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之交,八國聯軍侵華,清廷岌岌可危,内憂外患的亂世中,數不盡的國寶流失海外。
《近代國寶海外流失錄》選取義和團事件中八國聯軍對文物的掠奪這一視角作為整體出發點,詳細探究其實情。
如此罕見的掠奪,使北京城遭受巨大的創傷及影響。輝煌壯麗的古都,因遭受物理性破壞,在景觀上也迅速失去了原貌。這甚至可以說是清王朝瓦解過程中的重要序曲。
掠奪的深淵
八國聯軍在1900年8月15日占領北京,之後便立即開始掠奪。
而且,德軍元帥瓦德西還特許“軍隊公開搶劫三天”(《瓦德西庚子回憶錄》)。
但這也僅僅是開端,掠奪之火一旦被點燃,便難以熄滅。
此後數日,各國士兵在京城内外大肆搶劫。尤其是稍晚入城的德軍,其野蠻行徑,和俄軍一樣猖獗至極。
然而進行掠奪的不僅僅是入侵的八國聯軍,還有居住在北京的洋人、土匪、殘黨等也紛紛乘亂闖入,北京城内外哀鴻遍野。
天翻地覆,皆因王法之不畏。(《庚子記事》七月二十九日:[陽曆8月23日])
八國聯軍占領下(1901年前後)的紫禁城乾清宮( 引自《清代北京皇城寫真帖》)
光緒皇帝和西太後出逃西安後,皇城陷入無主狀态。凡是顯眼的店鋪,不論大小都被洗劫一空。
八國聯軍以追剿義和團殘黨為名,闖入富人家宅,金銀财寶,衣物器具,無不搶奪;大資本家、高官乃至皇親國戚的宅邸,無不遭劫。
特别是各國搶先确定占領區域後,被改造成駐軍宿舍的宮殿、離宮、庭園、寺廟、祭壇、領事館以及有名的寺院等,和清朝有關的建築都淪為侵略者的嘴邊之食。
例如,日軍占領順天府,英軍強占天壇,美軍侵占先農壇,法軍霸占西什庫,俄軍搶占南海,德軍逼占社稷壇。
八國聯軍經津入京
時入9月,八國聯軍的掠奪仍在繼續,掠奪的範圍也從貴重珠寶延及日常用品。9月末,各國洋兵終于感到“山窮水盡”,可掠奪的物品開始逐漸減少。
在此期間,發生了一系列顯著的變化。首先,各侵略國合計發動78次對義和團殘黨的“讨伐行動”。
行動範圍從北京周邊起,次月至保定,次年年初延及山西省邊界,這其中對各地的反複掠奪自不待言。
10月以來,日英美占區域的市場,近千件掠奪品作為商品在地攤上鋪得滿滿當當。
11月,掠奪的勢頭漸漸平息,被稱作“虎狼之區”的德軍占領地也或多或少地平穩下來。
八國聯軍占領北京期間,美日軍官在宮門前合影
與北京占領區趨于“太平”的景象截然不同,八國聯軍的“讨伐行動”此起彼伏。
聯軍進駐保定、天津、河間等地,包藏禍心的俄軍則移至東北。
以德軍為主力的聯軍在各地大肆掠奪,《庚子記事》揭露了實情:“自诩仁義之師,實與流寇無異。”如此一來,掠奪重心由北京擴散至各地。
從1900年12月到1901年年初,包括德占區在内,北京治安基本趨于穩定。
此後,從1901年5月10日起美軍、意軍開始撤退,至8月8日八國聯軍全部撤離北京。
9月7日簽訂《辛醜條約》,1902年1月3日西太後回銮。
簽訂《辛醜條約》
時隔一年半,恢複了原來的秩序,但京城已是滿目瘡痍。
頤和園的掠奪
俄軍的掠奪
