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作者:鐘元,2011年出版書籍《面向制造和裝配的産品設計指南》(DFMA)。
2020年即将出版《面向成本的産品設計:降本設計之道》(DFC)。
關注頭條号或微信号“降本設計”,獲取更多原創産品設計知識和理念!“降本設計”專注于面向制造和裝配的産品設計(DFMA)、面向成本的産品設計(DFC)等産品設計知識和理念分享,幫助工程師成長和提高技能,幫助企業降低産品成本。
導讀:
本篇文章介紹如何塑膠件環境應力開裂的危害、産生的機理以及如何避免其發生。
1塑膠件開裂:觸目驚心
工程師在進行塑膠件設計時,有很大的幾率碰到塑膠件開裂的質量問題。一旦碰到開裂問題,要去解決則變得非常困難。
作為一名消費者,也經常會發現自己使用的産品發生開裂。這種失效會深深的傷害品牌榮譽,消費者也許以後再也不會買該品牌的産品了。
筆記本顯示器邊框開裂
汽車空調出風口塑膠罩開裂
汽車安全帶卡扣開裂
汽車中控台塑膠開裂
汽車防凍液塑料水箱開裂
很多年以前的iPhone塑膠手機殼開裂
螺絲柱開裂
蓄電池塑膠外殼開裂
塑膠簸箕開裂
衣架開裂
塑膠管道開裂
其它各種各樣的開裂
2環境應力開裂的機理
環境應力開裂的概念
環境應力開裂(Environmental Stress Cracking, ESC)是指在内應力存在下,塑料樹脂受化學物質作用發生的降解現象,最終導緻塑料組分的損壞。這是一種溶劑誘導型的破壞,是化學物質和機械應力協同作用發生的裂解。
環境應力開裂并不是化學反應,化學物質并不會導緻直接的化學攻擊或者分子降解。實際上,是化學物質滲透到分子結構并損害了聚合物鍊的内分子力,從而加快分子斷裂。
在塑膠件的常見失效原因中,環境應力開裂占據大多數,占據31%,被稱為塑膠件的殺手。如果加上化學攻擊,基本在占據了40%。 我相信,上述案例中的塑膠件開裂,環境應力開裂占了絕大多數。
環境應力開裂的步驟
ESC損壞的機械曆程,類似于蠕變損壞,它包括流體吸收、塑性化、細紋産生、破裂擴展和最終破壞。
下圖顯示了一個試樣的環境應力開裂是如何一步一步産生的。
由于ESC過程取決于化學物質在塑料分子結構内的擴散,流體吸收速率是裂紋擴展和開裂擴大兩個速率的決定因素。化學物質吸收越快,塑料越易開裂和随之而來的破損。
近來分析比較,認為蠕變在特定條件下發生的ESC,在此情況下,蠕變是簡化了的ESC,它以空氣作為化學試劑,它們主要區别是活性化學物質存在,它加速高分子斷裂過程。這種加速作用結果顯著縮短初期開裂的時間,實質上加速裂解擴大化的速率,這樣縮短了最終破損的時間。
環境應力開裂的特征
環境應力開裂破損均有幾個典型的特征:
- 脆性斷裂:ESC損壞是由脆性斷裂造成,任何材質正常情況均可産生塑變屈服的機理,作為ESC損壞最初開裂點,總發生在表面。他們往往是高應力區域所在,如微觀缺損點或應力集中點。此初始開裂點一般總是直接與氣态或液态活性化學物質接觸。
- 多重開裂:起初多個單點開裂,随後連接成一個統一斷裂,衆多的原始開裂和随後聯合是ESC破損機理的寫照。
- 平滑的形态:原始開裂區域,通常當展顯出相對平滑形态時,緩慢的開裂擴展,而活潑的化學物質能加快初始開裂出現及開裂擴展,粗糙表面,這種現象尤為明顯。
- 細微裂紋殘留:殘留細微裂紋存在,無論是初始開裂區或附近區域,将預示會産生ESC。在許多場合下當裂縫長度達到一個極限大小時,最終破損将在塑變超荷時發生。
- 伸展的小纖維:最終斷裂區可能出現伸展的小纖維和其他特征,這說明這種斷裂是可塑變斷裂。這是一個重要的啟示說明ESC用化學作用機理是不合适的,因此一般伴随的化學作用引發的分子降解通常是不存在的。
- 交錯帶:最新實驗表明,一般ESC是通過漸進式開裂擴展機理進行的,在實驗室條件下重塑特征表面試驗,顯示了一系列交錯帶,相當導緻開裂擴展的環。這些觀察到的帶區可以想象是重複出現細紋化的環,随後通過脆性開裂的裂解擴展,其中包含了蠕變和ESC破損機理各步驟。
3影響環境應力開裂的因素
環境應力開裂主要與以下三個因素有關:
- 塑膠材料的類型;
- 與塑膠件接觸的化學物質;
- 作用于塑膠件的應力;
塑料類型
- 一般來說,相對于半結晶塑料,無定形塑料更容易發生環境應力開裂。這是由于無定形塑料相比于有序、密實的半結晶塑料結構來說具有很大的自由體積。所以,PC、ABS、PPO、PMMA等無定形塑料比PBT、POM、PA66、PPS等更容易發生環境應力開裂。當然,即使同一種塑料,因為其組成成分不同,其抗ESC能力也會存在差别。
(PMMA在接觸二氯甲烷前後的拉伸強度測試對比,
二氯甲烷造成PMMA可以承受的最大載荷大幅度降低)
