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5-9歲簡筆畫兒童畫

5-9歲簡筆畫兒童畫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1 03:45:13

5-9歲簡筆畫兒童畫(5歲女孩的一組簡筆兒童畫解析)1

5歲女孩的一組簡筆兒童畫解析

在上完《學前兒童繪畫教育心理學》這門課後,聽雷教授講解兒童繪畫的心理學依據,以及如何運用兒童繪畫走進兒童的心理,對于家有熱愛畫畫的5歲女兒的媽媽而言,實在是如獲至寶。

正如課程所言,兒童繪畫在兒童成長過程中有着重要作用,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兒童繪畫是一種遊戲,遊戲對學齡前兒童來講實際上是孩子的全部世界。既然是遊戲,就應該是輕松愉悅的,兒童在輕松自在氛圍中揮灑筆觸,将自己的内心世界通過畫面完全投射出來。

第二,兒童繪畫是一種語言,當兒童用自己的語言無法表達自己的内心世界時,繪畫作為一種語言,可以走進孩子的内心世界,作為家長或是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繪畫這個工具更好地走進兒童的内心世界,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的成長。

同時,通過繪畫還可以評估和推進兒童的認知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這點我深有體會。在我女兒即将滿5歲的那幾個月裡(幼兒園中班下學期),她的繪畫水平進展迅速,表現在拿起筆就能畫,畫畫是空閑時間的主要消遣方式,往往是在外面玩回家立即揮筆作畫,想畫的東西也多了,畫的模樣也有幾分相似了。而在更早的時候,無論是繪畫的主動性還是頻次都要差很多,這與她認知水平到了一定程度不無關系。隻有心裡對要畫的事物有了基本的印象才能通過畫面表現出來,這個過程随着孩子在大自然中的體驗加深,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到位則發展得比較順利。

孩子從半歲就開始畫畫,從開始到小學12歲,界定這個範圍為兒童繪畫的過程,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塗鴉期(約半歲~4歲)、

象征期(約2歲~5歲)、

圖式期(約3歲~8歲)、

寫實期(約5歲~小學)。

每個階段對于每個孩子來講到來的時間段有差異,塗鴉期早的孩子半歲就來,晚的孩子2~3歲才來。這幾個時期也不是一個期完了另一個期就跟上來了,實際上每個時期是有交互的,主要看主體症狀是處于哪個時期。

而作為心理學視角去看一幅繪畫,

第一看是否和發展常模吻合,

第二看心理健康值,

第三看性格即個性特征。

下面我以女兒的一些簡筆畫為例,挑選了她在家自由創作及在培訓機構的作品分别進行解析。先從在家畫自由創作的作品開始(她不喜歡在自己的畫上寫名字和日期,創作時間大約在4歲10個月):

我和書房

5-9歲簡筆畫兒童畫(5歲女孩的一組簡筆兒童畫解析)2

這幅畫名為“我和書房”,書房即女兒常去的繪本館,除借閱繪本外還可參加多種活動,女兒很喜歡去那裡。

從造型看,三角形的屋頂和兩邊的大柱子基本抓住了書房實際的樣子,在此基礎上,屋頂分别用直線、弧線和曲線裝飾,應該是受了美術課老師教授的線條形态的影響,兩邊的柱子分成兩列多排,女兒解釋說是要畫書架,畫着畫着就塗上了各種顔色。

從顔色看:畫面顔色很豐富鮮豔,冷暖色調輪換使用,還是比較和諧的,最先塗的是柱子底部的黑色,塗上後發現不好看,在畫面其餘地方也就沒有使用黑色,柱子底部的黃色是最後她自己加上去的。再看畫面主體:女孩子穿着藍色衣服,左手是黃色水杯,右手是橙色的繪本,顔色的選擇應該是出于不重樣的考慮。畫面中女孩是微笑的,拿着水杯是因為我經常給她帶着水杯督促她喝水,拿着繪本則是她很喜歡讀書的表現。她把書房描繪成宮殿般美麗,在她心裡,書房就像宮殿一樣美好,她就是宮殿裡的公主,公主隻能有一個,所以沒有再畫其他的小朋友。從畫面反應出來她很喜歡那裡,也很喜歡看書。

在幼兒園喝水

5-9歲簡筆畫兒童畫(5歲女孩的一組簡筆兒童畫解析)3

這幅畫是她畫的幼兒園,照她描述,屋頂的黃色和紅色的線條是幼兒園中的彩帶裝飾,畫面中三個女孩,其中一個是她,但已記不清是哪個了。畫面中間的長方形是一個門,也可能是她将幼兒園分隔成三部分,左邊是活動室、中間是喝水洗漱區、右邊是睡眠室。三個女孩都拿着水杯,都在喝水,最右邊的女孩比較大,應該是她先畫的那個或是最先畫中間門裡的女孩,最後畫最左邊的女孩。畫這幅畫時嘴裡振振有詞,說了這幾個女孩分别是誰,幾分鐘就畫完了。

