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縣,隸屬于浙江省溫州市,位于浙江省東南沿海,東臨東海,南接蒼南,西界文成、泰順,北連瑞安。
平陽縣境,春秋戰國時為越國領土,公元前333年越國滅亡後屬楚國,秦朝屬閩中郡。
西漢時,平陽縣境先屬東瓯國,後為回浦縣地;東漢時,平陽縣境先後屬章安縣、永甯縣。
三國吳大帝赤烏二年(239年),分永甯縣南面置羅陽縣,并在仙口一帶設橫嶼船屯;吳寶鼎三年(268年),改羅陽縣為安陽縣。
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改安陽縣為安固縣,這是平陽建縣前的曆史。
晉武帝太康四年(283年),析安固縣南橫嶼船屯地置始陽縣,這是平陽單獨建縣的開始,後也稱羅陽縣;不久,“取橫嶼及橫江之義”,改名橫陽。
平陽原是一個大縣,解放前面積5690.30平方公裡,居全省第二位,土地總面積相當于瑞安、文成二縣之和,而耕地面積則比瑞安、文成、泰順之和尚超出5萬多畝,人口則占溫州地區的三分之一。
1981年,析平陽縣鳌江以南7區1鎮,另置蒼南縣,這是平陽建縣以來縣境的最大一次變遷,全縣面積由原來的2243平方公裡減為1051平方公裡。
平陽縣縣境曆經多次變遷,如今平陽縣陸地面積1051平方千米,下轄14個建制鎮、2個鄉,常住人口88.24萬人(2015年)。
而1981年從平陽縣分置的蒼南縣,陸地面積1261平方公裡,常住人口120.26萬(2015年),是浙江省唯一一個人口超過百萬的縣(不包括縣級市)。
平陽縣地處溫州市南翼區域經濟的中心,是革命老根據地縣、沿海經濟開放縣、海洋大縣、文化大縣,曆史悠久,文風鼎盛,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素有“東南小鄒魯”之美譽。
平陽縣曆史名人:
願齊(南雁蕩山開山鼻祖)、陳經邦、陳經正、蕭振、蔡必勝、徐誼、朱熠(官至參知政事兼權知樞密院事,是平陽曆朝任職最高的官員)、林景熙(溫州二千年曆史中成就最高的詩人)、史伯璇、張南英(編修《平陽縣志》)等、
相關文章:
浙江省面積最大的縣,面積超過兩個地級市,經濟欠發達
浙江唯一人口過百萬的縣,1981年才建縣,是浙江“南大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