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詩雄奇飄逸,俊逸清新,極富浪漫主義精神,誇張手法用的是驚天地泣鬼神。古代由于交通不便,所以對距離是比較敏感的,描寫與距離有關的詩句就很多。那麼李白的詩中寫實的距離有沒有?我們不妨選幾句看看。
白帝城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裡的桃花潭有說是今天安徽泾縣桃花潭,因年代久遠難以确切考證。這裡寫到了潭水深千尺,這涉及到度量衡的問題了。現在考證唐代的度制中的一尺大約是如今的30厘米,那麼千尺則當有300米。而我國最深的湖為火山口湖——長白山天池,最深處373米。因此潭水深千尺與實際一定相差很遠,這裡的千尺是虛的,采用了誇張的手法。
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有兩首,一為五言一為七言。“挂流三百丈,噴壑數十裡”,“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由于詩中明确了是登香爐峰,所以這是描寫的現在廬山的黃岩瀑。衆所周知,我國現有瀑布最大落差也隻有150米,廬山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顯然三千尺與實際也是相差很大,所以這也是虛的誇張手法。不過有趣的是李白在這兩首描寫同一個瀑布的詩中分别用了兩個度制單位,一個是丈一個是尺,1丈=10尺,這就是唐代的度制。
廬山瀑布群還有一個三疊泉瀑布,有一種說法是李白在太白讀書堂中隐居半年,太白讀書堂就在屏風叠上。這顯然是謬論,因為屏風叠下便是三疊泉瀑布跌落的九叠谷。李白既然看過了黃岩瀑,證明當時水量是充足的,不會三疊泉瀑布是幹涸的。古代廬山可不是現在的風景區,入夜後當是寂靜的,絕不會不聞瀑布聲。所以這一說法有兩種錯誤可能,一是李白并未在此隐居,另一種是太白讀書堂根本不在屏風叠上,而是在離此很遠之處。
“我今尋陽去,辭家千裡馀。”出自李白《秋浦寄内》,這首詩是李白在秋浦寫給内人的,内人當時在梁苑。這裡涉及三個地方,尋陽即浔陽,在今江西九江,秋浦縣因秋浦水得名,在安徽省池州,梁苑為漢代梁孝王劉武所造,故址在今河南商丘一帶。詩是在即将離開秋浦去尋陽時寫的,所以這裡的千裡應是指秋浦和梁苑的距離,商丘和池州直線距離大約是在500公裡左右,以現今的地面交通工具最少都在行距600公裡以上,更别說古代了。所以這裡的千裡非但沒有誇張,反而可能比實際行距還短一點。所以這句詩裡的千裡馀看似距離遠的誇張描述,卻是和實際比較接近的,更像是寫實。
我們再看一首,“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白帝城到江陵,直線距離是367公裡,沿長江行船的話是五百多公裡。而根據郦道元《三峽》記載: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時裡,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郦道元是南北朝時期的人物,所以這表明古代的裡制和我們現在一裡路500米是還有差異的。因此在這裡李白也是在寫實的,并沒有誇張。
因此從李白這幾首詩裡看,既有虛也有實。不過總體上李白詩裡用虛明顯是更多,那麼這兩處的實是巧合還是真實就難以斷定了。隻能找李白自己來解釋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