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每年6月上旬開始,一種生長在即墨丁字灣灘塗之中的紫彩血蛤,便到了成熟收獲的季節。天剛蒙蒙亮,趁着大潮退去,漁家大嫂們便帶着工具,結伴來到灘塗上捕撈血蛤。 6月4日,早報記者驅車近百公裡,來到位于即墨區田橫鎮王戈莊村丁字灣的這片灘塗上,目睹了漁民捕撈血蛤的全過程。這種血蛤對生長環境要求極高,産量雖小,但味道極其鮮美。和普通蛤蜊不同,這種血蛤打開後,會流出紫紅色的液體,營養價值極高,被當地漁民稱之為“會流血的蛤蜊”。
因為捕撈血蛤,要趕在退大潮時,所以早上5點,漁民就要起來準備,捕撈的時間隻有短短幾個小時。昨天一早,家住即墨區田橫鎮王戈莊村的漁民于申芳和幾名同村的大嫂一起,“全副武裝”後來到灘塗之上,順着泥灘中的小道走進灘塗深處,準備開始捕撈血蛤。
記者注意到,這片灘塗位于即墨與海陽交界的丁字灣,處于五龍河入海口,長年的沉積形成了厚厚的淤泥灘塗,這裡的生态環境優良,是許多小海鮮生長的好家園,而血蛤就是當地的一種特色海産品。于大嫂她們在距離海岸兩裡左右的灘塗上停下,一手拿着籃子,一手開始伸進淤泥中來回搜索,大約過了幾分鐘,幾個大拇指大小的血蛤就出現在記者眼前。就這樣來回重複着,一個多小時後,血蛤才蓋住籃子底部。
于申芳說,從早上6點開始到10點多,她們就這麼不停地在泥裡搜索,趕上好的時候能挖到四五斤。她和另一名王大姐一起,用了約4個小時,每人收獲了5斤左右的血蛤,這已經是很不錯了。記者看到,當天在灘塗上捕撈血蛤的有20多名漁家大嫂,每個人捕撈到血蛤的數量基本差不多,加起來也不過百餘斤。
講述: 捕撈血蛤需要經驗加技巧有着20年血蛤捕撈經驗的于申芳介紹,和普通蛤蜊不同,血蛤是生長在泥灘之中,大都寄生在蟹洞裡,表面上看挖血蛤沒什麼技術,其實沒有長期積累的經驗和技巧,是挖不到血蛤的。
于申芳說,當潮水退去,即墨田橫鎮丁字灣海域灘塗就成了一片希望的田野。挖血蛤需要穿着橡膠雨鞋、戴着頭巾、拿着提籃,首先要看眼力,瞅見灘塗上出現了蟹洞後,就要立即彎下腰,将手伸進5到10厘米的泥灘中,迅速向前摸索尋找。當手遇到硬物時,很可能就遇到了血蛤,這時就要快速擡手,将血蛤抓在手裡。如果有了經驗,在泥灘中遇到一個血蛤後不會立即收手,而是繼續搜索,等着手裡抓住幾個血蛤後再收手,這樣就會在短時間内收獲更多。每次看着這些個頭很小、外殼發黑的血蛤從泥灘裡挖出來,漁家大嫂就會很激動,然後簡單清洗後放進籃子裡。
另一名漁家大嫂說,由于血蛤産量少,所以價格比較高,她們捕撈的血蛤從來不愁銷路,上岸後的血蛤都是被一些南方客戶直接收走,隻有少量流入青島的漁家飯店。半天時間,她們每個人收獲的血蛤一般能賣200元左右。從每年的6月起,一直到入秋,除了極熱天氣,血蛤需要“夏眠”外,其他時間在這片灘塗上都是捕撈血蛤的好時候。
調查: 生長環境特殊不能養殖據當地漁民介紹,血蛤和市民經常吃到的蛤蜊有很大區别,其中最獨特的就是血蛤肉體通紅,能分泌出像鮮血一樣的液體,當地人稱它為“血蛤蜊”。 “這種蛤蜊隻要打碎外殼就會流出像鮮血一樣的汁液。”一位姓王的漁民說着用刀将一個血蛤打開,血蛤立即流出一股紫紅色的液體。據介紹,血蛤是丁字灣一種特有的物産,個體非常小,比花生米粒稍大,而且外殼發黑,跟其他蛤蜊顔色區别很大。血蛤都是生長在天然環境中,沒有人工養殖的,所以味道十分鮮美。
“也曾有南方人試圖養殖血蛤,但都未能成功。 ”當地漁民介紹,由于血蛤罕見,價格一般在每斤40元到60元之間,所以一些南方人也曾将捕撈的血蛤帶回南方養殖池内暫養,但由于血蛤對生長環境要求極高,死亡率過高,最終還是沒能成功。目前這種血蛤産量越來越少,當地漁民也正在縮短捕撈期來保護血蛤的繁衍。
說法: 3種特色海産品難覓蹤迹當地漁民介紹,以前丁字灣盛産血蛤和虎頭蟹,但這幾年産量都在下降,有的已經很難見到其身影。如果在百度上搜索即墨東部沿海的田橫鎮和豐城鎮的當地特産,馬蹄蟹、虎頭蟹、紫彩血蛤這幾個名詞會頻繁出現。如今,說起這些美味佳肴,連當地漁民都覺得漸漸陌生了。記者近日到當地探訪發現,曾經讓當地漁民引以為榮的這3種特色海産品,如今在市場上和酒店裡都難覓蹤迹。
在即墨東部沿海,不少漁民表示,現在很少能見到這兩種蟹子了。虎頭蟹原是丁字灣的特産,現在每到冬天可能還會有一些,但是數量非常少。最近這些年,田橫島的特産馬蹄蟹幾乎不見蹤迹。即墨區農村農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幾種特色海産品現在的産量都呈大幅下降的狀态,尤其是馬蹄蟹和虎頭蟹,這幾年已經很難見到了,紫彩血蛤還有一些産量,但是也形成不了規模。一方面,這幾種海産品數量的減少與整體環境的改變密切相關,這是整個海洋漁業資源面臨的共同問題。另一方面,就生物種群自身來說,與特定區域内生物種群的排他作用也有關系。因為一定的海域範圍内,供給海洋生物生長的資源和營養是有限的,前些年搞對蝦養殖,現在轉而改成養海參,還有部分蝦蟹混養,包括灘塗貝類的養殖,在品種選擇上都優先考慮了産品的經濟附加值。這些品種得以大範圍推廣,在當地形成規模,同一海域内的其他種群必然受到影響,逐漸呈現弱勢。
名詞解釋:紫彩血蛤記者了解到,紫彩血蛤體扁、殼薄,以殼面具有數條環形紫帶而異于一般貝類,在山東半島僅見于丁字灣白馬島以西、香島以東、五龍河口即墨一側的淺灘上,這裡正屬于豐城鎮的地界。這種蛤蜊肉質細嫩、味道鮮美、香氣濃郁,屬名貴食用貝類。其埋栖深度一般在15至25厘米,3月下旬至4月上旬産卵,采捕期内的血蛤平均殼長為34.8毫米,平均體重為5克。
來源 | 青島早報記者 康曉歡
編輯 | ICE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