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出曆史#
導讀無論在看小說或聽說書時,我們往往會看到堂堂尺七男兒、某某人身長八尺、關老爺的刀82斤重、五口之家種田百畝這樣的量化數據,猛一聽,覺得古人無論身高、力氣都比我們現代人厲害得太多了。這裡邊,一方面有象人們說的,說書唱戲,沒有真事,都有誇張成份在内;另一方面,古代長度、面積、體積(容積)、重量都與我們現在通行的公定标準不同。下面我們一起看看春秋戰國時代的度量衡與現在的換算關系,以便在以後再看到量化數據時心裡有數。
�戰國時期,稅賦的征收一般以糧食、布帛為主,而斂收糧食就得用到重量或容積,布帛要用丈尺來測量,還有按土地的大小來收租稅或分授田地等,又要用到畝等面積數據。另外給官員發放俸祿,地方郡守、縣令向諸候們做年終報告,都要有數據。再加上當時商業流通已相當發達,在交換過程中也需要有套标準。由此使得計量工具和計量标準變得尤為重要。
一、長度1.戰國以黍排為尺
商周時代,人們用農作物“黍”的長度作為參照。黍有黑黍、紅黍之分,黑黍又比紅黍個體長大。山西三晉地區延用商代黑黍,用100粒黑黍排起來作為一尺,相當于現在的24.63公分;河南、魯南等周代所居地區,則以100粒紅黍排列長度23.1公分作為一尺。秦國開始也用24.63公分作為一尺,但變法的商鞅是從魏國去的,也許是為了方便各國商業交流,在變法中也改為23.1公分為一尺。
現在出土的文物中有五件銅尺都在23.1公分左右。其中1932年,從洛陽金村戰國晚期墓中出土的銅尺長23.1公分、寬1.7公分、厚0.7公分;中國曆史博物館中有23.1、23公分銅尺各一支;浙江紹興上虞所藏銅尺23公分;廣州市番禺區所藏銅尺也是23公分。
2.秦國有大小尺之别
但從秦國記載和出土的器物上推測,秦國還有一種27.65公分的大尺。從秦本紀、雲夢出土的秦律記載來看,“輿六尺、法冠六寸、承騎須滿六尺”。
輿六尺:秦始皇陵周邊出土銅車長79公分,其尺寸約為真車的一半,那麼真車長度應為79*2=158公分,如果按27.65公分/尺計算,6尺長度166公分,如按23.1厘米計算,六尺長度23.1*6=138.6公分,差距就遠了;
法冠六寸:測量兵馬俑法冠長度一般在16-18公分之間,如果按2.76公分為一寸計算,6寸為16.56公分,但若按2.31公分為一寸計算則不到14公分;
承騎須滿六尺:還有實測兵馬俑内的馬高172公分,按大尺計算27.65*6=165.9公分,相差6.1公分,若按小尺計算23.1*6=138.6公分,不到140公分,成驢了。
兩種尺長标準比值為27.65/23.1=1.197,所以有專家推測,大尺為小尺1.2倍,大尺用于官方、工程計量,小尺用于民間交易。
3.比尺大的單位:步、丈、裡
以六尺為步,一步為23.1*6=138.6公分;
以十尺為丈,則一丈為23.1*10/100=2.31米;
以300步為裡,則138.6*300/100=414米,現在一裡為500米。
但自唐代以後改為五尺為一步,以360步為裡,一裡長度23.1*5*360=415.58米,與戰國時代相關無幾,且一直到清代未變。
據《谷梁傳》記載,山東省濟南市曆城到淄博臨淄區330裡,折合成公裡414米/裡*330裡/1000米=133.6公裡,而從高德地圖上查得兩地相距130公裡,高度吻合。
二、面積
1.周代畝制
在産黑黍的周、晉、魯地區,以24.63公分為尺,以6尺為步,以寬一步、長百步為畝。六步長度:24.63*6/100=1.4778米,百步長度: 147.78米,一畝面積:147.78*1.4778=218.39平米,現在一市畝為666.67平米,則周代一畝相當于現在的0.3276市畝。
在産紅黍的中原地區,以23.1公分為尺,以6.4尺為步,也是以寬1步、長100步為一畝,以一畝寬為23.1公分*6.4步/100公分=1.4784米,100步長為147.84米,面積為:1.4784*147.84=218.56平米,以黑黍區相等。
