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萬國來朝盡展盛唐氣象

萬國來朝盡展盛唐氣象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7 13:53:17

萬國來朝盡展盛唐氣象?《霓裳羽衣舞》,創作于盛唐,是唐代宮廷大型舞曲這是歌舞集大成之作,在音樂舞蹈史上擁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萬國來朝盡展盛唐氣象?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萬國來朝盡展盛唐氣象(曠世絕響霓裳羽衣舞)1

萬國來朝盡展盛唐氣象

《霓裳羽衣舞》,創作于盛唐,是唐代宮廷大型舞曲。這是歌舞集大成之作,在音樂舞蹈史上擁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霓裳羽衣》将傳統舞姿與西域舞風揉為一體,舞姿剛柔相濟。白居易詩中描繪“飄然轉旋回雪輕,嫣然縱送遊龍驚。小垂手後柳無力,斜曳裙時雲欲生。煙娥斂略不勝态,風袖低昂如有情。 ”胡舞的韻味撲面而來,并有敦煌壁畫飛天的風采。

《霓裳羽衣曲》的由來

盛世絕響《霓裳羽衣曲》的由來在《資治通鑒》中記載道:

玄宗時,河西節度使楊敬述獻《霓裳羽衣曲》十二遍。……俚俗相傳,以為帝遊月宮,見素娥數百,舞于廣庭,帝記其曲,歸制《霓裳羽衣舞》,非也。

從這幾句話中可看出有兩個由來。一,河西節度使楊敬述獻曲,二,唐玄宗聞仙樂而創作此曲。前一說法表明《霓裳羽衣曲》來自“河西”,即青海甘肅,從舞蹈中融合敦煌壁畫舞姿也可探端倪。

敦煌壁畫 舞樂

《碧雞漫志》引唐鄭嵎《津陽門詩》注:葉法善引明皇入月宮聞樂歸,迨寫其半,會西涼都督楊敬述進《婆羅門曲》聲調吻合,遂以月中所聞為散序,敬述所進為其腔,制《霓裳羽衣》。月宮事荒誕,惟西涼進《婆羅門曲》,明皇潤色,又為易美名,最明白無疑。《楊太真外傳》載:霓裳羽衣曲者,是玄宗登三鄉驿,望女幾山所作也。

第二種說法是唐玄宗曾登三鄉驿,遙望幾女山,仿佛聽見遠處傳來歌聲,看見遠處有仙女翩翩起舞。深深被樂曲和舞姿吸引的唐玄宗暗中記下樂曲,回來後讓樂師作成《霓裳羽衣》。楊貴妃也扮仙女起舞,舞姿翩跹,猶如飛天。

劉禹錫《三鄉驿樓伏睹玄宗望女幾山詩,小臣斐然有感》則更進一步地描寫了這支樂曲的創作背景:

開元天子萬事足,唯惜當時光景促。三鄉陌上望仙山,歸作《霓裳羽衣曲》。

唐以後,南宋姜夔旅居長沙,在樂工故書中偶然發現了商調霓虹曲的樂譜十八段。于是他為“中序”第一段填了一首新詞,即《霓虹中序第一》,連同樂譜一起被保留下來。

現代版的《霓裳羽衣舞》是依據姜夔的《霓裳羽衣舞》編成的。舞曲表現仙人在天界的生活情狀,有“上元點環招萼綠,王母揮訣别飛瓊”的道教神話場景。

骊山宮殿殘,無人舞霓裳

《霓裳羽衣舞》在大唐盛世輝煌一時,由于樂調優美,構思精妙,各藩鎮也紛紛排演此曲,因此唐代文人都有歌詠,不少詩句記錄了此曲演奏時的盛況。

《華清宮》有雲:天阙沉沉夜未央,碧雲仙曲舞霓裳。一聲玉笛向空盡,月滿骊山宮漏長。杜牧《過華清宮》:新豐綠樹起黃埃,數騎漁陽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白居易《長恨歌》: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但随着唐朝的衰落,宮廷名曲《霓裳羽衣舞》也漸漸失傳。

南唐後主李煜,偶然間獲得《霓裳羽衣》殘譜,喜不自勝,便與大周後一道加以補訂,“去彼淫繁,定其缺墜”。這一段往事也有記載:

《霓裳》舊曲,韬音淪世。失味齊音,猶傷孔氏。故國遺聲,忍乎湮墜?我稽其美,爾揚其秘。程度餘律,重新雅制。—馬令《南唐書》

然而,殘譜終究隻是殘譜,全曲在安史之亂後丢失,永遠消逝,即使經過李煜與大周後補訂,也不複盛世舊貎。李煜身邊大臣徐铉就曾對修補之後的曲子提出過質疑:法曲終則緩,此聲乃反急,何也?

後來,北宋大兵壓境,城破之日,曲譜被毀。自此,骊山宮殿殘,無人舞霓裳。

唐代大曲

宮廷中飨宴用的含有多段樂章的大型樂舞套曲叫大曲。這是樂府音樂和外來音樂的融合,綜合了歌唱、器樂和舞蹈的大規模的音樂。大曲中有一部分稱為“法曲”,是大曲中最精緻絢麗的部分。

唐玄宗在《霓裳羽衣曲》寫到一半的時候,收到了河西節度使楊敬述進獻的《婆羅門曲》,于是他就又添加了《婆羅門曲》的曲調,寫成了全曲。法曲的主要特點,是在它的曲調和所用的樂器比較清麗。《霓裳羽衣曲》就是最有名的一首法曲。

《霓裳羽衣曲》十分悠長,白居易《早發洞庭舟中作》寫道:漸看海樹紅生日,遙見包山白帶霜。出郭已行十五裡,唯消一曲慢《霓裳》。

舟行十五裡,才能聽完一支《霓裳羽衣曲》。而這支樂曲的樂制,也是以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和元微之》為基礎,結合其他各種史料進行考證,認為全曲共36段,分為散序6段,中序18段,曲破12段。

唐玄宗非常喜歡這支曲,親自教梨園弟子30人演奏,每次10人上場,借助聲樂、舞蹈、服飾來描繪缥缈的仙境,表達求仙慕道的需求。

以道家文化為思想主題,海納百川

唐玄宗創作此樂曲,依據的是一個遊仙的夢境,基本思想屬于道家文化。

關于《霓裳羽衣舞》産生的各種說法,都肯定樂舞的音樂元素主要來自西域,雖然政治上少數民族政權與唐的關系有分有合,但文化上一直進行着融合。 《霓裳羽衣舞》的創作過程充分體現出唐帝國對于漢民族以外的民族文化的尊重與吸納。

盡管道教在唐代被尊為國教,但神仙世界的虛妄難求仍是大多數人的真切感受。

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天上忽乘白雲去,世間空有《秋風辭》。

結語

和漢武帝劉徹一樣,親手締造了“開元盛世”的唐玄宗煉丹修仙,追求長生不老,但時光冉冉,終究一無所得。向往羽化登仙,然生命終不能長生不老,想得不可得,又奈人生何。這才是生命真實的寫照。

在另一些詩作中,詩人借《霓裳羽衣曲》所傳達的反諷又總是與盛世光景驟然消失的感傷相結合,從而産生強烈的生命虛無感。

從大曲的盛世絕響到南唐哀音,除了對文化的傳承進行思索,我們也能更好地剖析内心,進行思考,何為人生的意義,又該如何去追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