從圖畫體現出她在幼兒園的生活,喝水的環節在老師組織下一天分幾次進行,為了避免擁擠,男孩子和女孩子分批去喝水,同時也反應了她和同性小朋友的相處還是比較和諧的。這個畫面中以及其他的畫中很少出現男孩子,因為她不喜歡和男孩子玩,說男孩子欺負她。也有可能是在家中長期和姥姥、媽媽生活有關,因為爸爸常年出差很少在家,缺少和異性接觸交往的機會。

農場種菜

5-9歲簡筆畫兒童畫(5歲女孩的一組簡筆兒童畫解析)4

這幅畫是女兒所在美術機構組織農場寫生活動回來後,幼兒園老師讓女兒畫好第二天帶去班裡,所以我幫忙寫上了名字和注解。畫面裡的鏟和水桶由于女兒不會畫是我幫忙畫的。畫面左邊稍矮女孩是她,右邊比較高的女孩是她的同伴,她們正拎着小桶來給蔬菜澆水,綠色的植物是剛種下的菠菜,鏟子是用來挖好坑後将菠菜種下。

整個過程是女兒親曆之後留在她腦子裡印象的再現。褐色的土地、綠色的菠菜、藍色的雲朵、彩色的蝴蝶,顔色運用還是比較準确的。細節之處如毛衣的圖案、蝴蝶翅膀的裝飾、菠菜的一朵朵葉子的認真描繪以及畫面的幹淨整潔體現了女兒心思比較細膩以及愛美的特點。畫面整體構圖很飽滿,兩個女孩的表情都是歡樂的,孩子們很喜歡這次出行。

給媽媽開門

5-9歲簡筆畫兒童畫(5歲女孩的一組簡筆兒童畫解析)5

這幅畫是描繪我下班回家,她在屋裡給我開門。她先畫了房子、她自己、門,然後是門外的我、太陽。她的篇幅比我大,有可能是畫畫時信手拈來沒經過布局的思考,也有可能反應出她自己的内心力量還是比較強大的。着重給自己塗了兩個厚厚長長的馬尾,說明她喜歡留長頭發,喜歡梳辮子(而實際她雖然也梳着辮子,但頭發很少),她的手先是彎彎曲曲的線條,在我說了“你的手怎麼這麼細”之後,改成了圓桶狀。畫面中有我,當時我也在她旁邊看她畫畫,說明我們的親子關系還不錯,畫面沒有爸爸,因為爸爸長期出差在外,缺失她的日常成長,這是比較遺憾的,但由于媽媽的用心陪伴,孩子的心理還是比較健康的,畫面中的太陽可以反映這一點。

和媽媽去蓮花池公園

5-9歲簡筆畫兒童畫(5歲女孩的一組簡筆兒童畫解析)6

這組畫是我帶着她去公園玩的整個過程,從上至下依次是:圖1 我們下樓取電單車/ 圖2 我騎車帶着她到了公園門口,停好車買了門票,門口有在地上擺攤賣菜的阿姨,還停着其餘自行車/ 圖3 我和她走進公園,公園裡有花草、樹和圍欄。

這組畫同樣在很短的時間内就畫完了,最主要的特點是思想和線條都很流暢,整個過程記憶很清晰(随後我還幫忙記錄她口述的日記,細節一點不差)。圖1和圖2樓的造型不同,圖1樓外的方框是我們那天從樓後另一個門下台階時門的造型,圖2中坐在地上賣菜的阿姨高度比較矮,這些細節表明了孩子的觀察力還是比較強的。

此外,畫面還反映了一些特點:媽媽其實沒梳辮子,但孩子畫的女性都是有辮子的,她當天穿的毛衣是如圖3所示有格子的,但圖1、2沒畫出來,也說明了孩子畫畫的随意性比較強,圖3中花的高度和人一樣高了,說明孩子對事物高度關系的認識還不是很牢固。這幅畫反應出當時我帶她遊玩公園的經過,孩子印象很深刻,說明她還是很喜歡和媽媽在一起的。

下面一組為在美術機構課堂上的作品:

5-9歲簡筆畫兒童畫(5歲女孩的一組簡筆兒童畫解析)7

這幅章魚是在老師指導下完成,老師先用電腦展示章魚并引導她們觀察章魚的特點,比如圓圓的大腦袋、細長的觸須及其上的觸點,然後引導她們作畫的順序,以及用不同的材料如用蠟筆描畫水草,海裡的生物、水波紋、章魚的裝飾則可以自由發揮。女兒畫上了蝴蝶結和腮紅,完全是她個人生活的再現,粉色的觸點也透露了她對顔色的喜好。

5-9歲簡筆畫兒童畫(5歲女孩的一組簡筆兒童畫解析)8

這幅畫是在公園寫生完成,老師先引導他們用取景框取景,将觀察到的花選取2-3朵畫在紙上,再注意花瓣和葉子的形狀,先用鉛筆打底,然後用黑筆鈎邊,最後塗上水彩。樹的畫法也大緻如此。

