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當代世界學術名著

當代世界學術名著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3 11:50:38

當代世界學術名著(好書推薦說起)1

《西方古典學術史(全三卷)》

【英】約翰·埃德溫·桑茲 著

張治 譯

上海人民出版社

“他原打算寫作一部通俗性學術史讀物,結果卻寫成了一部鴻篇巨制。”

這樣的陰差陽錯在撰述中并不少見,卻鮮少有作家能如英國古典學家約翰·埃德溫·桑茲這般,用五年時間将一卷變三卷,也鮮少有作品能如《西方古典學術史》這般,出版後銷售百年不墜。

這位非同凡響的作者的“通俗巨制”廣征博采、系統詳盡,被古典學研究集大成者維拉莫維茨譽為“這一主題唯一值得一提的著作”。而今天,有賴張治先生十餘年翻譯之功,《西方古典學術史(全三卷)》的中文版終于全部面世。

究竟什麼是西方古典學?為什麼《西方古典學術史》能在此領域屹立百年不倒呢?不如聽翻譯大家王煥生先生娓娓道來。

什麼是西方古典學?

文/王煥生

所謂的西方古典學,通常指西方對古希臘羅馬典籍的閱讀和研究,這一閱讀和研究的接受過程便構成西方古典學術史。

西方古典學曆史悠久,源遠流長。古希臘文明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多年的克裡特文明。傳說中的代達洛斯(Daedalus)為克裡特王彌諾斯(Minos)建造的迷宮至今殘迹猶存,清楚地表明了當時文明發展的水平。後來古希臘文明發展的中心轉移到伯羅奔尼撒半島,邁錫尼(Mycenae,一譯米克奈)興起。在邁錫尼衰落之後,雅典成為古希臘文明發展的新的中心,古希臘文明進入最繁榮的時期。此後古希臘奴隸制城邦衰落,馬其頓興起,馬其頓的亞曆山大(Alexander)東征促進了古希臘文化與西亞和北非各地區的文化交融,希臘化王國埃及的亞曆山大裡亞(Alexandria)成為新興的古希臘文化中心。

當代世界學術名著(好書推薦說起)2

古希臘人雕像

一般說來,一部古典作品的産生同時便伴随着對它的閱讀史的開始。廣為人知的特洛亞戰争發生在邁錫尼時代後期(約公元前13世紀末至12世紀初),以那場戰争為題材的荷馬史詩起初口傳,後來出現文本,成為古希臘第一部傳世的書面文學作品。荷馬史詩在其存在和流傳過程中同時經受了各種演釋和批評,因此對荷馬史詩的閱讀和研究也便成為有文本可循的希臘古典學的開始,同時也是西方古典學術史的開始。應該說,大規模的希臘古典學研究出現在亞曆山大裡亞時期。當時在埃及托勒密王朝(Ptolemaei)的倡導和支持下,來自希臘化世界各地的學者們聚集亞曆山大裡亞,對廣泛收集來的希臘典籍抄本進行校訂、編輯,許多古典著作就是在這一時期經過校訂,成為定本流傳後世的,從而也使這一時期成為西方古典學術史上一個重要的時期。

當代世界學術名著(好書推薦說起)3

拉丁語銘文

古羅馬文明的興起稍晚于古希臘。古羅馬早期主要是在同其周邊部族連續不斷的沖突和戰争中求得自身的發展和壯大的,從而阻滞了文化的發展,使得它遠遠滞後于國力的增強和統治範圍的擴大。由于古代羅馬和古代希臘是近鄰,因此古羅馬文化的發展很早便受到先于自己繁榮發展的古希臘文化的影響。特别是從公元前2世紀初古羅馬開始直接向巴爾幹半島擴張,并且征服了希臘本土後,相比之下古希臘文化更是處于強勢地位。關于這種文化态勢,古羅馬詩人賀拉斯(公元前65—前8年)曾經寫道:

被俘的希臘把野蠻的勝利者俘獲,把文明

送來蠻荒的拉提烏姆。

當時,先進的希臘文化令羅馬傾倒,羅馬人直接借鑒和利用希臘人現成的文化成就,使羅馬文化迅速發展起來。直到紀元前後古羅馬文化達到其發展的“黃金時期”時,古羅馬作家仍然以“師承希臘”為榮,同時在借鑒和吸收中力求與希臘競争。古羅馬人正是這樣建立了自己的文明,成為西方古典學的新時期——古羅馬時期,并且同古希臘文明一起,共同構成歐洲古典文明。

當代世界學術名著(好書推薦說起)4

第一卷

當代世界學術名著(好書推薦說起)5

第二卷

當代世界學術名著(好書推薦說起)6

第三卷

狹義說來,西方古典學術史指古希臘羅馬時代的學術曆史,廣義的西方古典學術史則延伸包括其後的各個時代的接受史,直至當代。現在這部《西方古典學術史》的作者約翰·埃德溫·桑茲(John Edwin Sandys,1844—1922)是19世紀後期至20世紀前期西方著名的古典學者,曾經長期在劍橋大學從事古典學研究,造詣深厚,著述豐富。他在朋友們的鼓勵和支持下,努力追尋古典著作的曆史命運,在浩如煙海的古籍中尋找對它們的接受痕迹,從而對西方古典學術史做了如此系統、詳盡的研究。據作者自稱,他原打算寫作一部通俗性學術史讀物,結果卻寫成了一部鴻篇巨制。《西方古典學術史》全書内容豐富,材料翔實,博大精深,受到普遍的肯定和稱贊。雖然此後西方陸續有類似的著作問世,或去繁就簡,或加強史料批評,但在資料的翔實方面無出其右者,而且還往往以這部史著為依據,充分肯定這部史著的價值。

當代世界學術名著(好書推薦說起)7

桑茲

西方古典學術研究傳統曆史悠久,資料豐富。相比之下,我國的古典學研究起步較晚。國人接受西學主要開始于16世紀後期随着西方傳教士東來而出現的“西學東漸”時期。盡管傳教士們的使命是傳播教義,但他們同時也促進了東西方的文化交流,使國人初步接觸到西方古典。這種接觸和交流在經過一段時期的低落和沉寂之後,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重又出現了興旺勢頭,特别是在20世紀前期我國出現的新文化運動之後,更有大批學人前往西方求學,研究各科學問,尋求真谛。當前我國學界研究西方古典的熱情頗高,但往往苦于我國國内有關研究資料嚴重不足。在這種情況下,譯介《西方古典學術史》這樣一部原始材料翔實、内容廣博的著作是非常需要的,既可以幫助我國研究者了解學科曆史狀況,開闊眼界,擴大思路,同時也提供了許多難得的原始史料,對促進我國古典學研究工作的開展很有好處。

本文系《西方古典學術史》譯本引言,題目為編者自拟

資料:文景

編輯:沈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