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中關村在線
電視是顯示設備,那麼畫質表現就是它的本位價值。在所有對畫質水平的評價中,“所見即所得”是截至目前我們仍然遵循的最高标準。極高的色準來實現高保真的色彩還原,高亮度和對比度來打造真實沉浸感……達成“所見即所得”成就的路上,電視産業鍊上每家企業從未停歇。OLED、QLED、MiniLED、MicroLED、激光電視、精控背光、8K超高清……每次電視技術革新基本都是在為實現這個目标的努力。
但是,我們覺得是時候停一停了。
第一,電視産品之間的畫質差異已經非常之小。原來,我們在說明一款電視的畫質表現優秀的時候,隻需要将測試數據搬出來,再對場景實拍的畫面進行一下主觀解讀,産品的畫質表現對讀者來說可以一目了然;現在我們要評價A産品的畫質,可能需要和同等定位或價位的B産品擺放在一起,播放相同的片源,在特定鏡頭按下暫停,對其中某個細節放大後,再通過專業視角将A、B差别仔細描述,這樣才能讓A或B的畫質優勢得到展現。
定位、價位相似産品之間的畫質差異減小,是電視市場高度成熟的必然結果,也是我們認為消費者選購電視時,不必在過分糾結畫質表現的原因之一。
第二,畫質差異仍然存在,10%提升多花一倍價格。從顯示面闆的用料、切割,背光模組的控制、制程,到終端産品的調教,畫質芯片的研發,我們想要獲得高于平均水平10%的畫質提升,背後成本牽扯出的産品溢價可能需要翻倍甚至更高。的确有人需要這樣的畫質水準,更好的畫質表現也對得起更高的花費,但這不是對每個人的“必需”。
對大多數消費者來說,我們現在選購電視時,對畫質的關注可以從原來80%的精力占比,調整到50%~60%的精力占比,把釋放掉的精力投入到“操作系統,智能體驗,存儲配置、資源費用”等方面,因此獲得的收獲一定會更明顯和值得。
01操作系統
電視産品因為智能操作系統的加入,改變了單一信号輸出的角色,讓它成為具有網絡訪問、人機交互、設備外協等功能的智能化終端。在這個方向上,應該說中國電視企業居功至偉,小米電視2013年以“智能電視”為号打響了電視操作系統第一炮。之後中國電視行業裹挾着龐大的産業資源,以及數十家品牌商的創新成果,在智能電視操作系統的道路上飛奔,目前市場中我們看到基于安卓系統或基于鴻蒙系統的電視操作系統産品百花齊放。
優秀的電視操作系統,能夠簡單高效幫助用戶實現電視控制、播放調節、内容搜索及更多擴展應用等,因為極強的學習能力,國内目前主流電視操作系統産品都能夠實現,其中表現更突出的兩家主觀認為是華為智慧屏使用的Harmony OS和小米的MIUI For TV。
02智能體驗
人工智能在家電産品中的應用方面,中國也是走在領先地位,語音控制、語音識别、手勢控制、智能拾音、環境感知、主動調節……這些智能功能都已經在電視産品上實現。支撐功能落實的攝像頭、麥克風、感應元件,成本不高,随處可見,用心的中國電視企業站在用戶角度,将功能實現整合,便帶來了翻天覆地的體驗躍升,一位同事曾這樣評價電視攝像頭的應用“你在看電視的時候,它也在看你。”
除了硬件升級,智能算法及大數據應用方面,中國也是走在全球的前列,和“智能語音助手”之間連續多句的溝通操作,豐富的手勢操控方式,現在電視的智能體驗日新月異,如果超過半年未接觸,你一定會對這個大家夥刮目相看一次。目前市場中主流國産品牌的中高端電視産品基本都會有相當不錯的産品體驗,這裡仍然需要提到華為智慧屏産品,以及海信、TCL、創維等傳統電視企業。
03存儲配置
“搭配操作系統,實現智能體驗 ” ,這不就是智能手機嗎?沒錯,我們眼中客廳智能電視現在和智能手機的差别越來越小,除了“手機的便攜性、電視的大屏幕 ”很難互相借鑒,它們實在越來越像。甚至是在存儲配置對使用體驗的影響也幾乎相同,運存 内存的配置情況影響長時間使用的流暢度。
有人認為電視操作系統的應用開放度不高,常用資源仍然是觀看視頻,對核心芯片的能力有所要求是對的,還要糾結運存 内存的配置是否會造成性能冗餘。我們感覺電視大屏的價值目前仍然是被低估的,作為客廳C位,它未來的适配場景會非常豐富,遊戲、K歌、健身、購物、交互……這些需求顯然在大屏完成的體驗會比手機更好,相關APP for TV的研發也會逐步增長完善,甚至大量手機APP也會同步到TV端,屆時對電視的運存 内存配置要求也會相應提升,現在2G 16G的水平顯然不能應對未來的需求,而電視是耐用産品,7-10年服役期中,大概率遇見大屏應用爆發,到時候再花錢更新電視挺好,而現在就一步到位也是個選擇。
04資源費用
影視資源平台向電視系統的轉移,極大拓展了電視價值的覆蓋範圍,讓消費者能夠自由決定自己觀看的内容,這個變化也直接激發了第一波互聯網電視的盛世。近10年的發展至今,在電視上搜索影片、動畫、綜藝、賽事;錄播、直播、4K、投屏,你想看的一切都能在這裡找到,當然,有些資源是需要付費的。
這筆費用在不同的電視品牌中,有時差異很大,有的平台會員賬号不可在手機和電視雙端通用,需要分别購買;有的電視品牌會整合多平台資源,實現一次付費資源無憂。
選購電視這件事兒已經不像筆者兒時年代,需要憑票搶購;也不似新世紀初期那般,需要反複挑選以入寶傳家的心态選擇;現在是尺寸誇張化、價格白菜化、同價同質化……這是好事,購買門檻降低,市場狀況繁榮,隻是選購思路有必要做調整,“畫質”權重稍作降低,聚焦在日常應用更頻繁遭遇的場景中去考慮,這樣更容易找到帶來幸福感的産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