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個習
研究生導師,一般來說有兩種類型。
第一種是“學術型”導師。
這類導師一心一意做學術,可以連着十幾個小時都待在實驗室,精力非常充沛,可以緊盯着每一位學生,不知道他怎麼做到的。
這類導師對學生的要求也會比較嚴格,什麼“996”、“007”也是有可能的,并且,組會不斷,兩天一小會,三天一大會,動不動就來個PPT彙報。
第二種是“放養型”導師。
這類導師經常“神龍見首不見尾”,隻有在關鍵時間點上才會出現,比如,學生開題答辯、中期考核、畢業答辯等節點上。
所以,對于學生基本上都是“0指導”。
更沒有什麼組會、PPT。
遇到這類導師,自己苦惱,别人羨慕。
羨慕的同學,當然都是來自第一類導師的學生咯。
有學生說:“偷着樂吧你”。
“羨慕,我就喜歡這樣的導師”。
而下面這位同學,就碰到了完全“放養”的導師,他說:“一年來從沒有主動跟我說過話,組會不開,研究課題自己找,感覺浪費青春啊”。
還比如下面這位同學,這位同學就更“慘”了,導師不光不管他,還要天天安排他幹“私活”。
什麼叫“私活”?
所謂的私活,就是指對于研究生來說,既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學不到什麼東西,然後,又與畢業沒有多大關系的活。
幹這些活,可能除了浪費時間外,再沒有任何意義。
那麼問題來了,在我們讀研的時候,碰到類似的“放養型”導師該怎麼辦?
關于這個問題,學長太有資格來回答了,因為,我自己的研究生導師就屬于這種類型。
所以,下面,結合自己的經曆給大家幾點讀研的建議。
1、糾正一個觀念,導師,并不一定真的就要“指導”你首先,我們必須要糾正一個觀念。
因為,很多人可能都覺得導師,就應該給我指導。
所以,在這種觀念的驅使下,如果碰到“放養型”的導師,你可能就會覺得自己要完蛋了,沒有導師指導,你就覺得自己課題方向也确定不下來了,進展也沒有了,感覺自己畢不了業了。
而實際上,研究生導師,并不一定非要給你指導,也不一定會給你有建設性的建議。
所以說,研究生畢業,大部分同學最終還是靠自己。
換句話說,并不是每一位研究生導師都是能夠靠得住的。
當我們糾正了這個思想以後,我們的心态就會平和很多,碰到困難也就不會再抱怨,而會自己主動去努力考慮畢業的事。
2、把握幾個關鍵時間節點,開題、中期考核、做好規劃就算是“放養型”導師,有幾個關鍵環節,導師必須是要參加的。
比如,開題報告、中期考核等。
在這幾個關鍵環節,我們一定要盡可能多地“暴露”出各種問題,比如,課題方向是否存在問題?進展是否過慢等。
不要害怕被老師批評。
可能,有些同學會說,沒有課題怎麼辦?導師壓根不給課題。
沒有關系,課題方向,主要還是來自文獻,隻要你專業文獻看得足夠多,自然就會有自己的想法,有靈感了。
碩士研究生,并不一定非要有特别新穎的創新點,特别是專碩,隻要你能夠用自己的方法複現一項完整的工作,那也是可以畢業的。
記住一句話,“創新點不夠,那就靠工作量來湊”。
隻要你的工作量夠,也可以順利畢業,何況,現在很多專碩都不要求發表文章,畢業就更容易了。
其次,自己做一個規劃,将畢業排在首位,無論你做什麼,都要保持清醒,能順利畢業,才是你當下最重要的事情。
讀研期間的一切行為,都要圍繞畢業個主題。
3、臉皮要厚一點,主動聯系導師,還可以向學院其他老師、師兄師姐請教前面已經講了,讀研期間我們做的所有工作都要圍繞“畢業”來進行。
當你搞懂孰輕孰重以後,無論幹什麼你都不會迷茫。
比如,在你遇到困難的時候,實在解決不了,那麼,我們就可以主動去找導師去問,見不到人就發信息,發信息不回就打電話,千萬不要覺得不好意思,記住,你是交了學費的,是來學習的,他(她)總不會把你拉黑吧!
其次,導師靠不住有沒關系,整個學院又不是隻有導師一個老師,做相同課題方向的導師也不會隻有一個。
所以,碰到問題你也可以去向學院的其他老師請教,他們一般都會很樂意幫助你的。
除了老師,師兄師姐,也能夠很大程度上幫助到我們。
因為,大家所做課題方向多少都會有點關系。
所以說,建議大家與同課題組的師兄師姐們搞好關系,你自己要勤快一些,嘴巴甜一點。
讀研,也是一次為人處世的初體驗!
我們要知道,工作以後的人際關系,可要複雜得多。
以上,就是關于讀研碰到“放養型”導師該怎麼辦的建議,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也希望大家都能夠順利畢業。
讀研,沒有人會很輕松,很容易就能夠畢業。
最後,還想跟大家說的是,畢業論文,沒有你想象得那麼難,多看、多想、多總結,列好大綱,整出來框架,往裡面填内容就可以了。
重點在于“格式”與“查重”,多參考英文文獻,隻能說這麼多了。
感謝您的閱讀,喜歡文章就點贊轉發一下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