時值北京剛剛被占領的1900年8月17日,日軍騎兵第五連隊于當晚7時抵達萬壽山,未遭抵抗便迅速将其占領。為防止兵力分散,又于翌日清晨6時從萬壽山撤兵。
21日,俄軍占領該地(參謀本部禦編纂《明治三十三年清國事變戰史卷四》)。此後,俄軍開始了大肆掠奪。
日軍認為己方享有先占權,俄軍卻無視太陽旗,此時日俄之間圍繞頤和園的占領問題糾紛不斷。
義和團事件發生時,以“中國通”著稱的英國記者莫裡循碰巧在北京,他将事件的始末向全世界做了介紹。
其中,日俄之間的摩擦也記錄在他8月22、23日的日記中,從中可以看出日方杉(幾太)和柴五郎對俄軍的不滿之詞。
然而,日軍做出讓步,事件以俄軍占領頤和園告終。
莫裡循與仆人孫天祿
值得注意的是,莫裡循于9月24日向《泰晤士報》發電報稱:“俄軍已結束對夏宮(頤和園)有組織性的掠奪,将所有有價值的物品全部打包,并貼上标簽。”
8月,《庚子使館被圍記》 的作者普特南·威爾目擊了一大隊俄軍開着辎重車從遠方駛來。
10月5日,日本記者坪谷善四郎一行進入頤和園,将當時目睹的情形記入題為《萬壽山離宮總覽記》的文章中,進行了詳細報道。
在此值得關注的一點是,“大門是由英國士兵把守”。坪谷善四郎記載:“幾日前,一直把守北京的士兵(俄國士兵—— 原作者注)從北京退出,之後完全撤離,并由英國士兵代替把守。”
這段記載從時間上來講,與9月24日莫裡循所發電報内容“俄軍掠奪完畢”完全吻合。
北京城占領區域略圖(參照日本參謀本部禦編撰《明治三十三年 清國事變戰史 卷四》繪制而成)
他們是否數次大規模将掠奪物品運出北京城還有待考證。
但是,威爾的文章中基本可以傳達出當時的情形,似乎俄軍在占領北京城後的一個月内進行了大規模掠奪,随後撤退。
英軍的掠奪
此後,頤和園被英軍占領。坪谷親眼目睹了英軍的掠奪行徑,而且坪谷“觀光團”一行也順手牽羊掠走香爐、花瓶等作為紀念。
如此看來,俄軍撤退後,英軍及“觀光團”的掠奪并未停止。
狄葆賢在《平等閣筆記》中這樣概括頤和園遭掠奪的情形。
頤和園被聯軍劫掠一空,角角落落無一幸免。佛香閣下的排雲殿内,數十個各式各樣的陳列架高及脊木,幾乎與房檐相連,但全部空空如也。
最終,連挂在牆上的書畫及窗上雕刻的裝飾闆(窗框)都被拆得七零八落。
火燒圓明園時,幸免于難的圓明園諧奇趣北面花園門
頤和園中藏有無數碧犀、寶石、翡翠、珠寶等。數十年來,各督撫及群臣百官搜刮民間珍寶,悉數收入頤和園。
這簡直無異于将國之精粹集中毀滅!比起殺人後屍橫遍野的慘狀有過之而無不及,傷痛也愈加深遠。
紫禁城與“三海”
紫禁城西側和北側被三個巨大的池塘包圍,這三個池塘亦稱“三海”,即南海、中海、北海,連同周邊的園林,統稱為“西苑”,是皇室貴族的遊宴勝地、離宮行所。
“三海”和頤和園都是義和團運動時期列強掠奪的重要目标,即唯獨紫禁城幾乎未遭劫掠。
但是如果因此認為此次掠奪的規模和程度隻限定在小範圍之内,實是言之過早。
1900年8月28日八國聯軍紫禁城遊行
狄葆賢的證言中,指出以下幾點:從明朝傳承下來的珍寶原本藏于紫禁城中,但由于乾隆皇帝時常行幸三海,便挑選了一些喜愛之物移至西苑,而且清皇室數不勝數的寶物基本都集中在這裡。
