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嘉興南湖區科技城等區域劃分

嘉興南湖區科技城等區域劃分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0 06:37:24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顧雨婷

“人的一生有兩樣東西是永遠不能忘卻的,母親的面孔和城市的面貌。”

城市以其千姿百态的面貌,讓每一個身處其中的人,都能獲得尊重和善待,那麼這座城市必定是有溫度的。

嘉興南湖區科技城等區域劃分(鄰避項目成了鄰裡項目)1

細節彰顯境界。在嘉興的城市角落裡,藏匿着一個個小屋,它們的周圍是适合漫步的,它們的建築是可閱讀的,它們的内在是最宜休憩的,它們提供的服務始終是有溫度的。

它們有着同一個溫暖的名字——禾城驿。很多人都想不到,它們的前身竟是一個個“公廁”,如今卻成為了城市服務者和市民的溫馨港灣。

“禾城驿”源于“廁所革命”,嘉興将“鄰避項目”打造成為“鄰裡項目”,再到“鄰利項目”,實現向城市驿站的華麗蛻變,讓城市更宜居、更有品質、更有溫度。它不僅成為了嘉興的一張亮麗名片,也是傳遞嘉興故事的一個“精彩窗口”。

一句承諾

三年大變樣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禾城驿”便源于一樁與你我息息相關的小事。如果說吃飯是人生之本,那如廁就是人生之急。過去,廁所是一個人們避之唯恐不及又不得不去的地方,刻闆印象便是“一個坑,兩塊磚,三尺牆,圍四邊,捂鼻子,踮腳尖,蚊蠅飛,臭熏天”。

小廁所關乎大民生。2018年,“推進‘廁所革命’”被列入浙江省、嘉興市民生實事項目。一場革命就此打響:嘉興市聚焦民生關切重點發力,大刀闊斧實施城市農村公廁、旅遊廁所改造提升,将“廁所革命”進行到底,補齊這塊影響群衆生活品質的短闆,提升嘉興的公共服務水平。

嘉興南湖區科技城等區域劃分(鄰避項目成了鄰裡項目)2

從2019年全面啟動“廁所革命”,到2020年逐步分批打造“禾城驿”,再到如今進一步擴大範圍改造升級打響“禾城驿·溫暖嘉”品牌,嘉興着力把“小事”辦好,讓如廁更如意,交出了一份圓滿的民生答卷。如今,結合“便利化、智慧化、人性化、特色化、規範化”理念,嘉興在城市的“金角銀邊”,已建成“禾城驿·溫暖嘉”品牌驿站68個。

小驿站,大心思。為建好“禾城驿”,嘉興各地各級部門因地制宜,為辦好這件“小事”動足了腦筋。

如強化規劃引領,南湖區在率先全省出台農村公廁改造規劃,各縣(市、區)則紛紛将閑置基站、信号塔等已征地塊改建成為公廁;又如制定嘉興中心城市品質提升設計與整治導則(分導則),廁所按周邊環境和建築設計要求分為一類、二類和三類标準,建築外形要求新穎美觀,與周邊環境相協調,适合城市特點,形成獨特景觀;再如組織市政園林相關部門赴杭州、甯波等地學習好的經驗做法,邀請設計公司對整治和改擴建的廁所,結合區位和外部風貌逐個制定設計方案……

一路走來,細細追循,我們不難發現,從初級版的“廁所革命”到升級版的“禾城驿站”,從僅配備如廁的簡單功能,到配齊民生服務甚至賦能精神文化的地标場所,“禾城驿”的變遷體現的是地方政府從小處着眼,将一件小事做到極緻精益求精的探索精神。

嘉興南湖區科技城等區域劃分(鄰避項目成了鄰裡項目)3

這期間,我們還發現避免千篇一律又各具特色,是禾城驿站的最大亮點。以健康養老為主題的三元路驿站,以橋文化為主題的長征橋驿站,以非遺文化為主題的望湖路驿站,以動漫文化為主題的長中港驿站,以建築藝術為主題的老建委驿站……一座座點綴在城市角落的驿站,刷新了嘉興人對城市公共服務功能的認知,也成了衆多市民追捧的網紅打卡點。

一座驿站

便民服務火“出圈”

驿站,顧名思義,就是行人歇腳之所。

炎夏的午後,嘉興市區中山路上的老建委驿站靜靜伫立,每當工作告一段落,62歲的嘉興環衛工人陳中明就會走進驿站小坐,掏出兜裡的小本子和筆,靜靜寫下詩句。陳中明老家在重慶,來嘉興打工已有二十多年,愛寫詩的他如今又多了一個詩意栖居的空間:“生活雖然奔波,但在清涼的驿站裡,我就能與詩歌為伴。”

既能歇腳,也是精神所寄。一座驿站便是一個文化符号。一條中山路,半座嘉興城,坐落于中山路的老建委地塊原本是城市的“邊角料”,周邊高樓小樓林立,隻有一間公共廁所圍着數棵香樟樹。如今卻換了模樣:在專業設計師的創意下,清水混凝土圍成了灰色的建築極具現代工業風,見證城市變遷的香樟樹被保留下來與建築融為一體,新增庭院與立體書院區域,三角形結構的室内空間,隐喻“嘉興粽子”,表達地域特色。

嘉興南湖區科技城等區域劃分(鄰避項目成了鄰裡項目)4

“禾城驿”如何吸引人,留住人?在設計時,嘉興的城市規劃者們便堅持了“以人為本”的理念:城市一線人員是否能夠方便及時得到飲水?如廁是否能夠就近、衛生?休閑活動場所是否能夠多拓展一點?驿站是否能夠傳播更多的文化内涵?每一個問題,都指向一個目标,讓公共服務的觸角再延伸一點。

