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粵港澳大灣區應急保障能力

粵港澳大灣區應急保障能力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1 14:05:37

粵港澳大灣區應急保障能力(凝心聚力促善治)1

廣東推進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創建經驗巡禮⑫

積極完善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今年1-8月全省網格排查化解矛盾糾紛47.8萬件,99.8%的矛盾糾紛在鄉鎮(街道)以下得到化解;

全面構建“綜合網格 綜治中心 ‘粵平安’雲平台”的全覆蓋立體式智能化工作體系,對各類社會治理事項“一站式接收、一攬子調處、全鍊條解決”;

推動40餘項社會治理省市共建項目,形成廣州超大城市“最小應急單元”、深圳“平安立法”、珠海“平安 市域社會治理指數應用”、佛山“和功夫”、東莞“智網工程”、汕尾“民情地圖”等40餘項走在全國前列、獲先進表彰的創新經驗……

粵港澳大灣區應急保障能力(凝心聚力促善治)2

翻開廣東推進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及試點工作“成績單”,一系列實招硬招、一串串鮮活數字,生動反映了廣東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的久久為功、善作善成。

良法善治,民之所向。2020年以來,廣東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及試點工作的決策部署,堅持“全面建 重點創”,縱深推進市域社會治理體制現代化、防範化解“五類風險”、發揮“五治作用”11類認領試點項目,為“努力把廣東建設成為全國最安全穩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在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國前列”貢獻力量。

關鍵詞1:高位推動

将市域社會治理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

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既是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戰略抓手,又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内容。

“市域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發揮着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既事關頂層設計落地落實,又關乎市域和諧穩定。從廣東省情看,加快推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是持續推動我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省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說,為此,廣東着力加強頂層設計和系統謀劃,高位推動全省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及試點工作走深走實。

廣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市域社會治理工作。省委常委會多次召開會議,要求把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作為廣東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工作任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與平安廣東建設同步謀劃、同步推進、一并考核。省政府印發關于廣東省加快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十四五”規劃文件,全面系統謀劃部署加強我省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及試點工作。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提出要加快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其中專門強調,要加強市域社會治理,完善常态化和應急處突動态銜接機制,以一市一域的安全穩定夯實全省全域長治久安的堅實基礎。

動人以行者,其感必速。廣東省委成立由省委主要領導任組長的省委平安廣東建設領導小組,統一協調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及試點工作。同時,立足發揮省社會治理體制改革專項小組、省委平安廣東建設領導小組市域社會治理組作用,積極組織各地各部門合力推進市域社會治理38項重點任務落到實處。

上下同欲者勝,以上率下者強。廣東制定區域特色工作指引,要求各地将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謀劃、納入市級“十四五”規劃,把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及試點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目前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均成立由市委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平安建設領導小組、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平安建設與市域社會治理工作。

市域社會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如何壓實相關部門責任?“實施精準分類指導”,是廣東提升全省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整體水平的一大“法寶”。

廣東專門印發關于市域社會治理試點分類指導工作的實施意見,由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廳、省民政廳、省司法廳和省應急管理廳5部門分别牽頭成立分類指導組,省直有關單位參與,由副廳級領導帶隊,定期開展全覆蓋包聯指導,幫助試點地市全面對标對表,突出重點、創出特色,确保試點建設全面高質量達标。

省委政法委積極履行“牽頭抓總、統籌協調、督辦落實”職能,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和省委政法委分管領導多次帶隊,對定點聯系地市在調查研究、督導檢查、經驗推廣等方面工作進行全覆蓋包聯指導。

省委政法委、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聯合建設“粵平安”社會治理雲平台,重點建設綜合網格服務管理應用、群衆信訪訴求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應用等典型“多跨”應用,奮力實現平安廣東建設領域“全要素采集、全信息共享、全流程辦理、全業務協同、全過程監管、全部門聯動、全社會共建、全安全可控”等“八個全”的目标。

關鍵詞2:建章立制

不斷夯實市域社會治理“四梁八柱”

今年1月,《廣東省平安建設條例》正式施行,這是我省首部關于平安建設的省級地方性法規,為在更高起點上推進平安建設提供更有權威、更可操作、更具針對性的制度保障。

同時,廣東抓住全省鎮街綜合改革的有利時機,推動綜合治理委員會和綜治中心一體化運作,省委平安廣東建設領導小組印發加強全省鄉鎮(街道)綜治中心規範化建設指導意見,充分發揮綜治中心整合社會治理資源、創新社會治理方式的平台作用……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紮實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需不斷完善制度設計。

廣東先後制定系列配套性文件,既細化中央部署又突出廣東特色,為各地開展試點工作提供基本遵循和評估标準。如貫徹落實中央政法委市域社會治理試點“全面建 重點創”部署要求,逐漸形成“1 7”系列配套性文件,将中央政法委部署的63項重點任務細化為315項具體任務,對試點工作相關内容、項目、進度、分工等進行統籌安排、總體設計、部署推進。

