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有水淌出來的感覺?65歲的湯叔,因1年前不慎從高處跌落,被診斷為“右側胫腓骨骨折”,并在當地行骨折内固定術,術後右小腿手術傷口一直反複流水,未愈合,在當地醫院多次就診未見好轉為求中西醫結合治療前來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骨傷二科門診就診,門診以“右側胫骨骨折後、骨髓炎并窦道形成”收住入院入院後完善相關檢查,結合患者病史、症狀、體征及輔助檢查,診斷為右側胫骨骨折術後,慢性骨髓炎并窦道形成,貼骨瘢痕增生 ,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小腿有水淌出來的感覺?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65歲的湯叔,因1年前不慎從高處跌落,被診斷為“右側胫腓骨骨折”,并在當地行骨折内固定術,術後右小腿手術傷口一直反複流水,未愈合,在當地醫院多次就診未見好轉。為求中西醫結合治療前來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骨傷二科門診就診,門診以“右側胫骨骨折後、骨髓炎并窦道形成”收住入院。入院後完善相關檢查,結合患者病史、症狀、體征及輔助檢查,診斷為右側胫骨骨折術後,慢性骨髓炎并窦道形成,貼骨瘢痕增生。
治療上行創口處死骨病竈清除、VSD負壓吸引術,之後在顯微鏡下行遊離股前外側皮瓣移植術,術後恢複良好後并出院。
那麼為什麼這個患者的小腿會反複“流水”呢?骨傷二科主任吳官保教授指出:胫骨骨折時常伴有軟組織的損傷,尤其是開放骨折污染較重時,經常會出現慢性骨髓炎并伴有局部皮膚缺損窦道形成。
該患者因不慎從高處跌落緻右側胫腓骨骨折,右小腿疼痛腫脹,軟組織受損傷,并行骨折内固定術,周圍軟組織進一步受損;右側小腿下段皮膚可見色素沉着,貼骨瘢痕形成,傷口滲液,有窦道形成,皮膚缺損,壓痛。由于骨折造成的軟組織損傷導緻右側胫骨骨折術後骨髓炎并窦道形成,貼骨瘢痕增生,因此患者小腿反複“流水”。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防治慢性骨髓炎呢?
吳官保主任醫師指出;慢性骨髓炎屬于中醫附骨疽的範疇,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中記載:“以其無破,附骨成膿,故名附骨疽。”因而對于慢性骨髓炎即附骨疽的預防,首先是要預防感染,包括疖、瘡、癰以及外傷感染、骨骼損傷後感染和組織損傷後感染等;而一旦出現類似感染症狀,應及時治療,尤其是開放性骨折或者是已行内固定術的開放性骨折患者,一旦發生感染,應特别注意首先清創或取出内固定物;當然提高自身免疫力也很重要,“正氣存内,邪不可幹”。
吳官保主任醫師提到:1973年,上海華山醫院楊東嶽用下腹部遊離皮瓣修複頰部手術後缺損,為我國開展吻合血管的遊離移植開創了先例。1984年,李吉、柏樹令提出大腿前部皮瓣的新供區。在大腿前部中區以縫匠肌外緣皮動脈為蒂,切取大腿中區皮瓣,該皮瓣皮膚質量好,血管蒂長,口徑較粗,取皮面積亦較大,适合作上肢及身體某部的損傷後整形。
而這位患者采用的就是在顯微鏡下行遊離股前外側皮瓣移植術,這種手術方式能夠最大程度修複骨缺損,恢複胫骨骨結構的完整性,而遊離的皮瓣移植結構可作為胫骨結構的内固定物,促進胫骨周圍的血液循環,以達到骨缺損區域骨質愈合的目的。另外,遊離皮瓣移植術還可以降低修複區域内感染幾率,消除骨質與軟組織之間的感染,降低手術并發症的風險和骨不愈合發生率,值得推廣。
專家介紹:
吳官保,主任醫師,博士,碩士生導師,骨傷二科主任,骨傷大科副主任兼骨傷教研室主任。
擅長:1.脊柱脊髓疾患:如椎間盤突出症的切吸、低溫等離子消融技術;脊柱骨折脫位、脊柱滑脫、脊柱失穩等疾病。2.各類人工關節置換及翻修;3.中西醫結合治療四肢骨折脫位、各類關節疾患;4.手法複位夾闆固定治療成人及小兒各類骨折。
門診時間:周一上午(四樓骨傷二科) 周二上午(六樓名醫堂)。
(作者 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 骨傷二科 羅海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