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古代的北京城是現在的哪裡

古代的北京城是現在的哪裡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25 03:27:14

近千年以來,北京城一直是中國的政治中心,但這塊萬民仰望之地的起源曆史,卻一直說不清辨不明,迄今還争議不斷。

随着現代考古學的興起,地下文物不斷地“挺身而出”,在印證曆史之餘,卻也帶來新的問題,而中國豐富的文獻史料,對北京城起源的衆多記載,又成為幸福的煩惱。那麼,北京城的源頭到底在什麼地方呢?

古代的北京城是現在的哪裡(北京城起源之謎)1

上個世紀,在北京房山區琉璃河鎮董家林村,考古發現了“琉璃河遺址”,一處集城址、宮殿區和諸侯墓地同時并存的遺址。由于琉璃河遺址出土的文字内容可與史料印證,所以這個遺址相關背景比較清晰。

1974年,在琉璃河遺址253号墓出土一件青銅器——堇鼎(見下圖),鼎腹内壁鑄有銘文4行26字,即“匽(燕)侯令堇饴(頤)大保于宗周。庚申,大保賞堇貝,用乍(作)大子癸寶 。仲。”其中,宗周城就是鎬京,成周城就是洛陽,大保就是太保,也就是周初召公奭。也就是說,燕侯命令臣子“堇”到鎬京給召公奭獻食物,“堇”得到召公奭的賞賜,于是“堇”造鼎紀念,堇鼎毫無疑問的造于西周初期。

古代的北京城是現在的哪裡(北京城起源之謎)2

根據史料記載,武王克殷之後分封天下,首封姜子牙于齊地,之後冊封了宗親功勳,其中将召公奭封在了燕地。由于召公要在朝中處理政務,所以就派他兒子管理封國。毋庸置疑,琉璃河遺址就是周初燕國都城,距今大約3040年。

值得一提的是,周武王可能沒有将召公奭封在北燕,原因在于他已經封召公奭在“召”地,恰如古人質疑魯國時說,武王已經封周公在“周”地,不可能再冊封他在魯地,給予雙重封賞,而史料中也的确存在周成王首封周公之子伯禽于魯的記載,因此極有可能是周成王封召公奭之子于燕。當然,這都是一些缺乏證據的猜測,如今還是以正史記載為準。

前些年,首都博物館舉辦了一場名為“鼎天鬲地·北京從這裡開始”的主題展,不論是展覽的主題還是展陳的内容,都在明确地告訴人們:北京城的起源,就在房山琉璃河。

古代的北京城是現在的哪裡(北京城起源之謎)3

不過,史料中卻還有另外的起源記載,更重要的是也有一些考古發現,這就讓北京城的起源問題變得撲朔迷離了起來。

《禮記·樂記》與《韓詩外傳》中記載:“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車,而封黃帝之後于薊()。”周武王打赢牧野之戰後,還沒來得及下車子,就立即将黃帝後人封在了“薊”。北魏涿州人郦道元《水經注》中記載,周武王所封黃帝後人的“薊”,即為漢代廣陽國的薊城,也就是今天的北京。郦道元還特别強調:“今城内西北隅有薊丘,因丘以名邑也。”可見,周朝滅商之後,武王沒有将黃帝後代冊封在我們熟知的黃帝故裡陝西,而是封在了北京地區。

其實,黃帝曾在涿鹿(今河北張家口,緊鄰北京)一帶與蚩尤大戰,北京地區又有不少黃帝廟等遺迹,另外史書記載五帝中的颛顼、帝舜都城在河南北部濮陽,說明黃帝可能并不在陝西而在河北、河南、山西一帶活動,這些地方距離北京都不算太過遙遠,因此周武王封黃帝後人為薊城之君,道理上說得通。

也就是說,周武王在北京地區分封了兩個諸侯,先封黃帝後人于薊,再封召公奭于燕,黃帝後人得封要比召公奭早了一段時間,由此薊城的建造時間可能要比琉璃河遺址早了一些。問題在于,黃帝後人被封于“薊”之後,會在什麼地方築城呢?

