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為外賣運營的角色,已經從業4年了。
而作為天天和外賣商家打交道,天天使用外賣平台的人來說,身處這個行業讓我對兩個外賣平台有了格外深刻的認知,能看到很多人看不到的點,下面就來聊聊我在外賣從業過程中,感知到“我認為的”餓了麼不足的地方,也是我覺得餓了麼之所以幹不過美團的原因。
一、價格方面
說到外賣價格,這是多數消費者最關心的要素了吧。之前我們非常關注對美團二選一的罰款制裁,覺得美團濫用自己的市場優勢地位。
其實我們還可以深究美團的一個隐性規定,現在好像看不着了,以前商家在美團外賣上的菜品價格、滿減活動等不能高于其他平台(主要是餓了麼),如有違規,會給商家發來通知,告訴你“原價虛高”需下架整改後才能上架,這個措施導緻了,先上美團外賣的商家,在後期上餓了麼的時候,價格設置、活動設置上都會很保守,比美團價格都略高一點,規避此種情況。
那麼就不能和美團一模一樣嗎?
能,但是很多商家不想。
原因在于:
第一點:前幾年,餓了麼會員活動搞得挺熱鬧(淘寶88會員免費送餓了麼會員紅包是其中的關鍵點),導緻商家訂單中,顧客的用紅包比例遠高于美團(我自己的工作感知),而會員紅包,商家動辄就要自行承擔3~4元(甚至更多,自己可以控制)的額外開支,使得客單價較低的門店,直接上這個活動時,很容易形成虧損。
畢竟爆款往往是有性價比的低價款,銷量居多,利潤較薄,例如成本6元,到手9元,理論上3/9=33%的利潤率,看起來還可以,但是一旦減去這三四塊,還可能賠錢。
而偏偏餓了麼的消費者更吃這一套,使得商家開通會員紅包和不開通會員紅包所獲得的單量差異會很大。這樣一來,商家往往會采取較為保守的定價策略,比如整體價格普遍上浮1~3元,滿減門檻高,優惠小,以此來中和會員紅包帶來的影響。這就讓很多兩個平台都用的顧客感覺餓了麼的價格比美團高,這樣就把沒有會員的顧客趕向了美團。而在後期美團會員紅包的普及度也上來的時候,很多顧客往往在使用完餓了麼的會員紅包(主要指88會員群體的免費紅包)後,剩下的消費活動都集中在美團之上了。
第二點:目前餓了麼留存的商家,分成了兩個明顯的陣營:還能保持高單量的,往往是低客單,活動力度大的外賣店,其存活要靠吃平台補貼才能維持住,剩下的不能說所有的吧,至少80%以上的商家在餓了麼的活動力度會比美團的力度小。
由于市場體量已經分出了明顯的高低,有不少商家産生了這樣的一種心态:“我美團做活動做推廣可以讓我的單量做的更高,做上個三五千單,每單少賺點錢沒什麼問題,我們餓了麼這邊市場不太行,應該做不了多少單,餓了麼我就要利潤吧,做個三五百單就行,來一單賺一單的錢”
畢竟,薄利要“多銷”才行,餓了麼都沒什麼訂單了,為什麼還要薄利呢?
這樣的店,活動少,價格不便宜,轉化率一般,但老闆很佛性,沒有“内卷”的動力。經過上面這兩點,“美團比餓了麼更便宜”的格局就大緻形成了。
二、配送問題
餓了麼在很多城市的配送搭建是不夠好的,有時候是整個城市都不如美團,有的是城市局部不如美團。很多商家之前會因為餓了麼較高概率沒有人及時接單配送,造成餐損,而退出餓了麼,隻做美團,自主性“簽獨”。
毋庸置疑,餓了麼配送是有一定問題的,餓了麼騎手少,這也是事實,畢竟兩個平台的市場體量在這做着對比,美團外賣的體量已經是餓了麼體量的3倍之多,騎手要賺錢,勢必要接到足夠多的訂單,如此一來,美團騎手數量高于餓了麼就很正常,再加上外賣這個行業,訂單密度越高,配送效率就會越高,騎手數量多了,平台可調配的資源越多,那麼算法就越智能,路線就越合理,所以餓了麼現在是有心無力,打不過美團,市場萎縮,配送效率也難以維持高水平,回過頭又影響顧客體驗,造成顧客流失,惡性循環了吧!