據其所言,包含從明朝所傳珍寶在内,三海收藏了無盡的寶物。
此外,從坪谷的報告《北京皇城縱覽記》10月4日的記載來看,位于中海西岸的西太後行宮儀鸾殿曾由德軍把守,而10月4日此地已遭搶掠。
戊戌政變後,光緒皇帝被幽禁于南海瀛台,政治實權最終又歸于西太後。而這座儀鸾殿則代替了紫禁城的養心殿,成為權力中樞的政治舞台。
順便提一下,主戰派和議和派圍繞如何應對義和團一事,展開了激烈鬥争,最終決定宣戰的廷議,也在儀鸾殿舉行。
慈禧太後
以儀鸾殿為首的三海一帶,即西苑,考慮到其曆史由來以及西太後晚年愈發膨脹的權力欲望等因素,其地位是否淩駕于紫禁城之上,這一點我們姑且不論,但彼時曆代王朝的大量珍寶很有可能被重新集中儲藏在這裡。
日俄德三軍混戰
8月16日日軍占領紫禁城中的大理石橋一帶,而俄軍卻占領了儀鸾殿。
恐怕在八國聯軍侵占北京不久,中南海一帶就如同頤和園一樣已落入俄軍之手。
此地後來經俄德易手,這和聯合軍總司令由德國人瓦德西擔任不無關系。
他于10月17日到達北京,入京後便決定将總司令部及自己的住處設立在儀鸾殿。俄軍不得已隻能服從。
瓦德西元帥
對照坪谷的《北京皇城縱覽記》也可證實,最晚10月4日前德軍已取代俄軍。
此外,瓦德西本人也在《十月二十二日之報告》中做出如下記述:
90個人花費10天時間才收拾好,勉強可以住人了。但戲服、碎瓷器或玻璃等,現在都堆積在不用的房間裡。而從用于接見公使、設為司令部的房子裡面清掃出來的損壞的東西,也和雜物堆在一起,塞得房間滿滿當當。我看到的座鐘便有幾十座……
俄軍殘暴粗魯的掠奪早已令這座皇室宅邸傷痕累累,兩宮西逃不久,這裡便已似人間地獄一般,寶藏堆積的山上到處都是貪婪的亡徒。
在曆史的節點上,一幕幕恐怖的場景反複上演。
90人花費10天才勉強整理出來的,也隻是作為司令部和元帥使用的房間而已。
光是在廢墟中發現的座鐘就有數十個。然而,那也隻不過是一部分備用品罷了。
儀鸾殿失火
儀鸾殿中無數光彩奪目的日用品傾注了曆代工匠的精魂,無與倫比的珍寶極盡奢華,它無疑是西太後夢寐以求的至福樂園,然而美夢最終支離破碎。
當然,掠奪行徑并不隻局限于俄軍。
正如各種資料所示,儀鸾殿被俄軍大規模掠奪後,也曾斷斷續續地遭到其他人的掠奪。
德國人将搶掠的天文儀器擺放于波茨坦的無憂宮前
不久,儀鸾殿迎來了更為悲慘的結局。
1901年4月17日深夜,正殿(兩卷殿)、東西配殿、福昌殿等主體部分被付之一炬。
瓦德西元帥在4月20日的報告中提出了失火的論調,但是,企圖消滅掠奪證據的“縱火說”卻不胫而走。
真相與燒焦黑暗的紅蓮之火一同被埋葬,“女帝”的夢幻在拂曉化為殘骸,令人作嘔的掠奪大戲也無可挽回地草草收場。
本文内容摘選自《近代國寶海外流失錄》,因篇幅較長有部分删改
《近代國寶海外流失錄》
[日] 富田升 著
定 價:88.00
中國畫報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11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