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也高度重視體制機制建設,将“推進體制現代化”列為11類認領試點項目之一。

“市域社會治理體制現代化是市域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對于實現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具有全局性、根本性作用。”省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廣州、中山、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認領了“推進體制現代化”項目。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各地加快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群團助推、社會協同、公衆參與的市域社會治理體制。

——在廣州,該市将打造市域社會治理“紅棉指數”作為整體提升超大城市治理體制現代化水平的抓手。“在指标設計上,‘紅棉指數’突出體制特征,打造了‘5 1’監測指标體系。其中,‘5’指社會安全度、法治保障度、德治建設度、公衆參與度、智慧支撐度,‘1’指市域社會治理風險預警維度。”廣州市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說,通過“紅棉指數”可動态監測,及時發現、評估全市社會治理問題,指引各區各部門補短闆、強弱項。

——在中山,該市通過做實“網格化”、打好“全民牌”、念好“共享經”三方面工作,推進市域社會治理體制現代化。“如在做實‘網格化’方面,我們着力打造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全域‘一張網’,将全市劃分為四級網格,把黨支部建在網格上,推動機關黨員幹部下基層、進網格,讓黨旗在市域社會治理一線高高飄揚。”中山市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說。

——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當地首創“物業城市”社會治理新模式,探索将涉及政府非核心業務的城市公共空間和公共資源交由社會企業和社會組織進行管理、服務和運營,推動社會治理模式由“政府全包”向政府、企業、社會“三駕馬車”發力推動的轉變,解決服務群衆“最後一公裡”問題。如通過引進先進的物業管理方式,9個自然村全部實現物業小區式管理,垃圾分類、網格巡查、牛皮癬清理、智慧停車服務均實現100%覆蓋。

木受繩則直,金就砺則利。在制度的有力牽引下,廣東橫向構建共治“同心圓”,縱向打造善治指揮鍊,不斷夯實市域社會治理的“四梁八柱”。

關鍵詞3:“五治融合”

提升系統化社會化精細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

在廣州首個舊城微改造項目荔灣區永慶坊,屬地多寶街道黨工委與相關單位建立聯合黨群聯系會議制度,及時解決民生“微實事”;深圳寶安區開發建設“智慧寶安系統”,自動分撥專業事件交由各級業務部門處理;珠海率先在全省出台《基層自治标準》,為城鄉社區推進基層自治規範化提供實操指引……

發揮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作用,為加快社會治理現代化指明了工作方向。廣州、深圳、珠海三地的上述探索,是廣東堅持以政治引領、法治保障、自治強基、德治教化、智治支撐的“五治融合”為路徑,着力提升市域社會治理系統化、社會化、精細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的生動縮影。

在廣東,“五治融合”創新實踐不勝枚舉:

——黨旗引領風帆勁。發揮政治引領作用,凝聚市域社會治理合力。

汕頭以黨建為引領,調動職能部門和社會各界力量,培育出金平區文明驿站、龍湖區“呼援通”、潮南區“愛心手環”等社會治理品牌;佛山推動全市1900多個物業住宅小區黨支部建設全覆蓋,黨員樓長成為聯系黨組織、物業企業與居民的橋梁紐帶;梅州創新“社區黨委 網格黨支部 格内黨小組”“小區黨支部 黨員樓棟長 黨員志願服務隊”模式,解決群衆“急難愁盼”問題;汕尾紮實推進基層黨建三年行動計劃,創新開展基層基礎建設行動,提升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湛江制定印發《加強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實施方案》,在各社區和具備條件的行政村推行區域化黨建工作……

——法者,治之端也。發揮法治保障作用,增強市域社會治理定力。

惠州培育了在全國推廣的“一村(居)一法律顧問”,為農村基層組織和人民群衆處理涉法事務提供專業優質便捷的法律服務;流動人口超1000萬的制造業大市東莞積極用好地方立法權,出台系列涉出租屋管理的法律法規和工作規範,以法治思維推進出租屋服務管理;韶關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網上公示行政許可目錄329項,執法司法公信力持續提升……

——德潤人心。發揮德治教化作用,促進市域社會治理内力。

“勤懇做事、踏實做人”“傾己勤勞、以行德義”……走進梅州大埔縣百侯古鎮“三十六巷”,每座古民居門前都挂有家風家訓牌匾,推動形成崇德向善社會風尚。在廣東,“德治教化”深入人心:韶關以建設“善美韶關”為抓手,廣泛開展“道德講堂”“韶關好人”評選等活動;東莞針對企業登記用工達700多萬人的實際,聚焦打造“平安企業”,全力提升企業員工道德水平和平安意識;肇慶開展“文明單位送文明,結對共建文明村”行動,推動全國、省、市文明單位優質資源下沉鎮、村,培育文明風尚、共建和諧家園……