2.商鞅改大畝制
商鞅變法時,改為240步為畝,6尺為步。寬度:23.1公分*6=1.386米,長度240步:1.386*240=332.64米,大畝面積:1.386*332.64=461平米,合0.692市畝。相當于擴大了461/218.56=2.1倍。
3.商鞅變法改大畝原因
《太平禦覽》中杜佑講道:“按周制,步百為畝,畝百給一夫,商鞅佐秦,以一夫力餘,地利不盡,于是改制,二百四十步為畝,百畝給一夫矣。”
唐代《一行算法》記載:“自秦孝公時,商鞅獻三術,内一,開通阡陌,以六尺為步,二百四十步為畝。”
周朝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戰國指公元前403年至221年這段時間,商鞅變法在公元前359年以後,處在戰國上半場。也就是說,從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359年近700年内,一直采用218平米的小畝,從公元前359年以後開始采用461平米的大畝。
商鞅變大畝制的原因有三:其一戰國時代農業生産力水平大為提高,特别是牛耕推廣以後,比原來耒耜耕作效率要高得多,最重要的是長度太短了,牛和犁得不斷地調頭,太不方便。其二是為了打破貴族領主的土地規劃形式,扶持小農經濟,同時去除地界所占的土地,有利于增加耕種面積。三是由于關東地區對秦國的封鎖,當時秦國還處在相對地廣人稀的落後狀态,為了提高自耕農積極性,開始收租稅仍以小畝為标準,那麼相當于一半以上的土地免稅。
三、體積(容積)
1.以秦國為代表的各國
現上海博物館收藏的商鞅方升内徑長12.4774公分,寬6.9743公分,深2.321公分,每秦升容積為12.4774*6.9743*2.321=201.98毫升,約為0.2升。按秦寸2.31公分折成寸,内徑長、寬、深分别為5.4、3、1寸,算出體積為5.4*3*1=16.2立方寸。其他魏國、楚國、趙國、韓國與秦國有誤差,但基本都差不多。
2.齊國容積說明
最先姜齊每一齊升為0.1876公升,然後采取4進制,每4升為一鬥,每4鬥為一區,每4區為一釜,那麼一釜等于0.1876*4*4*4=12公升。
春秋末年,姜齊統治者齊景公橫征暴斂,民怨沸騰。而從陳國逃難來的陳氏家族幾百年來積累财富,地位不斷上升,為了收攬民心,從而奪取姜氏政權。陳僖子收買人心的其中一招就是大鬥出、小鬥進,意思是有貧民要借他家的糧食,借的時候用大鬥量,明年歸還的時候用小鬥量。這樣一反奸商小鬥出大鬥進的方式讓民衆們感恩戴德,效果很好。
具體地講,就是把原來的4進制改成5進制,那麼一釜就變成了0.1876*5*5*5=23.45升,姜氏齊升大接近一倍。
等到陳氏成功的把姜氏趕到海上,周天子封儲取代姜齊以後,他們就不這麼玩了。全部改成了10進制的。現藏于中國曆史博物館内,于1857年在山東膠縣靈山衛出土的子和子銅釜(子和子即陳齊第一代國君田和,齊太公),其容積20.46公升。按每釜為10區、每區10鬥、每鬥10齊升折回去,則每一齊升為0.2046毫升,與秦升201.98毫升相差無幾了。
四、重量
重量在春秋戰國時期是比較複雜,名目也很繁多的一項指标。但後來由于商業的需要逐漸趨于一緻。
最常用的就是斤兩制,一斤大約為250克左右。現藏于中國曆史博物館内的司馬成公禾石銅權,權即現在的琺碼,根據禾石銅權上标注的文字推斷,這個琺碼乃三晉地區産物,标重120斤,實測30.350公斤,則每斤為30.35/120=252.9克/斤。
比斤小的為兩,斤兩之間16進制,一兩為252.9/16=15.8克;比斤大的單位有衡(10斤)、秤(15斤)、鈞(30斤)、石(120斤)、鼓(480斤)。千鈞重擔相當于0.2529公斤*30*1000=7587公斤,确實沒人能挑起。
另外還有專門稱金銅等貴金屬的重量單位,如铢[zhū](24铢為1兩)、寽[lüè](12铢為一寽),其他情況不多贅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