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宗建
疫情籠罩下的生活,随時會被各種不可測的因素打亂,若能按下浮躁,安居鬥室專心看書,自有難得的恬然愉悅和片刻安靜。
我幼時最喜歡小人書,邱少雲、黃繼光、董存瑞、草原英雄小姐妹一系列精彩的連環畫讓人愛不釋手。在農村,小夥伴們都是交換着來看。後來的《早》《多收了三五鬥》《誰是最可愛的人》等篇篇精美的文字圖畫,都是在書本上和課堂上知道的。
還記得去過一家書店,恰逢下雨,書籍因房屋漏雨被打濕而發酶,但書的酶味卻令人難忘,也許那是因為文字一同發酵後散發的另一種魅力吧。參軍來到部隊,我第一次走進圖書館。一進門,那一排排的書仿佛列隊的士兵,等待人們去檢閱。我貪婪得想一口氣就把它們都讀完!全身心地包圍在書香墨韻裡,即便不看書,也會感到一種心靈的歸屬感。
曾經,為了借閱或購買一本心儀的書籍,來回近百裡騎自行車,從東城跑到西城,把褲子都磨得脫了色,但是見到書的那一刻,所有的勞累都變成了喜悅,融化在方塊般精靈可愛的漢字裡;曾經在中山公園的書攤,為了等待和尋找一本需要的典籍,把每一家攤位的電話号碼一一記下,把一摞摞書都翻遍,凡是相關的字眼都要浏覽。一個上午過去,仰望天空,看到的仿佛不是漂浮的白雲,而是漫天的文字……
後來,我便有幸成為市圖書館的常客。在圖書館裡,我記憶最深的是見過一個拾荒者,他背着一個蛇皮袋,裡面裝着瓶瓶罐罐。他把蛇皮袋放在門口,反複洗手洗臉,然後才進閱覽室讀書看報,那一幕,讓我永遠難以忘懷。進館時先洗手,館内并沒有硬性規定,然而,淨手、端坐;看到卷角、折頁輕輕撫平、按壓齊整;不随意塗畫書面;随身攜帶記錄本記下喜歡的章節……已經成為我的良好習慣。這個習慣不僅是對自己素養的一個檢驗,更可以通過言行,讓孩子潛移默化,把簡樸、愛惜的美德代代相傳。
雖然市圖離家很遠,但我仍堅持每周末去一次,呆上半天或一整天。市圖以新貌矗立在濟南西部後,開門第一天,我便欣然前往。讀書,已經成為我業餘生活的整個世界。今生能夠有緣與圖書牽手相伴,心中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甜蜜,就像宇宙中劃過的流星各自有它的軌道和蹤迹一樣,我與書籍相遇、撞擊,從此它的身影布滿我生命的旅程,在書香的天空下,我領略到了生命的意義和人生價值,學會思考,懂得感恩。
每當暮色降臨,或是夜深人靜,蟲子低吟淺唱時,我總會擰開台燈,攤開書本,傾心于字裡行間的萬裡煙波,此時此刻全然遠離喧嚣,在書裡默默地尋找、賞析、審視、解剖自己;學會用文字釋放心情,調整情緒;生活裡的酸甜苦辣、悲喜交加、開心難過……都在與文字的約會中得到诠釋。
有時工作壓力愈大,我讀書的欲望越強烈,以至于每天都會感歎時間太匆忙、太短暫。讀的書越多,境界便會越高,思想便越理性,心态也越發平靜。靜思細品文字裡的點點滴滴,感悟生活裡的感激與心動。打開心窗,接納一切美好與冷漠,用一顆平常心去面對世間的浮躁與精彩,還原生活的本色,越單純越簡單。利用每天有限的時間,提升自己無限的生活質量,可以積極向上,保持一顆清澈透明的心。
文心謂人心——每一篇文章,作者都或深或淺地把感觸滲透在字裡行間,都會令人感悟思想的維度和深度或獨特魅力的深邃與存在。走進一片文字,便是走進一種意境,從而發現每一篇文章都是一個知心摯友,既娓娓傾訴,又低聲細語,或促膝長談,别有閑情意趣在裡面。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雖然現在我寫一些心情、感悟、報道類文稿還會生澀,但因為閱讀時間增加了,閱讀的面擴大了,多數會在很短的時間内随手拈來,筆随心走,迅速出稿,所言、所語、所想、所悟從心底自由自在地流淌。讀書改變了我急躁的性格,“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如此精神之火被點燃,思想得到啟迪,心靈得到淨化,一步步走向成熟、自信與果敢,從此和書籍産生一種無法割舍的情緣。
壹點号山東金融文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