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電視劇《甄嬛傳》中的崔槿汐原本是伺候太妃的人,後來甄嬛進宮,她就奉命去侍奉甄嬛了。
甄嬛涉嫌“冒犯純元”被降罪之後,皇帝當場撕下自己的面具:聲稱甄嬛不過是純元的一枚替身,沒什麼了不起。自己愛的也不是她,而是把她當成純元的替身。
甄嬛聽罷皇帝的那番話,頓時如當頭棒喝,醍醐灌頂一般。一向心高氣傲的她,怎能忍受這樣的屈辱?于是乎,一怒之下,請求出宮修行。
在出宮之前,甄嬛把自己宮中的太監和宮女們都做了妥善的安排。讓她們去侍奉敬妃和眉莊。浣碧是甄嬛的陪嫁丫頭,又是甄嬛同父異母的妹妹,自然要跟甄嬛一起出宮的,即便留下來,也沒她的好果子吃。還不如成全了自己的“忠義之名”。
所以,浣碧追随甄嬛出宮,甄嬛并不意外,倒是崔槿汐的反應和舉動令甄嬛既感動又詫異。崔槿汐竟然也要跟着甄嬛一起出宮。
這就有點出人預料了,她與甄嬛非親非故,又沒有“救命之恩”需要報答,怎麼就執意要跟甄嬛去甘露寺受苦呢?難道僅僅是出于主仆一場,難舍難離?還是崔槿汐俠肝義膽,義薄雲天?
像崔槿汐這麼穩重睿智又精明老道的女人,不可能僅憑着一腔熱血就去給人家做“墊背和陪葬品”,這貌似沖動的背後,其實是思慮再三、權衡利弊的結果。
1:甄嬛這次離宮,并不是自暴自棄,而是“養精蓄銳、卷土重來”崔槿汐不僅穩重内斂心思細膩,而且說話做事謹慎妥帖,同時還具備敏銳的洞察力。關于甄嬛與皇帝的愛恨情仇,她一直“洞若觀火,旁觀者清”。
她看得出,皇帝對甄嬛的聰明才智有些猜忌和懷疑了。不得不适時地遏制、打壓一下,以防止她“成長過快”!
按照皇帝一貫的秉性,如果他真的厭惡或憎恨一個女人,是會把這個女人打入冷宮或直接賜死的,斷然不會答應甄嬛“出宮修行”。
然而,這次卻答應了,甄嬛是諸多後宮嫔妃中,唯一一個激烈頂撞了皇帝,卻沒有被賜死的女人。就連皇後宜修也不敢如此“放肆”。
皇上之所以能對甄嬛“網開一面”,無非就是因為“舍不得和不甘心。”
在後宮中,槿汐是為數不多的、親眼目睹過純元真容的人,她知道:隻要甄嬛那酷似純元的容貌不改變,皇帝就永遠無法放下甄嬛。換句話說,隻要皇帝無法忘記純元,就不可能忘記甄嬛。
另外,甄嬛走的時候很“決絕”,什麼也沒帶走。如此決絕,隻能證明甄嬛心中也有愛,愛之深,才會恨之切。
對于皇帝來說,還沒有哪個嫔妃敢對他“如此絕情”,女人越是絕情,越會顯得魅力無窮。
所以說,崔槿汐早就看出來了——甄嬛與皇帝這段“情緣”,絕對斷不了。
2:崔槿汐看透不說透,卻無意間洩露自己的“心機”在甄嬛離宮的時候,雖然崔槿汐的确可以繼續去服侍太妃,那樣就能避免與甄嬛一起去宮外吃苦了。可是,崔槿汐也看透了,雖然跟着太妃可以平安終老,卻一生都沒有晉升的空間和機會了。
像太妃這類群體,已經是後宮裡的邊緣化人物,與權力不沾邊了。她們不過是些退居二線的“等死隊員”而已。繼續服侍她們,自己的未來就是一片荒漠,沒有任何前途可言。久而久之,槿汐的人生也會變成一潭死水,枯燥乏味。
與其如此等死,還不如陪着甄嬛博一把。賭赢了,人前顯貴飛黃騰達,賭輸了,也大不了在甘露寺了此一生。這與宮中的孤寂生活又有何區别呢?自己的人生本來就這麼糟了,未來還能再糟到哪裡去?
因此,崔槿汐才決定跟甄嬛去甘露寺韬光養晦、卧薪嘗膽。期待有朝一日甄嬛能滿血複活,卷土重來。
就如當日的甄嬛,也曾被皇帝發配到“蓬萊島”。當時的安陵容自告奮勇陪同左右,結果,歸來的甄嬛不但毫發未損,而且,聖眷恩寵更勝從前了。此案例對崔槿汐而言,同樣是參照和激勵。
那麼,槿汐是從什麼時候暴露出“自己早就看透了甄嬛的野心的呢?”這得從她開始勸“甄嬛從了果郡王”那天說起。
當時電閃雷鳴,果郡王為了打動甄嬛,故意站在雨地裡賣慘,吹着笛子“嚎春不止”。眼見要下雨了,甄嬛于心不忍,正在猶豫着要不要請他進屋喝杯茶。
崔槿汐見狀,順勢勸道:“娘子,過去的事都過去了。娘子不要再折磨自己了。更不要為了來日,苦了今日。誰知道明日會怎樣的呢?娘子,火燒眉毛,且顧眼下吧。”
看到了吧?如果甄嬛真的放下了皇宮,放下了對未來的執着,又怎麼會圖謀“來日”?對于一個稱職的、帶發修行的姑子來說,應該是四大皆空才對吧?
崔槿汐所說的“來日”既是甄嬛的前途,亦是甄嬛的“後路”。甄嬛若真看破紅塵,放下過去,哪裡會“圖謀來日”,并苦苦為皇帝堅守現狀?
正因為崔槿汐早就看透了甄嬛的野心和潛力,所以才決定跟随甄嬛放手一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