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可以說中國人廚房裡必不可少的一種食材。炒菜要用,煎蛋要用,炸雞要用……不過,油脂在高溫時會發生一些不良反,如熱分解、熱聚合和熱縮合,這些反應會産生很多不利人體健康的物質,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癌症等風險。随着人們對健康的越來越重視,大家對油的使用也越來越擔心。比如做個炸雞。油炸溫度通常在180度左右。該用什麼油呢?廚房裡有大豆油、花生油,還有葵花籽油,甚至還有最近幾年流行的橄榄油……到底哪個适合用來做炸雞嗎?
這個還得從脂肪的結構說起。
脂肪酸的結構
單不飽和脂肪酸:脂肪酸分子中有一個雙鍵。雙鍵是“不飽和”的化學鍵,可以再上面加上兩個氫原子變成飽和脂肪酸。
多不飽和脂肪酸:脂肪酸分子中有兩個或以上的雙鍵。
飽和脂肪酸:脂肪酸分子中沒有不飽和的雙鍵,都是飽和鍵的脂肪酸。
可能有些人會說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大部分來自食物加工,天然存在的很少,所以我們這裡就不讨論了。
紅色就是雙鍵
脂肪結構不同,耐熱性不一樣大家可能注意到了這裡反複提到了一個名詞——雙鍵。對,這個雙鍵對脂肪酸的營養和穩定性影響非常大。
首先,它的位置對于脂肪的營養影響很大,營養學上最關注的w3和w6兩類多不飽和脂肪酸就是他們的雙鍵位置不一樣。
其次,雙鍵的數量多少也影響着油脂的耐熱性和穩定性。
你可以将脂肪想象成是一個由甘油和脂肪酸組合起來的球,而雙鍵是這個球體上甘油和脂肪酸連接時留下的小裂縫。單不飽和脂肪酸表面有一個裂縫,多不飽和脂肪酸有兩個或多個裂縫,而飽和脂肪酸非常緊密,幾乎沒有裂縫。裂縫越多,脂肪酸在遇到高溫時就越不穩定,在加熱的情況下,氧化速度就更快。
什麼樣的脂肪适合高溫?
不同結構的脂肪酸,它對溫度的抵抗能力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
1)油脂當中,含裂縫越多的不飽和脂肪酸越多,油脂就越怕熱,越容易氧化。而含裂縫少的飽和脂肪酸越多,越耐熱,越不容易氧化;
2)同樣是不飽和脂肪酸,含裂縫越多,或者說不飽和程度越高,越容易氧化,越怕熱。油酸隻有一個雙鍵,在不飽和脂肪酸中是最飽滿的一種;亞油酸有2個雙鍵,亞麻酸有3個雙鍵, EPA有5個雙鍵,DHA有6個雙鍵......雙鍵越多的脂肪,脂肪分子中裂縫越多,就越怕熱。
所以,像橄榄油、紅花油、菜籽油等油酸特别多的油,他們的分子中隻有一個裂縫,對高溫和熱的抵抗能力就比較強,甚至在特定條件下可以不輸飽和脂肪。而适度精煉還能保留油脂中部分抗氧化物質,也會增強耐熱性。而大豆油中最多的是有兩個雙鍵的亞油酸,含量超過50%,甚至還有帶着不少三個雙鍵的亞麻酸,所以它的耐熱性反而不如橄榄油。
不同油脂的脂肪酸比例,其中黃色的隻有一個雙鍵的油酸。
哪些油适合高溫烹調?常見的食用油脂的脂肪酸比例又是一個什麼情況呢?大概情況是這樣的(如上圖):
多不飽和脂肪酸比例較高的油脂:棉籽油、亞麻籽油、大豆油,還有中國人常用的核桃油、芝麻油;這幾種油脂中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較高,不是特别耐熱,最好少用來做油炸、煎炸等高溫烹調的食物。
單不飽和脂肪酸比例較高的油脂:紅花油、橄榄油、茶籽油。這三種油脂中單不飽和脂肪酸比例較高,是比較健康的兩種油,用于它們所含的但不飽和含量高,其中,橄榄油中油酸含量高達70%以上,其實是比較耐熱的,也是可以用來做爆炒、煎炸等食物的。隻不過我們覺得用它高溫加熱太浪費它所含的抗氧化物質了,所以一般用來涼拌罷了。
飽和脂肪酸比例占優的油脂:棕榈油、椰子油。這兩種油都含飽和脂肪酸達一半以上,甚至可以達到80-90%。另外,豬油、牛油等動物油脂都是飽和脂肪酸比例較高,都比較耐熱,可以高溫使用,做炸雞自然不在話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