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音五個字标題?幾個鄉音字,述狀尤為精準,普通話尋不到對應的詞,這可咋好?特記一下,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鄉音五個字标題?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幾個鄉音字,述狀尤為精準,普通話尋不到對應的詞,這可咋好?特記一下。
1、春天是修剪樹枝的時節。
修剪樹枝,把樹枝砍或者鋸下來,這一行為,叫做kuo樹。
倘若叫修樹,或者修剪樹,就很不是那個意思,沒滋沒味的。
2、春天土的地面最容易幹燥,起一層薄薄的土,鄉音讀做bu土。
這個薄字,是不是該讀做bu?不知。而竹子頭的簿字讀音bu,可惜不能通用。
bu土就是bu土,與塵土不完全同義。塵土,落塵之細土之意。bu土,在鄉音的意思裡,土地的地面上因踩踏而生,在性狀上比塵土的意思更濃更細更幹燥。
可惜,普通話裡也找不到對應詞。
3、在面闆上揉面,先灑一層薄薄的面,這薄薄的面,便換了叫法,叫做bu。與上2應該是同一個字。
感受小記:這幾個字,僅僅是昨日一天勞動裡想到要甄别的。以前也想到過不少,但未專門記一下。
勞動的精準,創造語言的精準,這是毫無疑義的。
而語言的規範化,在規範化過程裡,往往丢掉很多精準的東西。丢掉的原因,大約有三:
一是各地有各地的叫法,不太通用,找不到統一的共用字詞。故舍棄。太可惜了。
二是時代進步,勞動方式改變,淘汰一部分詞語。
三是做語言規範化的人,受人的工作的時間與精力所限,并不能深入各種的複雜的勞動,以至于不懂這些勞動的精準過程,也就不能全面掌握精準勞動的語言,所以漏失了。更可惜了。
由此可見,規範化有規範化的好處,意思通用,大家互相之間好懂。但不好處,漏失太多太多了。很有意思、很精準的,一個字就可以勾起一大堆形态聯想的字,給弄丢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