而且,之前餓了麼的騎手普遍有這樣一種現象:沒有到店,也先報備商家出餐慢,等最後過來取餐,造成配送超時,把問題歸咎到商家那邊,使得很多商家不得不出一單就要拍照以備在被報備的時候進行申訴,這個問題容易令商家火大,簡直是兩頭不讨好。
以上兩點,是我作為外賣運營從業者感知到的關于“餓了麼幹不過美團”的主要原因,接下來的關點就有點“雞蛋裡挑骨頭”了,希望有異議的同志不要吐槽我。
三、點餐界面
個人認為,餓了麼的點餐界面,本身細節是有問題的,比如點餐流暢度,加購方式不如美團體驗好,以前的界面顯示的菜品名,菜品信息量也不如美團多,emoji表情起初一直也不支持,近來餓了麼已經在這些方面進行了逐步的完善優化,比之前好了很多,但是我認為其它方面都容易改正,一個更新的事情。
但他的品牌調性,主色為藍色,這個顔色本身對于餐飲來說契合度不高,是不如美團的黃色看起來舒服的,就猶如我們去就餐的時候,暖色會讓人更加舒适,有食欲。
我認為:這些都是潛移默化的東西,我們作為消費者可能不是很在意,因為我們真正在意的是有沒有我想吃的店,想吃的菜品,有沒有合适的價格,有沒有良好的配送體驗等,但又是絕對不可忽視的!至少在我這裡,美團外賣的界面觀感就是要勝上一籌。
四、商家後台
餓了麼電腦端商家後台的操作體驗,或者說邏輯性,真的比美團差很多(近日又有改善),這個就不多說了,某種程度上,餓了麼的後台數據細分開放程度是比美團高些的,但也就僅此而已,部分數據的記錄性是有些差的,加上現階段,餓了麼本就差的市占比,這些,在運營工作中,容易讓我對餓了麼的重視程度自然而然的變低,運營做的相對也沒那麼細節,最後給到顧客的體驗感也會不如美團,真可謂惡性循環。
五、流量端口
借着前兩天被傳是假新聞的口碑裁員一事,來說一個我不太擅長的領域:本地生活
在本地生活概念上,我認為美團有天然的優勢,畢竟團購起家,于外賣來說整合的都是自家的東西;而餓了麼整合口碑,優勢是依靠阿裡系軟件的多個入口,以及線下賣場的支撐,兩者差就差在美團團購比口碑的普及度高的多。
大家要注意,“美團”和“美團外賣”是不一樣的,“美團”是美團各大版塊整合在一起的APP,包含了 美團外賣 版塊,而後者“美團外賣”是外賣單獨的一個APP。
現在的餓了麼想做本地生活,接入了口碑的端口,兩者互融,但本身的重點還是在外賣上。
原先餓了麼對标“美團外賣”,現在又想兼顧本地生活,做到 餓了麼 口碑 和“美團”打,這不得不說很難做,首先餓了麼在流量主要集中點“商家列表”裡,和“美團外賣”一樣,這就很難做,你要是想兼顧本地生活,推出效果,難道要一直像現在這樣把首頁所有列表展示機會都給外賣商家?不給外賣之外的本地生活一點機會?還要靠隐蔽的第四、五列之後的分類才能看到更多元的“本地生活”?
而如果給了機會,自己的外賣基本盤怕是又要保不住了(也許已經保不住了)。
美團能通過“美團”團購的APP來為“美團外賣”導入更多流量,畢竟很多人隻下載“美團”,而沒有單獨下載“美團外賣”。
反觀餓了麼現在是自己做的都不咋地,還要給“口碑”輸送流量,進行導流,而口碑這個APP又在幾個人的手機裡有?還不是靠着支付寶硬撐!(年後支付寶改版,原本專屬的口碑分類變成“生活”,更衰了)
要我說,兩者想融合,建議改名字,諸如口碑、口碑外賣這樣有一體性的
最後,關于餓了麼的團隊沒什麼可說的,我隻知道餓了麼被阿裡收購後,bd們996蠻累的,餓了麼這兩年工資收入普遍比美團更可觀了些。
就是這市場份額為什麼持續萎縮呢?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我就是一個做外賣運營的,以上言論隻從個人認知角度做出,實屬蠢見,如果有啥冒犯的,還請各位爸爸指出,畢竟
我不能吃着人家的飯還要砸人家的鍋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