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霜降千樹紅,
三秋風來萬林空。
近水荷斷現天鏡,
遠山柿紅如丹青。
晨起才見花委地,
晚來又聽風敲更。
遲暮蓑翁臨岸釣,
管他春夏與秋冬。
賞析:
前兩句,寫秋末霜降時節的大背景:像攝影中的遠距離拍攝,霜降節至,一夜之間,千樹紅遍,層林盡染,“霜葉紅于二月花”的美麗景色盡收眼底;秋風乍起,萬物蕭索,草木搖落,山林顯得更加寂寥空曠。
第三句,選取一個特寫鏡頭:寫近處水塘裡的荷葉,已經枝殘色衰,勾勒出晚秋時節水塘裡的蕭條景象;而水塘裡的秋水,卻顯得那樣的清明澄靜,像一面鏡子。
第四句,呼應首句,是遠觀所見,寫遠處的山。遠眺山坡,一樹樹火晶柿子,像燈籠一樣挂在枝頭,在黃綠相間的草木大背景的襯托下,簡直就是一幅充滿關中風情的秋色水墨畫。
第五句,用典,白居易《谪居》:“火燒寒澗松為燼,霜降春林花委地。” “委地”:散落或委棄于地;“花委地”:花兒全都凋零飄落到地上。此句是近看,從視覺上寫霜打後的花兒,早晨起來看見被霜打過的花兒,萎謝凋零,遍地皆是。
第六句,此句和第五句形成對偶。這句從聽覺上寫夜間秋風。時近深秋,朔風呼嘯,好似舊時的更聲,從另一個角度突出節氣的變化。
第七八句,如果說前六句是寫景,那麼,最後兩句就是抒情。
第七句,寫在一片秋色裡,一個披着蓑衣的老翁,正坐在岸邊悠閑地垂釣。“蓑翁”,穿蓑衣的老人,指漁翁。這裡作者以“臨岸”垂釣的“蓑翁”自況。 此句會讓人自然聯想到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詩句。“遲暮”:指黃昏,比喻晚年,暮年,語出《楚辭·離騷》:“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第八句,此句是理解這首詩情感的關鍵,意為漁翁專注于垂釣的悠閑生活,置身于世外,與其說把四季輪回,冷熱交替忘記了,不如說把一切功名富貴、榮辱得失抛之腦後,表現了作者豁達灑脫和超凡脫俗的高雅境界。
2020年10月22日于骊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