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晨7:40左右,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陳忠實今晨7:40左右因病在西安某醫院去世,享年73歲。 陳忠實代表作有《白鹿原》,分别被拍成了電影版和電視劇版;其他代表作有短篇小說集《鄉村》、《到老白楊樹背後去》等。
白嘉軒和他的白鹿原
這是1988年的清明前幾天或後幾天,或許就在清明這個好日子的早晨,我坐在鄉村木匠割制的沙發上,把一個大16開的硬皮本在膝頭上打開,寫下《白鹿原》草拟稿第一行鋼筆字的時候,整個世界已經删簡到隻剩下一個白鹿原,橫在我的眼前,也橫在我的心中;這個地理概念上的古老的原,又具象為一個名叫白嘉軒的人。這個人就是這個原,這個原就是這個人。
白鹿原村(《白鹿原》出版20周年珍藏紀念版内文插圖)
我在這個原上追尋了兩年多,在那些糟得經不住翻揭的縣志上,看到“竹書紀年”裡的白鹿原人的生活形态,風調雨順的豐年裡的鑼鼓,以旱災為主的多種災害裡餓殍遺野的慘景;某朝某年發生的鄉民驅趕貪官的壯舉令人讀來驚心動魄,萬民自覺跪伏官道為一位清官送行的呼喊和眼淚感天動地。我踏訪過創造中國第一部教化民衆的《鄉約》的呂大臨的歸終之地,也是牛兆濂(朱先生生活原型)建館興學的書院。我也尋找過在白鹿原上建立第一個共産黨支部的那家糧店的遺址。還有我從老人口中掏出的包括我的祖宗的故事,不乏令我竊喜不盡的生活細節。
在我翻開縣志裡的白鹿原和漫步在白鹿原這村那莊的時候,心裡一直懸挂着一個最直接最簡單卻也難回答的大問号,在最後一個封建帝國解體的時候,曆經兩千多年封建制度的這道原上大村小寨裡的鄉民,怎樣活着?換一個角度說,兩千年裡輪番轉換着的大帝國和小王朝的無數個或精明或昏庸的皇帝,給白鹿原數以萬計的臣民留下了什麼?稍微延伸一下,沒有了皇帝的白鹿原上的村民,怎樣走到1949年共和國成立?我的這個問号,開始就挂在發生辛亥革命的1911年這個年輪上。這是一個曆史性的劃界。
白鹿原祠堂内景(《白鹿原》出版20周年珍藏紀念版内文插圖)
我首先面對的是白嘉軒。我的意識已經明确而又集中,解析不透把握不準這個人的文化心理結構形态,不僅影響其餘所有人物的心理形态的把握,而且直接影響到業已意識到的這部長篇小說内容的進一步開掘。
記不得哪一天早晨,眼前浮出了我從藍田抄來的《鄉約》。就在那一刻,竟然發生一種興奮裡的悸顫,這個《鄉約》裡的條文,不僅編織成白嘉軒的心理結構形态,也是截止到上世紀初,活在白鹿原這塊土地上的人心理支撐的框架。小說《白鹿原》裡的白嘉軒和地理概念上的白鹿原,大約就是在這時候融合一體了。這個《鄉約》文本,是中過宋朝進士的藍田人呂大臨的作品。《鄉約》内容具體而又直接,毫不含糊,該怎樣做人做事和不該做什麼樣的人和什麼樣的事,規範性劃界清楚,操作性很強。文字通俗易懂,簡練順口就很易記,顯然考慮到受衆絕大多數都是文盲這種實情。
以《鄉約》構建心理框架結構的白鹿原人,才從内在裡顯示着獨有的共性和各自的個性。
解構透視出白嘉軒的文化心理結構形态,有一種豁然開朗的興奮和痛快。白嘉軒和《白鹿原》裡各個人物的種種沖突,頓然梳理明朗了;某些情節着墨的輕重,也很自然地顯示出來了;不少此前醞釀過程中甚為得意的生動情節,此時發現遊離在白嘉軒心理沖突之外,隻好忍痛放棄了。我的意識很集中也就單純到近乎簡單,我要表述的《白鹿原》裡的最後一位族長,依他堅守着的《鄉約》所構建的心理結構和性格,面臨着來自多種勢力的挑戰,經濟實力相當卻違背《鄉約》精神的鹿子霖,是潛在的對手;依着叛逆天性的黑娃和依着生理本能基本要求的小娥,是白嘉軒的心理判斷絕對不能容忍的;以新的思想自覺反叛的兆鵬和他的女兒白靈,他卻徒歎奈何,這是他那種心理結構所決定的強勢,唯一難以呈現自信的對手;他倚重的白孝文的徹底堕落徹底逸出,對他傷害最重,卻撞不亂他的心理秩序……
白嘉軒就是白鹿原。一個人撐着一道原。
白鹿原就是白嘉軒。一道原具象為一個人。
(文字摘錄自陳忠實《白鹿原》創作手記)
圖書簡介
書名:《白鹿原》出版20周年珍藏紀念版
作者:陳忠實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内容簡介:
《白鹿原》是一部渭河平原五十年變遷的雄奇史詩,一軸中國農村班斓多彩、觸目驚心的長幅畫卷。主人公六娶六喪,神秘的序曲預示着不祥。一個家族兩代子孫,為争奪白鹿原的統治代代争鬥不已,上演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活劇:巧取風水地,惡施美人計,孝子為匪,親翁殺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戰,白鹿原翻雲覆雨,王旗變幻,家仇國恨交錯纏結,冤冤相報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陣痛中顫粟。厚重深邃的思想内容,複雜多變的人物性格,跌宕曲折的故事情節,絢麗多彩的風土人情,形成作品鮮明的藝術特色和令人震撼的真實感。
作者簡介:
陳忠實,1942年生于西安市灞橋區,1965年初發表散文處女作,197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作品《信任》獲1979年全國短篇小說獎,《渭北高原,關于一個人的記憶》獲1990-1991全國報告文學獎,長篇小說《白鹿原》獲第四屆茅盾文學獎(1998)。曾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陝西省作協主席。現為陝西省作協名譽主席。
來源:“人民文學出版社”公衆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