伫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
拟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這首《蝶戀花》是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創始人物柳永的懷人之作。詞人把漂泊異鄉的落魄感受,同懷念意中人的纏綿情思結合在一起寫,采用“曲徑通幽”的表現方式,抒情寫景,感情真摯。尤其是末尾的這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已成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王國維用此句,來形容人生三種境界之第二境,比喻堅忍不拔的人生态度。
古人重儀表,人飾衣裳馬飾鞍。古代的服裝,彙集了曆朝曆代文化的精華,它從最原始的遮體禦寒,到彼此間的禮儀交往,最後到帝王的君臨天下,服飾的發展變化可謂是曆史的一個縮影。其上,承載了太多的王朝興替、離合悲歡,撫今追昔,滄海桑田。數不盡的金銀珠玉,聽不完的環佩叮當。最耀眼的,莫過于古人衣帶上的無限風光。
在我國出土和傳世的古玉器中,帶鈎是常見的器類。作為服飾的華貴配搭,其形式各異、造型别緻、雕琢精細、紋飾華麗,令人贊歎不已。這些技藝精湛、古意盎然的絕倫之作,不僅具有豐富的文化内涵,而且還反映了我國古代各個時期高超的藝術風格。
然而,有一類非常獨特的器物,也用于服飾的配搭。但由于文字記載的稀少,而被淹沒在“玉帶鈎”的光芒中,這就是玉縧環。玉縧環,釋義為系有絲縧的玉環,佩之以祈福,出自《種玉記·贈玉》:“誰料那福星的玉縧環,祿星的玉拂麈、壽星的紫玉杖,都在桌上。”在《紅樓夢》中有:“王夫人一看時,隻見扇子三把,扇墜三個,筆墨共六匣,香珠三串,玉縧環三個。”可見,此物不僅可佩帶,也系書房賞玩物,儒雅添趣。
縧環的流行大約起始于宋代,時人着道服腰間需系縧,用環與鈎加以固定。彼時的道服并非道士專用,也是士人的閑居之服。縧環适如其名,即将鈎、環互相套接。最早的縧環形式較為簡單,多為光素的圓環或花瓣形環,與同時期的袈裟環差異不大。
此後縧環的形式進一步發展,裝飾作用逐漸增強,并被古代巧匠賦予了它們精緻而優美的形式。不僅産生了繩結或花結形式的縧環,還會把簡單的環輪演繹成生動變化的造型,如花草、鳥獸乃至吉祥圖案等等,這種繪畫性玉器始見于宋代,是繪畫藝術與雕塑完美的組合。
宋代是玉器世俗化的開始。與成套的玉帶、帶扣不同,玉縧環的使用并沒有等級限制,穿着佩戴更為靈活,紋飾題材也更為多樣,受到了文人士大夫的青睐并漸成風尚。
文獻記載南宋時士子與小吏多系縧帶,《西湖老人繁勝錄》記載臨安專營珠寶珍玩的“七寶社”出售“玉縧環。縧環的使用風尚在元明時期持續流行,直到清人入關,推行剃發易服,玉縧環逐漸湮沒于曆史長河中。
在雕琢技藝上,玉帶鈎和玉縧環可謂有異曲同工之妙。例如,元代,玉帶鈎的制作開始回升,出土和傳世的數量很多,并且都造型優美、技藝高超、玲珑奇巧、頗有神韻。玉帶鈎由實用性逐步轉向了玩賞性。
玉縧環亦是如此。此時期的玉帶鈎和縧環,一般都有花草、動物的浮雕和立雕,鈎首多為龍頭形,以螭龍紋相組合的圖案最為精美。元代螭龍紋頭形瘦長,面額平整,雙眼平視。