每天下午四點多,家住嘉興市秀洲區中山花園小區的王皓便會準時帶上兒子來到家附近的城市驿站消磨時間。“暑假在家無聊,來這裡坐坐正好,還能順便修修鞋哩。”王皓伸手一指,驿站一角,一處“驿站連心便民服務點”麻雀雖小五髒俱全,拐杖租賃、修鞋修傘、皮衣保養等一系列便民服務一應俱全。65歲的程占新是服務點的志願者,每天平均要接待二三十位市民。

嘉興南湖區科技城等區域劃分(鄰避項目成了鄰裡項目)5

可喜的是,“禾城驿·溫暖嘉”正被時代賦予更多内涵。望湖路驿站、長征路驿站為附近居民進行應急搶救培訓;三元路驿站為老年人提供愛心義診等服務,還為環衛工人舉辦集體生日活動;長中港、洪興路等5個驿站設立了“媽咪愛心小屋”,為媽媽提供多種方便。

星羅棋布的“禾城驿”背後,是一個功能強大的10分鐘便民志願服務圈。今年,嘉興推出“精神富有·潤心在嘉”十大标志性項目“十心行動”,其中之一便是開展驿站連心——便民服務圈覆蓋行動。衆多驿站普遍設置了休息空間、公共衛生間,為市民提供免費飲水、圖書借閱、WIFI、醫療急救等公益服務,今年年底前嘉興将建成驿站100個。

下一步,嘉興還将依托“禾城驿·溫暖嘉”城市驿站品牌,讓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入駐驿站,招募志願者及沒有固定營業場所的小經營者,統一服裝、統一标識、統一管理,并繪制禾城驿便民服務地圖。同時利用數字化手段實現信息化鍊接,保證全市驿站信息“應聯盡聯”,方便一鍵查詢周邊驿站點位和服務功能、聯系方式、地圖導航等,形成便民服務矩陣。

小小驿站,溫暖守護。“禾城驿·溫暖嘉”不僅是傳遞善意的“鄰裡項目”,在一次次的改造提升中,更逐漸變成了廣受百姓歡迎的“鄰利項目”。改革之手在表面看來,似乎僅是對公共衛生間在形象、功能、服務等方面進行叠代升級,但從深處思考,其實就是城市文明程度不斷提高,城市公共服務品牌華麗躍升的體現,最終一處處精緻又功能齊全的場所,都有着同一個期盼,變身成為市民的溫馨港灣。

一份情懷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城市學家劉易斯.芒福德在《城市發展史》中寫道:城市在精神和物質兩方面都應該保證個人的自由和集體的利益。對于從事城市計劃的工作者,人的需要和以人為出發點的價值衡量是一切建設工作成功的關鍵。

一座座小小的“禾城驿·溫暖嘉”,讓我們看到了嘉興為民的初心所在,也讓我們禁不住思考,在城市建設中我們還應關注些什麼。

嘉興南湖區科技城等區域劃分(鄰避項目成了鄰裡項目)6

細節,決定成敗。縱觀全國,前有魔都上海優化提升5000處以上公共空間休憩座椅,打造“能坐下來”的城市;後有杭州帶頭開展斑馬線禮讓行人,在全市600多個路口劃出“黃色網格線”緩沖區;在不少外國城市,關于細節的關懷更是屢見不鮮,比如在城市裡每一家小餐館都配備嬰兒椅,比如公共廁所的馬桶墊必須時刻保持溫暖,一個個被你我忽視卻被城市記起的細節,将來者的挑剔盡數消弭。這種不經意的、時常能感受到的“小确幸”,卻恰恰是讓人們獲得生活美好感、歸屬感的城市底色。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作為城市管理者要植根于人民,了解人民需求,從細處着手,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履職盡責的目标。在嘉興,我們還能找到不少這樣的例子。

嘉興南湖區科技城等區域劃分(鄰避項目成了鄰裡項目)7

2019年,嘉興率先在全省實現農村文化禮堂全覆蓋,791家文化禮堂,嘉興為其配齊了1200餘人的“兩員”隊伍,又培育出5000餘支村級文藝團隊和志願服務隊伍,每年開展文化活動5萬餘場次,惠及群衆150萬人次。

在滿足公共文化基礎設施要求的同時,嘉興的城市建設者們創造出了一個個活躍的社區活動空間,得以讓高品質精神文化需求落細落實,真正落到群衆心坎裡,實現精神層面的共享普惠,逐步構築起共同富裕的精神家園。

最是書香能緻遠。在嘉興,還有一張密實的公共閱讀網。嘉興市圖書館,從一個場館到鎮村建起分館,構建起以總分館為基本結構的城鄉一體化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1個市總館、兩個區分館、16個鎮(街道)分館、32個村(社區)分館、20家智慧書房、1輛汽車圖書流通車以及300多個圖書流通站、農家書屋。在此基礎上,以一年舉辦5000多場的活動,吸引了400萬人次走進圖書館。

嘉興南湖區科技城等區域劃分(鄰避項目成了鄰裡項目)8

一座城市的好風景不僅在于自然風光,也在于人文之美和精神之美。可以說,嘉興的城市建設者們通過認真傾聽群衆訴求,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尊重和善待那些被遺忘的細節,為小衆需求提供出口,提升了公共服務的品質和成色,也為城市赢得了巨大的口碑。

一座令人期待的未來之城,嘉興,你一定能帶給我們更多驚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