- 分子量:随着塑料分子量減小,抵禦ESC能力降低,同樣從給定的物質來看分子降解現象随分子量而減小。随分子支鍊物增加,樹脂分子量增大,這樣就賦予其超凡的ESC抵禦力。
- 較低結晶度:在半結晶塑料中,結晶度會顯著提高抗ESC能力,一般來說,越高的結晶度,相應密度增大,這樣抗ESC性能改善了。
(四種塑料的抗ESC性能對比)
化學物質
- 氫鍵:帶有中等水平氫鍵流體一般相對高度氫鍵化學品而言是屬于易加劇ESC試劑,例如,有機酯類、酮類、醛類、芳香烴類和氯化烴類相比有機醇類是更強的ESC作用化學物質。
- 分子大小: 具有較低分子量的化學物質相比較高分子量是比較強烈的ESC試劑,如矽油比矽脂更強,丙酮更強于甲基異丁酮,這種直接由分子大小所得結論,與較小分子有更大能力滲透入聚合物分子結構中去有關。
化學物質主要有兩個來源;
- 生産過程中:注塑成型過程中的脫模劑、注塑模具中的各種油脂等、塑膠件在二次處理例如電鍍、噴漆、絲印等過程中會碰到化學物質、以及在包裝運輸過程中碰到化學物質。
- 使用過程中:附件的零部件在生産過程中附有化學物質,或者使用環境中存在化學物質,例如膠水、清潔劑、潤滑油等。
應力
- 使用過程中承受的拉伸應力:ESC隻有在物質處于拉伸應力狀态下才會發生,拉伸應力是分子發生斷裂、最終造成ESC的原因。壓縮應力在某些條件下足以造成塑膠件機械性失效,但不足以造成ESC。
- 注塑成型過程中的殘餘内應力:内部模塑殘餘應力與外界應力結合造成ESC巨大模塑殘留應力足以造成ESC。
(CAE軟件顯示的塑膠件内應力分布)
- 裝配過程中産生的應力,例如超聲波焊接、振動焊接、熱熔和螺釘緊固等時産生的應力。
如何避免ESC的發生
避免ESC的發生需要從塑料類型、化學物質和應力三大方面入手,下面是一些建議,可以幫助減少發生ESC的風險:
- ESC的發生受時間、載荷和溫度的影響。在産品設計之初,需要明确産品的預期壽命以及承受的載荷、環境溫度和化學物質。短期的高溫或過大載荷并不危險,固定的、長期的才是ESC發生的原因,而化學物質的存在更是觸發了ESC的發生。
- 明确塑膠件在生産過程中和使用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化學物質;根據這些化學物質,有針對性的選取抗ESC性能好的塑膠材料,或者與這些化學物質兼容的塑膠材料;對于特定的塑膠材料,可能隻是對某種化學物質不兼容。這些信息可以從專門的塑膠材料技術網站查詢,或者向材料供應商咨詢。在産品設計階段,選擇合适的塑膠材料是避免ESC發生的最好方法。
- 無定形塑料比半結晶塑料更容易發生ESC。盡量避免透明材料承受長期載荷。當選擇塑膠材料時,需要關注的是其在使用溫度下的機械性能值,而不是在常溫下的值。
- 使用增強塑料。相對非增強塑料,增強塑料機械強度高,對溫度或長期載荷不敏感。
- 在選定塑膠材料的前提下,嚴格管控生産和使用過程中的可能存在的化學物質。
- 确保選擇的塑膠材料和塑膠件設計能夠滿足載荷要求,并有足夠的餘量。例如,塑膠件在20平方毫米的截面上需要承受1000牛頓的力,即應力為50MPa。如果選擇的塑膠材料的斷裂拉伸強度為60MPa,那麼這可能就不夠安全。這對于臨時載荷可能沒有問題。為了避免ESC的發生,需要把該處塑膠件的強度增加一倍。這是因為ESC是一個長期行為,塑膠件在長期載荷作用及使用溫度下,所能承受的應力遠遠小于材料的斷裂拉伸強度。
- 設計零件承受壓縮載荷,而不是拉伸載荷。
- 降塑膠件注塑成型過程中的内應力;内應力會造成ESC發生。螺釘、金屬鑲件、塑膠件壁厚的急劇變化、以及錯誤設計的卡扣等均會導緻内應力的産生,從而導緻ESC發生。如何降低塑膠件内應力,這是一個比較大的話題,将在下一批文章中展開。
- 減小和避免塑膠件裝配過程中産生的應力。
—END—
1. 免責聲明: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用,侵權删。
2. 原創作品,歡迎轉載,抄襲必究。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轉載要求不能修改内容和保留文末作者及公頭條号信息。
關于作者:
鐘元,2011年出版書籍《面向制造和裝配的産品設計指南》(DFMA)。
2020年即将出版《面向成本的産品設計:降本設計之道》(DFC)。
歡迎關注“降本設計”頭條号。“降本設計”專注于面向制造和裝配的産品設計(DFMA)、面向成本的産品設計(DFC)等産品設計知識和理念分享,幫助工程師成長和提高技能,幫助企業降低産品成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