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強(化名),54歲,糖尿病4年,一開始主要吃降糖藥,效果不理想,便改成打胰島素,之後血糖保持穩定,一般空腹血糖在7左右,餐後血糖有時高到10、11,打完針能降下去。
一個月前,孫強明明血糖還算正常,也沒有不适症狀,可突然就腦梗住院了,幸虧搶救及時,救回一條命。這件事兒讓他特别郁悶。
主治醫師解釋,很多糖友從表面上看沒事,但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的最高差值達到4,波動較大,容易導緻血管内皮受損,進而誘發一系列心腦血管疾病。
醫生提醒,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嚴格控制好血糖,不能覺得差不多、沒不适表現就行。
一、老年人血糖标準出爐
糖尿病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多種并發症都會找上門,心、腦、腎、眼、下肢等全身組織器官都會受到牽連,從而導緻足壞疽、尿毒症、冠心病、腦卒中、失明等嚴重後果。想要防止糖尿病并發症,最關鍵是要控制好血糖。
對于糖尿病前期患者,空腹血糖應控制在6.1mmol/L以下,避免發展成糖尿病。
根據最新發布的《中國1型糖尿病診治指南》、《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一般成年1型和2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标準建議如下:空腹血糖4.4-7.0mmol/L;餐後血糖≤10mmol/L。
而對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伴發病多、低血糖風險高等特點,所以在控制血糖時要全面評估治療獲益與風險的平衡,治療策略應以改善生活質量為主,根據具體情況定制治療方案,具體标準如下:
圖源:糖尿病網
相比以前,最新版的指南給出更為具體詳細的降糖标準,同時老年人在控制血糖時要謹記3條原則:①不因血糖過高而出現明顯的糖尿病表現;②不因血糖過高而提升感染的幾率;③不因血糖過高而出現高血糖危象。高血糖危象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血糖高滲性綜合征。
二、睡覺出現5個表現,血糖太高了糖尿病并發症在出現前并非無迹可尋,隻是有些先兆容易被患者忽視,因此糖友平時要多加留意,一旦出現可疑症狀,及時就醫,避免危害全身多個器官組織。
1、手腳發麻
這是糖尿病比較多見的并發症狀,糖尿病可導緻周圍神經病變,這些神經主要負責身體的各項運動與感覺,還支配内髒器官的正常運行,一旦受損,就可能出現手腳發麻的情況,常有以下特征:對稱型、由下往上發展、從遠端開始,除了發麻,還有蟻行感。
2、汗出異常
部分糖友會出現出汗量過多或過少、上半身出汗但下半身不出汗、皮膚幹燥不出汗等異常現象,睡眠時亦可發生,這主要是糖尿病導緻自主神經功能受損紊亂,汗腺分泌異常。
3、腰酸背疼
糖友總是感覺腰酸背疼,且有明顯的駝背情況,多半是骨質疏松了。血糖較高時,腎髒在排出過多葡萄糖的同時,血液中的鈣也會大量流失,再加上胰島素缺乏,膠原蛋白合成不足、骨基質減少減少,就容易引起骨質疏松,出現腰酸背疼的情況。
4、容易口渴
血糖一直處于較高狀态,可刺激血管内皮神經感受器,從而發出口渴的信号,因此血糖升高時糖友喝水量也會增多。
5、醒後口臭
如果血糖長期控制不穩定,容易導緻機體免疫力下降、繼發感染,出現牙周感染、牙齒松動、口臭等表現,尤其是睡了一夜醒來,口臭更嚴重。
如果出現上述表現,說明血糖可能不穩了了,要及時咨詢醫生,想辦法控制住。
三、吃對飯,血糖就穩了一半“控制糖尿病,一半在于吃”,想要有效控糖,合理飲食很重要,尤其是安排好一日三餐。
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對于單純進行飲食調理的糖友,最好将全日主食分開攝入,分到三餐或多餐,定時定量,不僅能減少胰腺負擔,避免血糖過高,還能減少低血糖的出現。
三餐的時間也要有規律,一般早上7:00~8:00進食最佳,種類要豐富;午餐11:00-13:00進食最佳,這時人體所剩能量較低,可進食高能量、高營養食物;晚餐17:00~19:00進食最佳,種類豐富,支持八分飽。
再簡單介紹一下飲食搭配。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原則是合理搭配,保證全面充足的營養,食物種類盡量多樣化,以谷類為主,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薯類,多吃奶類、豆類及其制品,适量吃魚、禽、蛋、瘦肉,同時少吃肥肉、葷油、油炸、油煎食物。
如果能堅持做到這些,再配合運動、按時按量服藥或打胰島素,就可以很好地控制住血糖,避免并發症。
結語
控制血糖、預防并發症是糖友們要關心的“頭等大事”,平時要密切關注血糖水平,發現異常表現及時就醫,同時做好一日三餐的安排,健康生活。
參考資料:
[1]糖尿病人突發腦梗,隻因犯了1個小錯誤!.糖友大聯盟 .2020-11-12
[2]2021年最新血糖标準來了!各類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标準是多少?.HS糖友之家 3月18日
[3]「10個信号」提示血糖正在失控,糖尿病并發症來了!.中國醫學論壇報今日糖尿病.2020-07-27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