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小姐》
鏡頭設計感,故事的反轉,月亮的意向,響鈴的細節。騙中騙,本來是小偷騙子的珠子卻是最真誠的存在也是導演的一種諷刺,相反一心求錢的假伯爵卻到頭來沒有成功很是欣喜。兩個女主之間雖然沒有相似瓜葛但是他們同樣悲慘的處境确實讓他們兩個人相互珍惜,珠子的果敢勇氣确實讓秀子大生好感。上層的虛僞低趣味在影片結尾處的姨夫身上體現的淋漓盡緻。
9、《燃燒》
質感太好了,想不到還有什麼方法能讓它更完美。看的時候真的對露奶露屁股的戲很不感冒。或許在中年導演那撥人看來這就是展現人原始性的有力橋段。所以不同的人看同樣的片會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整體來說還是喜歡的。關于大小饑餓者。關于生活中的謎題。關于一些細思極恐的小事。當本帶着新女友參加聚會的時候,畫面的荒謬感讓我想到寄生蟲。隻能說韓國電影真是積累深厚。現在已經發展到了更加成熟優秀的階段了。
8、《無樹之山》
孩子的信任是純真的顔色,沒有雜質,小小的儲錢罐藏着姐妹兩個對媽媽最深的感情,思念總是偷偷脫崗,就像巴士雖然準時卻載滿失望。妹妹的裙子在晾衣繩上滴滴答答,奏不響一絲歡樂。姑姑的清酒好喝也醉人,烤蟋蟀也散發出焦香,生活還是滋長希望。婆婆的手擀面肯定好吃,一如竈前的烤土豆滾燙溫暖。田埂上的歌聲飄得很遠,無風吹過,田野一片靜谧。 生長從來就不是以溫暖為底色。
7、《密陽》
這是李滄東六部電影裡我看的最後一部,其實重點不是這個女人的悲慘的人生遭遇,而是一個女人經曆過人生中最痛苦的事情,喪偶失獨後的自我救贖。所有的人不管是如何生活的,都會有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挫折苦難,我們無法解脫自己,也無法為他人解脫,無數日日夜夜的活下去的堅持,需要給自己一個理由。希望我們都能後最終走出去。這也是我生活狀态最差的當下,通過電影來自我催眠,自我救贖的方式。
6、《王的男人》
單憑其妩媚嬌羞的身段足以說服觀衆成為王和長生目不轉睛的焦點。瘋癫而自憐自艾過頭的帝王,有野心有才能的終成盲人自嘲反省的戲子,以及始終孱弱美豔善良的孔吉,在權力漩渦中心被撕扯得遍體鱗傷。落幕之時,孔吉和長生卻仍能說出下輩子還要當戲子的豪言壯語,高空一躍,奪目卻哀傷。或許,于山野間追求簡單的快樂才是純粹的幸福。
5、《哭聲》
導演太過故弄玄虛了,讓觀衆就像是影片裡的鐘久一樣被幾個說不清楚話的巫師給糊弄了,懸疑不是颠來倒去推翻邏輯,也不是忽悠觀衆好嗎,一好好故事講這麼不清楚,看導演采訪的時候居然還特别得意,就是為了糊弄觀衆才這麼設計的。
4、《薄荷糖》
初戀大半部分在電影裡隻是别人口中的名字,但無論是意外被殺的女學生,初次私刑打人……他被剝離得越來越離開在橋下聞花流淚的自己,那時候他留下淚水,而最後他站在了橋上。薄荷糖被碾碎看似是意外,但人被碾碎不是意外。一個男人在男權社會下的縮影是他像是經受長大的痛苦與無奈,但這不叫長大與成熟,因為每一次的選擇其實不是選擇,他成了那樣的自己所以有了那些看似選擇的選擇。我們都不知道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但旁觀陷入這種痛苦卻像莫名被拉進一種名為“成長與挫折”的代價裡。
3、《寄生蟲》
奉俊昊和宋康昊的合作總是那麼相得益彰,導演的視覺能力太強了,非常唯美的電影,一家子蟑螂都演繹很出色,節奏感略差,對氣味這一内核的剖析支部遞進奧斯卡配不上它。劇本很豐富,是挺引人矚目,面向大衆也是讓人有興趣看下去的,但有點抓馬,怎麼可能四個人完完整整安排進去,從後面産生沖突的角度倒是能連上。 再研究研究燈光和色彩。
2、《殺人回憶》
我感覺模仿犯罪的解讀更有說服力。與其說在講連環殺人事件不如說在寫韓國當時的社會背景。案情發生的多雨的季節讓人想到羅生門最後一幕,在動蕩不安不見天日的年代,人心中的惡也像羅生門裡搶劫之後大步踏入雨中的侍從一樣,無聲息地融于宵禁時期的黑暗和時代滔天的罪惡之中。
1、《詩》
導演和劇本實在是絕了。我優雅又美麗,我熱愛生活,可是那又怎麼樣呢?有一個這樣的孫子,他不算壞,可他意識不到自己的惡。整個故事台詞太好了,不講大道理,沒有歇斯底裡,貼近最真實的生活。但隐藏在鏡頭下的情緒,是無奈、平靜和絕望。最後的空境就像奔流的小謝,這是一首生命的未完詩。
21世紀韓國10部頂級神作,很多部你可能都錯過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