簡直超出想象。
至于吃了會不會中毒的問題,其實也顯而易見。紮壩人吃臭豬肉已有悠久的曆史,他們世世代代都在吃,也沒吃出過什麼問題。雖然說臭豬肉中可能會含有一種肉毒杆菌,這種細菌能産生世界上最緻命的自然毒素,但是往裡填入的青稞等谷物在發酵時,乳酸菌能夠壓制住肉毒杆菌。
那麼,臭豬肉到底是什麼味道的呢?前文提到的女記者在采訪時,紮壩男子撕了一小片給女記者品嘗,她一開始不敢吃,遲疑一會才吃。根據她的描述,剛入嘴時難以适應,苦苦的,但咀嚼幾口之後就滿口濃香了,而且是那種酒香味,回味無窮。之所以會有酒香,是因為谷物在發酵時會産生酒精。
臭豬肉既然是煙熏而成的,那應該跟臘肉差不多,即使能吃,也要少吃,畢竟所有煙熏、發酵及腌制而成的肉類都被公認為含有緻癌物。當然了,除了紮壩人,我們外地人應該也下不去口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