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産成本核算怎麼做? 對制造業企業來說,财務核算中最複雜的環節應該是生産成本的核算了,投入項目多,包括材料、人工、燃料動力、各項制造費用,發生頻繁,生産工序複雜的情況下成本要不斷流轉在這裡我們把常規的成本歸集與分配流程梳理一下,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生産成本核算怎麼做?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對制造業企業來說,财務核算中最複雜的環節應該是生産成本的核算了,投入項目多,包括材料、人工、燃料動力、各項制造費用,發生頻繁,生産工序複雜的情況下成本要不斷流轉。在這裡我們把常規的成本歸集與分配流程梳理一下。
現在企業大多是按訂單生産。有了訂單,生産部門或計劃部門會創建生産工單進行排産。不以這個為單位計算實際上是算不了成本的,因為ERP系統就是按這個算的。我們所有料、工、費的核算都最終需要歸集到工單。
先看材料。生産之前會有物料清單,也就是我們常說的BOM單。有了BOM單,生産人員就知道該領多少原材料,同時也是生産工藝的參數,一個零部件需要加工成什麼樣的尺寸,工人們也能知道了。各個車間都是按BOM單領料,直接就歸集到工單了。
再看直接人工。就是我們各個車間生産工人的工資。一般企業可能按工單的實際工時、标準工時等進行分攤。一般的ERP會有個「成本要素分攤」的報表,可以配置人工和制造費用的分攤規則。
接下來是制造費用。一般和生産相關的,比如生産車間的房屋折舊,領用的輔料,水,電等和生産間接相關的費用,這些就是制造費用。當然還包括為了生産的一些輔助部門如生産部、計劃部、質量檢測部門、燃料動力車間、倉庫等他們發生的所有費用。制造費用最終要分配到直接成本中心,各個企業的分配規則不同,可能簡單點直接平均分,或者受益部門内直接分,也可能按各車間總的工時去分配。
現在,我們已經把所有的成本都歸集到了工單上了,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把成本分配到完工産品和在産品了。這裡的分配方法比較多,有約當産量法(把在産品折算為産成品),也有簡單的把直接人工、制造費用全部給産成品,隻把原材料按某個比例分給在産品。更簡單的就是當在産品很少的情況下,不計算在産品成本法。
前面我們講的邏輯都是使用實際成本。但SAP系統是按标準成本,每一步會算出标準成本,再計算一個标準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異,然後對這個差異在每個分攤規則中進行分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