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濕煲湯大全廣東?進入盛夏,濕熱随之而來各種祛濕法寶輪番上陣,紅豆薏米水、赤小豆豬骨湯,還有民間的各種祛濕熱的涼茶等等但是依然有很多人會覺得:“明明已經經常喝“祛濕湯”了,但為什麼就是祛不了濕呢?”這是因為他們忽視了很重要的一點:在“祛濕”的同時益氣健脾,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祛濕煲湯大全廣東?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進入盛夏,濕熱随之而來。各種祛濕法寶輪番上陣,紅豆薏米水、赤小豆豬骨湯,還有民間的各種祛濕熱的涼茶等等。但是依然有很多人會覺得:“明明已經經常喝“祛濕湯”了,但為什麼就是祛不了濕呢?”這是因為他們忽視了很重要的一點:在“祛濕”的同時益氣健脾。
今天廣東省名中醫、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科黃穗平教授給大家推薦一種既能祛濕又能益氣的中藥材:五指毛桃。
五指毛桃名字中有個“桃”字,但實際上與我們水果中的桃子并無關系。五指毛桃最早叫“五爪龍”,其葉分成五片,就像五隻手指而得名;後因葉片帶有細毛,成熟的果實也有些像毛桃,于是把它稱為“五指毛桃”。
01 五指毛桃益氣功效好
五指毛桃,雖然它并未被收錄在古代衆多醫書之中,但其在嶺南地區民間早已被廣泛使用,其功效的最早記載出現于清代的《生草藥性備要》一書中。國醫大師鄧鐵濤生前推崇使用五指毛桃,他曾在親筆寫道:“五指毛桃具有健脾補氣、益氣利濕、祛痰平喘、舒筋活絡之功效,并有益氣不傷陰、補而不燥、藥食同源等的特點,為補虛之佳品”。同時,因為它具有很好的益氣作用,又是嶺南藥材,于是為它起了個名,叫“南芪”,與北芪(即黃芪)相對,以顯示其補氣之功。
五指毛桃性平微溫,味甘,歸肺、脾、胃、大腸、肝經,具有益氣健脾、祛濕化痰、舒筋活絡的功效,常用于肺虛痰喘、脾胃氣虛、肢倦無力、食少腹脹、水腫、帶下、風濕痹痛、腰腿痛等症。
■ 益氣健脾
五指毛桃别稱“南芪”,與北芪(黃芪)遙相呼應,突出的就是它所具有的益氣功效。它既能益氣亦能行氣,可以起到提升陽氣、宣散肺氣的作用。
說到益氣,不得不提長于北方的黃芪,也叫北芪,它是一味益氣要藥,但其性溫,不少人使用北芪時會覺得它性質偏燥,很容易補氣補上火。而五指毛桃性微溫,相對于黃芪來說其性較為平和,正如鄧老所言,五指毛桃“益氣不傷陰、補而不燥”。它跟黃芪一樣,可以補脾肺之氣,非常适合常年在濕熱環境中生活的南方人作為日常補氣的藥食兩用之品。
■ 祛濕化痰
五指毛桃對于祛濕化痰有顯著的療效。嶺南地區由于氣候炎熱,加之夏季多雨,空氣濕度較大,人體受外環境的影響,讓很多身體本身濕氣較重的人“濕上加濕”,很多人總感覺身體沉重、懶得活動、頭重如裹,甚至渾身酸痛、胸悶易感冒等等。嶺南人自古擅長以各類中草藥運用于生活之中,用以養生。因此,對于五指毛桃祛濕痰化濕的功效深谙已久。用五指毛桃煲湯,會散發出一種獨特的椰汁香氣,香氣随蒸汽四溢,聞者垂涎,而且湯汁甘香可口,老少鹹宜。
■ 舒筋活絡
嶺南人民由于居處潮濕,如坐卧濕地,涉水淋雨,或長期水下作業,或出入于冷庫,或陰雨潮濕季節感受濕邪之邪,侵襲肢節、肌肉、經絡之間,以緻氣血運行失暢,而成“着痹”,表現為肢體關節疼痛、沉重以及活動障礙,甚或關節腫大變形。五指毛桃對“着痹”有很好的的治療作用,一方面,“着痹”是由濕邪引起的,而五指毛桃能祛濕化痰;另一方面,易感濕邪之人,大多氣虛不固,腠理疏松,而五指毛桃能健脾益氣;最後,“痹症”病位在關節、筋脈,五指毛桃入肝經,而肝主筋,主全身筋膜,與肢體運動有關,五指毛桃能養肝,因此能起到很好的舒經活絡的作用。
02 祛濕不忘益氣健脾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運用各類有祛濕功效的藥食兩用的中藥材如薏米、赤小豆、土茯苓、茯苓、綿茵陳、雞骨草等等進行祛濕,這些中藥材的确有助于祛除身體濕氣,但是在我看來,祛濕的同時還應該注重益氣健脾。
“氣”在中醫裡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之一,氣有推動的作用,能推動津液的生成、輸布和排洩。容易濕氣重的人大多是因為氣虛,尤其是脾氣虛,脾失健運,脾不能夠運化水濕,水濕就容易内停,日久還會形成痰濕,産生身體沉重、困頓無力的症狀。而此時在飲食之中加入五指毛桃,那麼可以補充和加強身體内“氣”的力量,推動身體水濕的運行,提高脾運化水濕功能,最終起到祛濕化痰的作用。
在這裡推薦兩道五指毛桃的藥膳給大家參考:
‖ 食療方推薦
五指毛桃茯苓雞湯
材料:五指毛桃30克,茯苓20克,陳皮5克,雞半隻,姜3片(2人份)
做法:将雞焯水,藥材洗淨,一同放入砂鍋中,大火燒開後關中小火煲1個小時,加鹽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祛濕化痰。
适合人群:脾虛痰濕者,多見腹脹腹痛、嘔吐清涎、納呆便溏、頭身困重、舌淡苔白膩等症。
‖ 食療方推薦
五指毛桃雞骨草豬骨湯
材料:五指毛桃30克,雞骨草30克,薏苡仁30克,豬骨500克(2人份)
做法:将豬骨焯水,藥材洗淨,一同放入砂鍋中,大火燒開後關中小火煲1個小時,加鹽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祛濕清熱。
适合人群:脾虛濕阻化熱者,多見腹脹腹痛、口氣重、大便臭穢、舌淡紅,苔黃膩等症。■
【來源:黃穗平說脾胃,醫學指導:黃穗平 廣東省名中醫 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科主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