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是中國乃至亞洲出現人類活動迹象最早的地區,元謀人距今有170萬年。在夏商周時期,雲南被稱為九州之一的梁州,但那時并未進入開發。
直到公元前300年,楚國将領莊蹻進入滇池地區(昆明),因歸路被秦國所斷,便建立古滇國,前後存續期為500年。
秦始皇統一後,修建五尺道,由四川宜賓起,進入雲南昭通,并溝通曲靖,比較著名的遺迹是位于昭通鹽津的五尺道。
秦五尺道
秦朝對雲南的探索,集中在滇東北。
到了漢武帝時期,“開西南夷,滇王降,賜滇王印,設益州郡”。這說明,控制區域已延伸到昆明地區,古滇國成為西漢藩屬。到東漢,邊界已經深入到保山,在此設永昌郡,亦屬益州管轄。至此,滇西地區疆域基本形成。
東漢朝廷向雲南移入大批漢民,并扶植一些大族協助統治。東漢末年黃巾起義,豪族大姓們趁亂割據。三國時,雲南是蜀國後院,由于戰略重心在中原,隻是控制今川、黔、滇交界處的南中。
雲南出土西漢青銅器
此後兩晉時期,雲南漢人大族爨氏歸降,被封為甯州刺史,世襲統治雲南400年。這種狀況至隋而止,隋朝消除割據勢力,将雲南重新納入中央統治。唐朝是以都督府形式管理雲南,都督府之下,有着大量羁縻州府。何謂羁縻?就是後來的土司制度,利用當地的部落首領或豪門大族治理統治,這種控制方式是比較松散的。
以上雲南演化過程說明:
一、唐之前各朝各代,統治中心位于中原,古時雲南并非如今旅遊勝地,仍是邊遠蠻荒的所在。無論是重視度還是統治力度,相比中原都較為有限。
二、對于雲南的探索開發具有一個深入過程,是從滇東北逐漸滲透到滇中、滇西地區。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中原移民的作用甚至大于統治者。尚未充分開發的雲南,對于統治階層的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
南诏國地理位置圖
正是基于這種狀況,南诏國應運而生。
南诏國唐玄宗時期,圍繞洱海地區有六個小國,稱為”六诏”,分屬不同的部族。蒙舍诏位于另五诏之南,故稱“南诏”。
因為其他五诏離當時另一個大國吐蕃較近,立場不堅定,時不時的背棄大唐依附吐蕃,而蒙舍诏則是一直跟随唐朝,自然博得大唐的好感和支持。
738年,唐玄宗賜名蒙舍诏首領皮邏閣為“蒙歸義”,并封為雲南王。有了唐朝的支持,皮邏閣氣勢如虹吞并另外五诏,南诏國成為大唐藩屬,代唐管理該地區。
皮邏閣之子閣邏鳳繼位後,唐派駐雲南的太守張虔陀,侮辱南诏、橫征暴斂,閣邏鳳一怒之下起兵殺了張虔陀,還奪取唐朝在雲南的其他屬地。
此事件實與唐地方官胡作非為有關,不過大唐不會受這個窩囊氣,便發兵八萬征伐。閣邏鳳也後悔了,請罪歸還搶來的地盤。帶兵的鮮于仲通不允,一定要打,結果唐兵大敗,死亡六萬。
752年,走投無路的南诏國投靠吐蕃。之後唐朝又派七萬軍去剿,全軍覆沒。
這純屬外交失策,明明能談妥的事,幹嘛非要打呢?
唐德宗779年,唐軍大破吐蕃、南诏聯軍,殺其十萬以上。遭到慘敗的吐蕃又氣又恨,把南诏國由“兄弟之國”降格為“君臣之國”。
此後南诏國與唐朝之間,時打時和,長期的戰争,使南诏愈發衰落,到了十幾歲的小孩子去當兵,女子下地耕種的地步。
唐昭宗902年,唐人後裔鄭買嗣殺南诏王族800餘人,滅南诏,建大長和國。
五代時期
大理國928年,楊幹貞篡大長和第三帝鄭隆亶位,建大義甯國。937年,出身南诏國武将世家的段思平,滅大義甯國建大理國。
大理國疆域與南诏國是承襲關系,有多大呢?包括今雲南全境、貴州、四川西南部、緬北、以及越南老撾各一部。資料顯示大概為雲南省2.9倍,約110餘萬平方公裡。此中還有一傳說,北宋太祖趙匡胤南征時,以玉斧劃大渡河為界,說“此外非吾所有也”,因此宋朝和大理國應是以大渡河為界。
大理國确有段正淳、段譽父子為王,段譽是大理國第16位國王,在位39年,很有作為,并緻力于和宋朝交好。
大理國始終保持對宋朝的臣屬關系,稱臣納貢。并在蒙古大軍南侵時,承擔南宋西南屏障,拒絕了忽必烈的招降。滅亡時間是1253年,位于金國之後,南宋之前。
劇照
元明清時期的雲南元朝在雲南問題上貢獻很大,滅亡大理國後,忽必烈在1276年将雲南建為行省,這意味着長久以來對雲南的羁縻統治,改變為元朝中央政權直轄。
明朝時期,因勸降未果,朱元璋派傅友德、藍玉、沐英等人,率軍平定雲南。實行“移民實滇”、“土流并治”等策略,加強對雲南的控制。但在邊遠地區實行“三宣六慰”制度,即朝廷發給當地土司金字紅牌作為授權,讓土司代為治理,這也給後來邊境事态留下隐患。
清末随着英國勢力的滲透,雲南邊境地區受到蠶食,這也是如今緬北問題的根源。
明三宣六慰
在元明清時期,各朝對雲南的重視得到提高,大批遷入内地人口屯田實邊,逐漸形成如今雲南各族友好相處的局面。
雲南地州行政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