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花木蘭發展史

花木蘭發展史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3 07:55:28

花木蘭發展史?我們熟悉的曆史人物不少是經過了藝術加工和民間再創作,比如花木蘭,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花木蘭發展史?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花木蘭發展史(花木蘭成長記)1

花木蘭發展史

我們熟悉的曆史人物不少是經過了藝術加工和民間再創作,比如花木蘭。

今天,我們就回溯一下“木蘭”是怎樣變成如今的“花木蘭”的。

木蘭的故事源自南北朝時的一首叙事詩《木蘭辭》,最初收錄于南朝的《古今樂錄》。這些史料是否真實?當然有否定派,但主流意見認為這是真實的曆史,它構成了今天花木蘭故事的骨架。但這首詩中木蘭有名無姓,也就是說,木蘭沒有确切的姓名。

其實,木蘭的形象還是有現實基礎的。

南北朝時北魏女子有尚武之風。北魏名将楊大眼的妻子潘氏就善騎射。她到軍中探望楊大眼時,正趕上軍隊打仗遊獵,大眼就讓潘氏着戎裝,和他并駕齊驅。回到營中,楊大眼對諸将說:“此潘将軍也。”北魏民間武裝首領李波有個妹妹叫李雍容,她也是一員武将,撩起衣裙上馬,飛馳起來如卷起的蓬草,能左右開弓,射箭水平很高,能一箭雙雕。木蘭就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從木蘭到“花木蘭”跨越了七八百年的時間長河。

“花木蘭”是明代劇作家徐渭創造的。一個是南北朝的将軍,一個是明代的文學家,又沒有史料依據,徐渭怎麼知道木蘭姓“花”?隻能說,是編的!

花木蘭橫空出世!并一直到今天為大衆所熟知。當然,這都是在民間流傳的,唐代花木蘭被追封為“孝烈将軍”,這是官方的第一次定位。

作為民間傳播的戲曲在曆史人物的塑造上功不可沒,古代的戲曲就像今天的電視劇一樣深入人心。

花木蘭的大名與戲曲的傳播密不可分。中國文化中講究天圓地方,講究團圓,講究故事的完整性。因此,徐渭根據《木蘭辭》創作的雜劇《雌木蘭替夫從軍》,讓木蘭有了響亮的姓名,有了更完整的故事。徐渭給木蘭的父親取名“花弧”,曾做過千夫長。母親賈氏,妹妹木難,弟弟咬兒。徐渭創作的雜劇情節是:黑山賊首豹子皮帶10萬兵馬造反稱王,大魏拓跋可汗征兵,元帥辛平率軍讨伐。木蘭替夫從軍,臨陣親擒豹子皮,大勝歸來。于是,花木蘭和王司訓的兒子王郎拜堂成親,皆大歡喜。真實的曆史是,這場戰争是在北魏和柔然之間展開的,不是北魏和黑山賊首之間的戰争。豹子皮、元帥辛平都是編的,結婚的情節也是編的,就為了有個圓滿的結局。

此時,一個完整形象的花木蘭誕生了!她經過了古人的理想化塑造,花木蘭既忠于朝廷,又孝敬父母,可謂忠孝兩全。這在古人來說,是理想人設。

但對木蘭的形象塑造不會結束,也遠遠沒有結束。

《木蘭辭》裡有一句:“可汗大點兵”,說明木蘭是少數民族。經考證,木蘭是鮮卑人。因《木蘭辭》裡的幾個征戰之地正好與北魏與柔然戰争的史實相吻合。徐渭也遵從這一框架。但後來有的就變得面目全非了。

