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臨床營養網(lcyycc)
作者介紹
馬莉
《中國臨床營養網》專家顧問
第二軍醫大學營養學博士
上海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營養科副主任
擅長:腎髒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腫瘤、痛風等疾病的營養治療。
曾獲得軍隊科技成果三等獎1項,主編專著2部,副主編1部,參編20部;發表論文十多篇,參與國家自然基金及上海市科委基金多項。經常接受各類媒體采訪,為《大衆醫學》特約撰稿人,并主持上海新聞頻道《名醫大會診》中的名醫廚房。
門診時間:周三上午: 8:00—11:30(地點:門診三樓 7号診室)
水果:早吃是金,晚吃是銅?
原文刊登于:《大衆醫學》雜志
已授權《中國臨床營養網》轉載
(圖片來源:網絡)
“早上吃水果是金,中午吃是銀,晚上吃就變成銅了”,這種說法對嗎?
讓我們先來看一下所謂吃水果“金銀銅”說法的依據,持有這一觀點的人聲稱:“早上吃水果最容易吸收,晚上吃水果不但不利于消化吸收,而且容易發胖。”其實,仔細分析一下就會發現,這一說法是沒有科學道理的。
理由一
對同一個人來說,不管是早上還是晚上,消化系統對水果的消化吸收沒有區别。
人體的消化吸收能力與年齡、生理狀态及伴有的疾病等因素有關,與進食的時間并沒有多大關系。進食可以刺激消化系統分泌消化液、增強蠕動來促進消化吸收。
(圖片來源:昵圖網)
目前還沒有研究表明,進食的時間同消化吸收能力有直接聯系。通常,老年人的消化液分泌會減少、消化吸收功能會減退;孕婦對一些營養素如鈣、鐵等吸收能力會增強;一些消化道疾病患者則會導緻消化吸收能力下降。
所以,對同一個人來說不管是早上還是晚上,消化系統對水果的消化吸收其實沒有區别。
理由二
水果屬于容易消化的食物,早上或晚上吃是一樣的結果。
食物中除了維生素、礦物質和水可直接吸收外,最難以消化的是蛋白質和脂肪,其次是大分子碳水化合物。蔬菜和水果的特點都是水分多、蛋白質和脂肪含量很低,但某些重要的維生素如維生素C、膳食纖維及礦物質十分豐富,是膳食中這些營養素的主要來源。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還有,水果中的碳水化合物和有機酸比新鮮蔬菜多,碳水化合物主要以易吸收的雙糖或單糖形式存在;有機酸如檸檬酸、蘋果酸、酒石酸等,能刺激人體消化腺分泌,增進食欲,有利于食物的消化,有機酸對維生素C的穩定性還有保護作用。
可見,水果與蔬菜一樣都屬于容易消化的食物。既然大家都主張晚上要多吃蔬菜,那麼,有什麼理由說晚上吃水果不易于消化呢!
理由三
用水果代替部分其他食物,無論早上還是晚上吃,對健康都是有利的。
吃水果是否容易發胖與什麼時間吃沒有必然關系。真正的原因是,與添加水果導緻每日總能量攝入增高有關。如果是因為增加水果的量而導緻每日攝入總能量過高,那麼,無論是早上還是晚上吃水果都有增加肥胖的風險。
相反,如果在總能量不變的基礎上,用水果代替部分其他食物,那麼,無論早上吃還是晚上吃,對健康都是有利的。
理由四
國人的早餐種類少,所以要加上水果,但不等于說“早上吃水果”特别好。
飲食建議中倡導的“早上吃水果”,并不是說早上吃水果更易消化,而是早上時間緊張,大多數人的早餐比較簡單,很少吃蔬菜,營養構成不夠均衡。這時,加些水果可以提高早餐質量,更有利于營養均衡。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由此可見,吃水果的“金銀銅”論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因“金銀銅”論而影響水果的攝入,實屬不當。水果除了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外,還含有黃酮類物質、芳香物質、香豆素等植物化學物,具有特殊生物活性,對健康有諸多益處。在各國的膳食指南中,都建議增加水果的種類和數量。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水果雖好也不能走向另一個極端,即用水果完全代替蔬菜或主食,水果僅僅是人類平衡膳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已。目前,我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成年人每天吃水果200~350g克。
《中國臨床營養網》編輯部
本站動态欄:
截止到 2019 年 3 月 28 号上午 8:00 時,本平台關注人數為:203060。更多信息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