提到寫生則進入了繪畫過程的第四個階段“寫實期”(約5歲-小學),其特點是視覺記憶畫,從圖式期向自然描繪過渡。寫生對于5歲的孩子而言還有點過早,這次是第一次嘗試。

僅從畫本身來說,女兒觀察到了樹幹和樹枝的粗細對比,樹枝上有葉子,但很奇怪都是在樹枝的右邊生長,有些樹枝上沒有葉子(應該是受細節觀察和繪畫再現水平所限)。花瓣的線條比較流暢,畫的是小雛菊,雖不如實物細長但還有幾分相似,葉子寫生的難度就大一些,畫面中第一朵和最後一朵花右側的葉子為老師示範,中間的葉子為女兒自己操作,對将筆直立、用筆尖作畫的能力還比較欠缺。畫面比較整潔、畫風清新素雅,反映出女兒畫畫的特點。

從以上作品可以看出:

1、 結合以上作品和實際年齡來看,女兒的繪畫處于第三個階段即圖式期階段(約3-8歲),作品中反應出這個階段的特點:

(1) 圖式,即用圖形表示事物的關系,使之一目了然。圖式一旦形成就找到了事物最核心的東西,一目了然地去認識事物。

(2) 圖畫反應了事物最突出最鮮明的特征,如樓房的高度和窗戶、鮮花由花瓣組成、每一株綠草從根部向外生長的姿态、電單車的輪子和車頭把手等。這些特點把握的很準确,但其餘細節部分又由于這個年齡段認知水平所限沒能抓住,如窗戶的實際形狀有田字形或其他形狀、花的葉子也許是因匆忙沒有畫出。

(3) 圖畫承載着與他人思想交流、情感交流的功能,如在幼兒園裡和同學一起喝水、在農場和小朋友一起拎着桶澆水、和媽媽一起去公園玩耍等等,都是孩子在集體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反映,畫面中除了她自己外,還有小夥伴和媽媽,表明了她有與人交流的欲望。

(4) 圖式是一把雙刃劍,一旦圖式形成,想象力就處在停滞的狀态。以上畫畫均是日常生活的再現,是她的真實經曆和觀察所得,沒有過多想象的空間。

2、 除以圖式期特點為主外,寫生的嘗試以及在家進行模仿照片圖案來畫畫的創作,也表明了女兒正朝着第四個階段“寫實期”中“畫得像”的目标行進,但同時也兼具第二個階段“象征期“(約2-5歲)的特點,比如在描繪她不是很熟悉的物體時,隻能使用大緻粗略的輪廓造型。

3、 女兒的畫面構圖大多數比較飽滿,人物居中,由于使用的是水彩筆,線條筆觸正常,這些都反應了她比較健康的心理水平。畫面中不時有小夥伴和媽媽出現,說明了她的社會關系,在學校主要和小朋友玩耍,在家主要是媽媽陪伴,無論是在哪裡,她都是比較開放合群的。

4、 塗顔色的部分無論是書房、頭發還是蔬菜葉子都沒有超出邊界,說明了她塗顔色很仔細,也說明了她對自己的要求很高,有輕微的強迫傾向,經常塗出畫面一點點就不能接受。

5、 人物的四肢都用圓柱形表示,人物的留海都是豎線、都長着辮子,這些重複元素很多,有可能是由她目前的繪畫水平所決定的。

6、 以上在家創作的部分,無論是在書房看書、和小朋友去農場、在幼兒園生活以及和在家給媽媽開門、和媽媽去公園玩,均是她日常生活的再現,這也印證了這門課的觀點“記憶 想象 真實生活=繪畫源泉”。 繪畫的源泉就是來自真實的生活,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的真實生活,她真正的喜歡才會有想象的空間。空間越豐富,記憶才有效。這三者組合了,繪畫才會産生。要想讓孩子在畫畫上有所發揮,有内容可畫,那麼就應該多陪伴孩子,給孩子創造條件多感受真實生活,多到大自然中去體會,要滿足孩子的刺激需求,還要注意保護孩子的想象力。

7、 繪畫是孩子日常生活和社會關系的再現,通過在家畫畫,孩子的畫能反映出家庭親子關系的特點,能反映出孩子的情緒狀态和認知水平,家長可以通過孩子的繪畫更清楚走進孩子的内心世界,進一步了解孩子,對自己下一步如何進行更好的教育和陪伴也是一個參考。在家畫畫使用的工具和在機構相比則比較簡單,通常是一張A4白紙和一盒水彩筆即可,呈現比較簡單随意。

8、 而繪畫機構的作品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很注意構圖和配色,畫面呈現的視覺效果很好。由于每一節課有固定的主題,如果指導老師在指導過程中沒有足夠的技巧去保護和調動孩子的創造力,那孩子則是跟着老師的步驟,一步步畫下完成這幅作品需要的元素,能鍛煉的更多的是繪畫技巧和用色技巧,對孩子的想象力沒有太大的促進,但如果當孩子的年紀或繪畫水平已經進入寫實期,在課堂上接受專業的技巧訓練是必要的。

5-9歲簡筆畫兒童畫(5歲女孩的一組簡筆兒童畫解析)9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