——一箭易斷,十箭難折。發揮自治強基作用,激發市域社會治理活力。

在深圳光明區,有一支由樓棟長、網格員、社區“五老”人員等14類群體組成的、總人數達3萬多人的平安志願者隊伍。他們來自群衆、熟悉基層,有效解決“陌生人社會”矛盾糾紛發現難問題。南粵大地,各地因地制宜、創新推出了“廣州街坊”、汕頭“紅袖章”治安隊、“東莞義警”、湛江“和家工作室”、肇慶“鄰裡先鋒”服務隊等一批基層群防群治品牌項目,有效實現了政府治理、社會調節、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動……

——科技,為社會治理賦能。發揮智治支撐作用,打造市域社會治理動力。

汕頭打造“社情地圖”平台,全面收集重點人、地、事3方面50類信息,對各類社會矛盾風險隐患實時掌控、科學研判、及時預警、高效處置;佛山“智慧安全佛山”項目布設各類前端傳感器,初步構建了自然災害、安全生産、事故災難等全域覆蓋的立體化感知網絡;中山大力建設“智慧城管項目”,實現志願中山、微信平台、城市大腦等多平台融合,做到全程管理和監督……

關鍵詞4:多元解紛

着力防範化解市域社會矛盾風險

此前,有工人來到深圳光明區新湖街道群衆訴求服務大廳反映包工頭拖欠工資問題。街道當即“發令”給相關部門,請其到場處理,最終順利促成工程項目方先行墊付工資……近年來,深圳建立“社區發令、部門執行”運行機制,變“群衆上訪”為“部門下訪”,及時、有效解決各類矛盾糾紛……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随着社會結構轉型變化,各類矛盾糾紛越發紛繁複雜。廣東着力防範化解市域社會矛盾風險,最大限度将矛盾吸附在市域、化解在萌芽、解決在基層。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為奮力“在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國前列”,凝聚矛盾風險防範化解合力,近年來廣東充分發揮工青婦等群團組織“哨點”“紐帶”作用,精準發現問題、主動鍊接資源,多渠道解決群衆矛盾糾紛、“急難愁盼”問題。同時,充分調動廣大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志願者等社會力量,引導其不斷将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持續提升社會治理的精度和溫度。實踐中,廣東還堅定依靠群衆、深入發動群衆,廣泛凝聚群衆智慧和力量攜手創建幸福和諧家園。

各地結合自身工作實際,探索推出一系列多元解紛舉措。如惠州大力實施防範化解社會矛盾保障工程,不斷健全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從源頭上預防化解各類矛盾糾紛;江門以“粵平安”群衆信訪訴求矛盾糾紛化解綜合服務應用全省試點為契機,着力構建“超市 外送”訴求服務模式;湛江堅持黨建引領“1 4 5”模式,着力高标準、高質量項目化推進社會矛盾綜合治理;肇慶探索建立基層矛盾糾紛調處一門受理、一網統攬、最多跑一次“三個一”機制……

明者防禍于未萌。為推動矛盾糾紛源頭化解,廣東注重發揮網格員“人熟、地熟、信息源多”的優勢,廣泛發動全省19萬餘名網格員及時排查基層矛盾糾紛。同時,建立健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加快構建以人民調解為基礎,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優勢互補、有機銜接、協調聯動的大調解工作格局。

在江門開平市百合鎮儒東村,專家講師會定期前來村黨群服務中心“粵心安”心理咨詢室,為廣大村民、社會工作人員等群體提供減壓放松、心理咨詢等服務……

唯有心安,才有民安。廣東将社會心理服務融入社會治理體系,在全省基層綜治中心建立“粵心安”社會心理服務站(室),開展心理咨詢、心理危機幹預等服務,不讓“心結”變“死結”。廣東還專門部署整合各級各類資源,針對性做好心理支持和人文關懷,為打赢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實社會心理保障。

2021年,“粵心安”社會心理服務站建設納入廣東省委、省政府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衆辦實事”重點民生項目清單。目前全省鄉鎮(街道)“粵心安”社會心理服務室建設覆蓋率達100%,村(社區)覆蓋率達98.8%。

省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說,目前廣東已初步确立市級統籌協調解決重大難題、縣(市、區)組織實施解決突出問題、鎮(街)強基固本解決具體問題、社區(網格)落實落細解決服務管理問題的權責架構,市域社會治理效能不斷增強,風險預測預警預防能力顯著提升,市域日益成為防範化解重大矛盾風險的“終點站”。

道固遠,笃行可至。“近年來,廣東在推進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上積極創新實踐,積累了不少有益經驗,但仍存在體制不夠健全、統籌不夠有力、推進不夠有效等問題。下來,我省将繼續加快推進和鞏固試點項目,确保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行穩緻遠。”省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說。

【往期回顧】

廣東推進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創建經驗巡禮

【記者】祁雷 吳曉娴 杜玮淦 汪棹桴 孟健 關喜如意

【通訊員】粵政宣

【作者】 祁雷;張冠軍;吳曉娴;楊興樂;杜玮淦;汪棹桴;孟健;關喜如意

南方法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