古代的北京城是現在的哪裡(北京城起源之謎)4

上世紀50年代,在北京廣安門南出土了一些饕餮紋半瓦當,這種高規格的建築材料引起了學者們的高度重視,地下必然存在一個高規格的古代遺址,極有可能就是燕上都——薊城。1972年,在和平門外又發現了饕餮紋半瓦當,同時出土了戰國時期的燕明刀貨币和細繩紋陶片,因此基本可以判斷燕上都薊城就在此地。後來,通過密集的先秦水井分布,證明此地人煙稠密,最終基本确定薊城位置在北京宣武門至和平門一帶。

郦道元特别強調的“今城内西北隅有薊丘,因丘以名邑也”,而在北京西便門外白雲觀的西邊,有一座大土丘,而大土丘上的确有遺址,上面不僅有漢代城牆,還有戰國古井,古井裡還挖出一件刻有“魝”(通“薊”)字的陶罐。在陶器上印上産地的名字,這是戰國時期普遍的習慣,因此燕國上都薊城就在北京。

對于薊丘以及周邊考古發現,當時報告寫到:“這足以證明戰國燕國的上都薊城,以至于上溯到西周、商代的薊城,就在白雲觀以西的‘薊丘’附近。”也就是說,一方面可以确定燕國上都薊城就在北京,一方面薊城曆史可能更悠久,乃至可以追溯到商代,“薊”和“燕”可能都是北京地區兩個自然生長的邦國,有着各自簡陋的都城,是商朝在北方的屏障。

那麼,黃帝後人是不是在薊丘附近築城?或者說,在商代時早已存在薊城,周武王将黃帝後代封在這裡,并不是給他一片荒蕪之地,而是給了他一座邊疆小城?

古代的北京城是現在的哪裡(北京城起源之謎)5

在北京西二環,廣安門附近的濱河公園裡,巍峨的“薊城紀念柱”(見下圖)矗立在此已有20年。紀念柱頂端雕刻着四行曆史地理學家侯仁之院士所寫的字:“北京城區,肇始斯地,其時惟周,其名曰薊”。這句話的意思是,北京始于周朝的薊城,也就是周武王封黃帝後人于“薊”,而不是琉璃河遺址的燕都。也就是說:薊,就在現今的廣安門附近,是北京城的起源,黃帝後人的都城,甚至這座城在商朝已經存在;燕,在房山琉璃河,屬于周初燕國建造的都城,比薊城要晚一些。

在《論北京建城之始》中,侯仁之指出:“早在有文字記載前,在北京最初的城址上,已經有一個居民點的存在,位置在今廣安門以西至蓮花池之間。殷商時代,從今安陽附近的殷都(即殷墟)北上,直到北京的原始聚落之間已逐漸形成一條南北大道。這當時也是華北大平原上南北之間唯一可以通行無阻的大道。”

總之,從文獻上來看,薊城年代要早一些,問題在于如今缺少有力的文物證據。

古代的北京城是現在的哪裡(北京城起源之謎)6

除此之外,北京起源還有兩種說法:一是黃帝創建的“涿鹿之邑”,大概在今天的北京延慶區;二是帝堯時代的“幽都”,《尚書·堯典》中說“(帝堯)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而古代稱北京地區又叫幽州,因此五帝時的幽都極有可能就是北京城的起源,可見《史記》中說武王克殷後立即封帝堯後人于薊,也并非空穴來風。

總而言之,關于北京城的起源,如今看來大約有五個說法,即周初薊城說、周初燕都說、商代“薊”和“燕”兩國說、黃帝涿鹿之邑說、帝堯幽都說。不過,真相究竟是哪一個,如今還沒有定論,隻能期待未來進一步的考古發現了。

參考資料:《薊城考古拾零》、《北京城起源地究竟在哪兒?》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