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深圳實體經濟複蘇

深圳實體經濟複蘇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3 16:40:03

本周二(11月1日),知名科學家在2022深圳全球創新人才論壇上宣布,即将辭去普林斯頓大學教職,到深圳創立醫學科學院,引發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多家央媒報道,一度登頂熱搜。

離美回國,既是一場科學家與祖國的雙相奔赴,也展現出深圳的強勁吸引力,正為國家不斷集聚重磅級人才。

對于深圳,用了“一拍即合”四個字來形容,她在演講中說:

“有人說深圳是‘卷都’,不過當我真正來到這裡,體會到了深圳宜居的那一面。我更同意深圳的另外一個别稱:夢都,夢想之都。”

夢都深圳,吸引力究竟從何而來?從本周的一系列重要事件中,可以看出深圳吸引力法則的幾大關鍵因素。

1

大咖集聚

政策引才 環境聚才

參加2022深圳全球創新人才論壇的當天,11月1日,深圳召開了兩場高規格會議:市委人才工作會議、企業家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座談會,充分展現了深圳這座城市對于人才、對企業的尊重與激勵。《台風冷雨天,深圳這兩個日子火了!》(點擊閱讀)

企業是集聚人才的重要主體,在企業家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座談會上,筆者注意到,深圳市主要領導用了頂天立地、開天辟地、鋪天蓋地這三個“天地”,來明确深圳未來在關愛人才、服務企業方面要實現的目标,勉勵深圳企業在新時代新征程要有新作為:

努力實現有越來越多的企業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成為行業領袖乃至世界一流企業,發揮頂天立地的作用;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銳意進取、不斷推出新技術新産品新業态新模式,發揮開天辟地的作用;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鋪天蓋地分布在各行各業各個領域各個角落,共同支撐起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

就在本周,“愛大鵬”發布消息稱,知名劇作家賴聲川将帶着團隊落戶大鵬新區,設立戲劇工作室。

前不久,還有世界數學大師埃菲·傑曼諾夫宣布全職加盟南方科技大學……這些都是深圳近年來大力引才的一個縮影。

深圳實體經濟複蘇(吸引力從何而來)1

政策引才,環境聚才。近年來,深圳先後出台了《深圳經濟特區人才工作條例》《關于促進人才優先發展的若幹措施》等一系列人才政策法規;同時,在住房、教育、醫療等民生方面不斷發力,充滿活力的宜居宜業環境,吸引了一大批海内外人才來深創新創業。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科技是第一生産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圳通過不斷引才聚才,構築起城市發展的獨特風景線,讓二十大精神在深圳得到一次又一次生動的實踐。

2

先行探索

利好不斷 機遇不斷

深圳從誕生至今,始終肩負着為改革開放破冰探路、為國家發展先行探索的重要使命,也讓這片熱土不斷迎來各種利好與機遇,成為這座城市源源不斷吸引力的關鍵所在。

當前,深圳全市上下都在全面系統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進改革開放、創新發展的各項工作,推動全市的高質量發展,建設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

近期,從中央到省,都對深圳作出相關部署安排。

就在昨天(11月5日),《宣布:将在深圳建立“國際紅樹林中心”》(點擊閱讀)。國家主席以視頻方式出席在武漢舉行的《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開幕式并發表緻辭。指出,中國将推動國際交流合作,在深圳建立“國際紅樹林中心”,支持舉辦全球濱海論壇會議。

深圳實體經濟複蘇(吸引力從何而來)2

(福田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景)

本周一(10月31日),财政部發文支持深圳,《中央财政加碼深圳,為何往這些方面發力?| 天南經濟觀察》(點擊閱讀)。包括支持深圳在全國稅制改革中先行先試;加大中央預算内投資對深圳保障性住房籌集建設的補助;支持深圳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研究符合河套的稅收政策等,多項實打實的“幹貨”舉措,加碼深圳的吸引力。

10月31日至11月1日,廣東省領導到深圳調研,深入重大平台、重點實驗室、民生保障工程、重大項目建設現場等多地,《黃坤明王偉中到深圳調研》(點擊閱讀)。從這大量的調研點來看,涉及開放創新、民生福祉、深港合作、灣區建設等多個方面,體現出“廣東大局”中的“深圳擔當”。

深圳不斷被賦予利好,迎來大量機遇,也引來全球關注。本周,《第五屆進博會開幕!深圳交易團首日簽訂大單》(點擊閱讀),此次深圳交易團意向協議總額度超45億美元。

深圳實體經濟複蘇(吸引力從何而來)3

深圳衛視特派記者專訪了德國工商大會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中國德國商會上海執行董事馬銘博(Maxmilian Butek),對于深圳和粵港澳大灣區,馬銘博表示,深圳充滿能量,大灣區的機遇令人激動。他還透露,12月14-16日,中國德國商會将邀請在中國的所有德企去深圳三天,體驗深圳的發展和機遇,達成合作。

3

城市活力

文明之城 奮鬥之姿

深圳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來源于這座城市的文明氛圍、蓬勃活力,這恰恰來源于這裡每一位不斷學習、積極進取的奮鬥者。

深圳“讀書月”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自2000年創辦以來,累計舉辦文化活動超10000項,累計吸引2.4億人次參與。

本周六(11月5日),第23屆深圳讀書月正式啟動,“讀時代新篇、創文明典範”。本屆讀書月将開展260多項、2300餘場閱讀文化活動,涵養城市的科學精神、人文精神、藝術精神。

還有一則消息從側面展現了深圳人的奮鬥之姿。11月3日,《深圳市網絡文明素養指标體系及評估報告》在2022深圳網絡文明大會發布。報告數據顯示,深圳網民奮鬥多娛樂少:

深圳網民人均每日上網5.86小時,比全國網民每日上網平均值長1.8小時;在網絡APP使用上,網上外賣、互聯網理财和在線辦公的使用率明顯高于全國網民,網絡直播、網絡視頻、網絡文學使用率則低于全國網民。

深圳實體經濟複蘇(吸引力從何而來)4

當下的深圳,正抓緊抓細抓實今年後兩個月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幹好每一天,積每天勝為每月勝全年勝,争取全年經濟運行有更好的成果,以有力行動、有效成果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立足當前、着眼長遠。深圳在不斷前行的路上,努力成為更多人眼中的“夢都”,用實幹業績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努力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主筆 / 李天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