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動脈狹窄引起中風?公永太頸動脈是連接心髒與大腦最重要的血管,随着年齡增長、身體機能衰退,頸動脈特别容易堵塞,其病變可導緻嚴重的腦血管病臨床研究證實,50%-75%的缺血性腦卒中由頸動脈病變所緻,但人們往往對此不夠重視,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頸動脈狹窄引起中風?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公永太
頸動脈是連接心髒與大腦最重要的血管,随着年齡增長、身體機能衰退,頸動脈特别容易堵塞,其病變可導緻嚴重的腦血管病。臨床研究證實,50%-75%的缺血性腦卒中由頸動脈病變所緻,但人們往往對此不夠重視。
英國牛津大學血管研究中心近日完成了一項基于人群的系統回顧研究,分析了2002-2017年間疑似短暫性腦缺血或卒中發作的頸動脈狹窄患者,他們都接受了規範的藥物治療和定期随訪,5年後,患者同側卒中風險随着頸動脈狹窄程度增加而升高。具體來說,狹窄率達70%-99%的患者比狹窄率為50%-69%的患者,卒中風險高110%。該研究充分說明,頸動脈狹窄程度與卒中的發生密切相關,一旦出現狹窄應盡早幹預。
頸動脈之所以容易堵塞,是由于血液通過頸動脈流向腦部時,血管分叉處容易出現沖擊、漩渦,從而導緻病變,引起血管硬化及斑塊形成。一旦斑塊發生急性破裂,就會形成血栓,大腦因此發生嚴重缺血,出現耳鳴、眩暈、視物模糊、頭昏等症狀。如果是頸動脈狹窄,可能導緻眼部缺血,表現為視力下降、偏盲、複視等;發病幾分鐘即可造成腦損傷,也就是腦梗塞、腦卒中,甚至腦死亡。短暫性腦缺血,會導緻一過性局部神經功能障礙,一般是短暫、可逆的,發病後24小時内可恢複,恢複後無後遺症。
頸動脈根據狹窄程度可分為四級。狹窄率在50%以下為輕度狹窄,50%-70%為中度狹窄,70%以上為重度狹窄,狹窄率達到100%則是頸動脈閉塞,這種情況最危險,随時可能引發急性腦梗,嚴重者可能緻殘,甚至緻命。目前,常用的頸動脈狹窄檢查方法包括:頸動脈血管超聲、頸内動脈CT血管成像及血管造影。一般的體檢初篩,建議選擇無創的頸動脈血管超聲,以評估病變狹窄程度。輕度狹窄患者可服用抗血小闆及調脂藥物,如阿司匹林和他汀來防止斑塊形成;合并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要嚴格控制血壓和血糖。已經有症狀的中重度頸動脈狹窄和無症狀性的重度狹窄患者,符合手術指征的,應積極接受頸動脈内膜剝脫術治療,可達到去除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重建正常管腔和血流等目的。頸動脈完全閉塞的患者,根據情況一般需要接受顱内外血管搭橋手術。不能接受内膜剝脫術治療的患者,可考慮頸動脈支架置入術,術後需要長期服用抗血小闆和穩定斑塊的藥物。
防止頸動脈狹窄,日常生活中應多吃果蔬,補充膳食纖維,少吃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控制體重、血壓、血糖、血脂水平,戒煙限酒。最後提醒大家,一旦發現頸動脈狹窄,一定要及時到正規醫院接受治療,千萬不要聽信那些聲稱能溶解斑塊的“秘方”而不及時就醫,以緻延誤病情。
來源: 甘肅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