從側面看,龍頸稍厚,龍嘴多數閉口。雙肩上聳,前腿同時向前伸,呈爬行狀,後腿一彎一伸,整個螭身矯健有力,充分顯示出強烈的時代特征。
“螭龍回首玉生暖,古韻杳渺隔戰漢。玲珑盈握三代少,一器出塵越千年。”玉縧環,從玉帶鈎的蔭蔽中走出。至今想來,那位“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公子,要不時勒緊他的玉縧環了。
美品大賞1:元代螭龍紋玉縧環
這是一枚充滿了藝術氣質的元代玉縧環。玉質暖白,其長4.5厘米,寬3.5厘米,高2厘米。重量為29.37克,密度為2.62,為地方玉種。
圓雕一條矯健螭龍,攀附于圓璧之上。龍頭長圓,濃眉上飄,眼球突出,獅鼻短唇,闊嘴微閉,雙耳尖貼,毛發後拂。
身軀光素無紋,背脊處陰線剛勁,長尾分叉卷曲。整體盤旋曲折,彎轉自如、渾圓矯健。四肢靈動,前肢有力,後肢一曲一直,動感十足。
四爪尖利粗壯,腳爪處有陰線,筋骨畢露,為元代螭紋典型特征。
整器巧用螭龍彎曲的身體作為縧環帶頭,打磨精細,皮殼熟潤,小巧别緻,可謂精品。
美品大賞2:宋代銅鎏金三魚雙鳳墜
宋人對精神世界追求,可謂曆代之極緻。這造就了宋人超高的審美意趣。從這件宋金時期的青銅鎏金三魚雙鳳墜飾上,就可見一斑。這僅是一件佩鑲于腰帶之上的小物件,以小容大,令人驚豔。器物呈币狀,兩面皆精。
一面為三魚圖,一面為雙鳳圖。
墜飾地章潔淨,外緣精整,制作精細,圖案深峻,紋飾清晰,堪稱宋人墜飾中的精品。器物直徑45毫米,壁厚6毫米,重65克。
《三魚圖》是宋代一種極為重要的圖形,在佛教中稱為“三世魚”,指前世、今生和來世都緊緊連接在一起,告誡世人善惡因果,來世必報,是佛家勸人向善之意;
道教中有陰陽魚,也叫太極圖。而“三魚”則體現了道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思想,包含了自然最基本的運行規律:天、地、人間的和諧共生,博大而精深;儒家的《三魚圖》取“三魚争月”之意。“月”乃“躍”也。“三魚争躍”,鯉魚跳龍門,連中三元!
《雙鳳圖》也是宋代常見的吉祥圖案,此雙鳳圖形,與宋吉州窯、磁州窯器身上的鳳紋極為相似。《雙鳳圖》有兩種寓意,其一為“雙鳳朝陽”。鳳凰是百鳥之王、吉祥之鳥,雄為“鳳”,雌為“凰”,鳳凰于飛,謂之“雙鳳鳥”。太陽寓意光明,雙鳳朝陽,寓意夫妻和睦,家業興旺;其二為“鸾鳳和鳴”。鸾鳥與鳳凰相互應和,乃夫妻和諧之意。
《左傳•莊公二十二年》亦中有“是謂鳳凰于飛,和鳴锵锵”之言,三魚雙鳳,墜于腰間帶際,出入吉兆也。
美品大賞:3:明代袈裟環
袈裟環的作用,跟扣子的功能是一樣的,起到固定、連接衣物兩個部分的作用。這種小圓環,它比戒指要大,又比镯子小,尺寸十分奇特。而且這些圓環,除了質量比較好之外,有一些高等級的玉環上面甚至還有精緻的雕刻裝飾。袈裟環自唐代就有了,西遊記中對唐僧的袈裟,就有類似描述。
這件明代的袈裟環,采用岫玉制成,形狀正圓,環體呈現扁圓形。
外徑5.5厘米,内徑3.8厘米,重量為21.62克,密度為2.63。玉質純淨,打磨精細,器身有部分陰刻線,包漿厚重。不知曾佩于哪位高僧大德,令人遐思無限。
物來而應 關注是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