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四大詩人,中國南宋前期尤袤、楊萬裡、範成大、陸遊四位詩人的合稱,又稱南宋四大家。
他們能擺脫江西詩派的牢籠,寫出思想、藝術各有特色的作品,影響很大代表了宋代詩歌第二個最繁榮的時期。
中興四大詩人是中國南宋前期尤袤、楊萬裡、範成大、陸遊4 位詩人的合稱。當時楊、陸的聲名尤著。尤袤流傳下來的作品很少;楊、範雖比不上陸遊,但各有特色。楊萬裡一反江西詩派的生硬槎桠 ,創立了活潑自然的誠齋體。楊萬裡、陸遊流傳下來的作品,數量之多是驚人的。中興四大詩人代表了宋代詩歌第二個最繁榮的時期。 楊萬裡有《誠齋集》,範成大有《範石湖集》,陸遊有《陸放翁集》傳世。
1.尤袤(mào)
(1127年4月2日-1194年 ),字延之,小字季長,号遂初居士,晚号樂溪、木石老逸民,常州無錫(今江蘇無錫)人。南宋著名詩人、大臣、藏書家。祖父尤申,父尤時享,治史擅詩。
2.楊萬裡
(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誠齋,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二十四年(1154)進士,授贛州司戶參軍,調零陵丞。乾道,知奉新縣,擢國子博士,遷太常博士,權吏部右侍郎官,将作少監。淳熙間,曆知常州,提舉廣東常平茶鹽,遷廣東提點刑獄。十一年(1184),召為吏部員外郎。曆任樞密院檢詳官,尚書右、左司郎中,秘書少監。與尤袤、範成大、陸遊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楊萬裡詩歌大多描寫自然景物,且以此見長,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間疾苦抒發愛國感情;語言淺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稱為“誠齋體”。
代表作品有《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小池》、《宿新市徐公店》、《閑居初夏午睡起》、《新柳》、《舟過安仁》等。
淳煕六年(1179年)至十一年任職廣東,發現惠、潮等州外皆無軍營,将士皆居城中,遂奏請同意,在所有諸路鄉間外砦蓋造廨舍營房,不準士兵遷駐城内。在惠州先後寫下脍炙人口的詩作如《白鶴峰》《遊東坡故居》《解舟惠州新橋》《遊豐湖》等,其中《遊豐湖》是惠州西湖曆代名詩之一:“三處西湖一色秋,錢塘颍水及羅浮,東坡原是西湖長,不到羅楊萬裡(1127年—1206年),字廷秀,楊萬裡号誠齋。江西吉州人(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湴塘村)。南宋大詩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進士。曆任國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提舉廣東常平茶鹽公事,廣東提點刑獄,吏部員外郎等。反對以鐵錢行于江南諸郡,改知贛州,不赴,辭官歸家,閑居鄉裡。
3.範成大
(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府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名臣、文學家、詩人。
卒後加贈少師、崇國公,谥号文穆,後世遂稱其為“範文穆”。 範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詩。他從江西派入手,後學習中、晚唐詩,繼承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妩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與楊萬裡、陸遊、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産生了顯著的影響,到清初影響更大,有“家劍南而戶石湖”的說法。著有《石湖集》、《攬辔錄》、《吳船錄》、《吳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範成大于宋欽宗靖康元年六月初四(1126年6月26日)生于吳縣(今江蘇蘇州),他幼年聰慧,十二歲時便遍讀經史,十四歲時開始創作詩文。[1]
紹興十二年(1142年),宋高宗生母韋氏(顯仁皇後)從金國回朝,範成大應試獻賦頌,名列前茅。
紹興十四年(1144年),在昆山堅嚴資福禅寺讀書,十年不出。曾取唐人“隻在此山中”句,自号此山居士。
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範成大登進士第。
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除任徽州司戶參軍,于此年春季抵任。
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前往臨安,監管太平惠民和劑局。
隆興元年(1163年)四月,範成大任編類高宗聖政所檢讨官,兼敕令所。
隆興二年(1164年)二月,除任樞密院編修官。十二月,任秘書省正字。
乾道元年(1165年)三月,任校書郎。六月,兼國史院編修官。十一月,調任著作佐郎。
乾道二年(1166年)二月,範成大任尚書吏部員外郎。三月,被人誣陷逾越等級,遭罷職,旋即領宮祠官。
乾道三年(1167年)十二月,被朝廷起用為處州知州。次年五月,範成大入宮回答宋孝宗趙昚的提問,陳說力的内容包括三方面:日力、國力、人力,認為此時都被不急之務耗費,孝宗高興地采納了他的意見。七月,赴處州任。八月,抵達處州。範成大為處州創義役。其法規定:民以都保為單位,據役戶多少和職役情況,各家按貧富輸錢買田稱義田,以所收田谷助當役者,民戶按次序輪流亢役。義役既行,公私都稱便。
乾道五年(1169年)五月,朝廷召範成大為禮部員外郎兼崇政殿說書,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讨官。乾道(1165年—1173年)年間,規定以絹統計贓物數量,估價低而定罪重,範成大上奏說:“承平之時絹每匹不到一千錢,而估的價超過幾倍。紹興初年絹價遞增了五分,價錢有三千足夠了。如今絹實在貴,應當比當時的價格翻一倍。”趙昚吃驚地說:“這是使百姓陷入困境的法令條文。”于是絹價增為四千,而刑罰減輕了。十二月,任起居舍人兼侍講,仍兼實錄院檢讨官。
4.陸遊
(1125年—1210年),字務觀,号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紹興)人,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
陸遊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暢。宋孝宗即位後,賜進士出身,曆任福州甯德縣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興府通判等職,因堅持抗金,屢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應四川宣撫使王炎之邀,投身軍旅,任職于南鄭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陸遊奉诏入蜀,與範成大相知。宋光宗繼位後,升為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讨官,不久即因“嘲詠風月”罷官歸居故裡。嘉泰二年(1202年),宋甯宗诏陸遊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書成後,陸遊長期蟄居山陰,嘉定二年(1210年)與世長辭,留絕筆《示兒》。
陸遊一生筆耕不辍,詩詞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饬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郁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後世影響深遠。陸遊亦有史才,他的《南唐書》,“簡核有法”,史評色彩鮮明,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陸遊出生于名門望族、江南藏書世家。陸遊的高祖陸轸是大中祥符年間進士,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陸佃,師從王安石,精通經學,官至尚書右丞,所著《春秋後傳》、《爾雅新義》等是陸氏家學的重要要典籍。 陸遊的父親陸宰,通詩文、有節操,北宋末年出仕,南渡後,因主張抗金受主和派排擠,遂居家不仕;陸遊的母親唐氏是北宋宰相唐介的孫女,亦出身名門。
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十七日,陸宰奉诏入朝,由水路進京,于淮河舟上喜得第三子,取名陸遊。同年冬,金兵南下,并于靖康二年(1127年)攻破汴京(今開封),北宋滅亡(靖康之恥),陸宰攜家眷逃回老家山陰。 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渡江南侵,宋高宗率臣僚南逃,陸宰改奔東陽,家境才開始逐步安定下來,時陸遊年僅四歲。
陸遊出生于兩宋之交,成長在偏安的南宋,民族的矛盾、國家的不幸、家庭的流離,給他幼小的心靈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