不同的時代、不同的作者對花木蘭的形象塑造是不同的,甚至差異很大。

元代時,出現了木蘭姓“魏”的說法。這是木蘭形象的第一次重大“改編”。有個叫侯有造的建築學家寫了一篇《孝烈将軍祠像辯正記》,“将軍魏氏,本處子,名木蘭。”該文記述了一個叫“魏木蘭”的安徽亳州女将軍替父從軍,凱旋之後,天子要納她為妃,魏木蘭以死相拒,自盡而亡。這篇有關祠堂塑像的文獻為什麼稱木蘭姓魏?沒有交代理由。《商丘縣志。列女》卷十一記載:“木蘭姓魏氏,本處子也。”這個“魏木蘭”與徐渭的“花木蘭”不同,她的“烈”體現在反抗天子逼婚上。為什麼要加入拒婚的情節呢?這與當時文人拒絕元帝國招降的大背景有關。木蘭是有骨氣的,侯有造希望文人也像木蘭一樣有骨氣。除了忠孝,木蘭又有了氣節。

不同的時代,不同的作者,賦予了木蘭不同的意義。

明代官修的《明一統志》又出現了木蘭姓“朱”的說法。作者李賢、彭時都是官員,官階很高。“黃陂縣木蘭山下有忠烈廟,廟後有冢,相傳為木蘭将軍,蓋朱氏女,代父西征者。”李賢、彭時用了“相傳”一詞,顯然是很謹慎的。至于姓“朱”說法也是民間傳說而來。正像《大清一統志》說的那樣:縣志并妄撰其姓,益屬無稽。這些反映了花木蘭的說法來自于民間,權威的記載也采自民間,是民間說法的官方化。

清代花部《花木蘭》中的花木蘭形象是衆多藝術作品中影響最大的。此版本中加入了愛情情節,讓戰争的硬核元素與愛情的柔性元素相得益彰。花木蘭與元帥賀廷玉及其女兒賀敏的情感糾葛成為故事的主線。代父從征的花木蘭才幹出衆,賀廷玉有意将女兒賀敏許配花木蘭,花木蘭的婉拒引起了賀敏的誤解和仇恨。賀廷玉出征被圍,花木蘭卻按兵不動,賀敏帶領憤怒的丫鬟們沖進花木蘭營帳。杖責花木蘭時,賀敏發現了花木蘭女兒身的秘密,于是冰釋前嫌。賀敏協助花木蘭采取圍魏救趙之策,救出賀廷玉。凱旋之後,賀廷玉來到木蘭家鄉,終于知道花木蘭乃是女兒身。這一改編增強了故事性,這也是豫劇《花木蘭》遵循的版本。改編後的花木蘭勇敢、穩重,而剪裁掉與王郎結婚等内容,人物的性格更豐滿了,也更具個性了。

從《木蘭辭》、《雌木蘭替父從軍》到清花部《花木蘭》,終于演化成了今天的花木蘭。這形象是民間與文學家共同創造的結果。

當然,對花木蘭的塑造沒有止境,也永無止境。

明末清初小說家褚人獲所著《隋唐演義》賦予了花木蘭俠肝義膽的品質。花木蘭所處的時代變成了隋末唐初,花木蘭效命西突厥,帶兵幫助唐兵攻打窦建德,被窦建德之女窦線娘擒獲,她的女兒身被洩露。窦線娘驚為奇人,與她義結金蘭。窦建德被唐軍所俘,花木蘭和窦線娘自縛雙臂,為窦建德求情,李淵深為感動。于是,李淵允許窦建德出家,窦太後收窦線娘為義女。花木蘭回歸故裡,父親病死,母親改嫁到魏家,隻剩妹妹和弟弟。這時,突厥曷娑那可汗欲納花木蘭為妃,花木蘭以死相拒,在父親墳前自刎而亡。這還是我們印象中的花木蘭嗎?顯然已脫離了原有的故事框架,有了隋唐好漢的那種氣質。

迪士尼版的《花木蘭》的再創造更為大膽。劇情中加入了一隻心地善良的木須龍來陪伴和保護花木蘭,增加了現代元素,也增加了诙諧、幽默等趣味性。

我們知道未來對花木蘭還會改編的,隻是不知道會改編成什麼樣子。但我知道,未來的花木蘭一定是屬于那個時代的。以往的所有“花木蘭”編來編去,無非要把時代的元素揉進故事裡,未來依然會如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