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29歲在菩提樹下,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之後,就開始了他傳法度人的一生。他創立了佛教,也講了很多的法,他講法的内容,被後世弟子們,結集成經書,廣泛流傳。
釋迦牟尼總共講法49年,度人無數,他雖然講法有49年之久,核心内容隻有一個字。特别是看過金剛經的人,都知道這個字,這個字就是空字。佛教因此被稱為“空門”,出家人有時也被稱為“空門弟子”。
在大乘佛教的經典中,金剛經是針對上根人說的一部經。我們熟知的禅宗六祖惠能大師,就是聽聞金剛經而悟道。而金剛經,就是佛經核心内容中,般若部經的核心。金剛經的核心内容,就是一個空字。
在金剛經中,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問了這樣的問題,“菩薩于法,應雲何住,雲何降伏其心?”佛陀圍繞着須菩提問的問題,深刻地演述了事物存在的空。
首先,釋迦牟尼說到了事物存在的空相。凡夫看事物,覺得都是存在的,但是看不到事物存在的空性。一般人,會固定地去看事物的表相,陷在對表相的認識中。所以,他認為釋迦牟尼講的一切皆空,不可思議。其實,釋迦牟尼講的空,是事物容易發生變化的空性之理。
金剛經中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意思是說,如果一個修行的人認識事物,看不到它變化的空性,就和凡夫沒什麼區别。因為凡夫,無法看到事物的緣起性空,所以說他“即非菩薩”。
舉個例子,我們從小到大,一直不停地在發生着變化。什麼變化呢?在新陳代謝的作用下,我們的骨骼會生長,身體的細胞不停地發生着代謝循環。我們也會長大,外貌在發生變化,這些變化會一直持續到生命的終結。所以,佛教中說“生老病死”,就是講述事物存在變化的空性。
然後,釋迦牟尼又告訴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意思就是告訴須菩提,凡夫認識到的事物,都是容易變幻的,如果站在變幻的角度來看,事物的存在就是虛幻的,不實的。有句俗話“世事如浮雲”,或者“白雲蒼狗”,就是指的這種事物容易發生變幻的實質。
隻有看到了這種空的實質,就能認識到四大皆空,或者是《心經》中講的“五蘊皆空”以及“諸法空相”,其實是一個道理。
因為修行就是為了修證,所以,佛陀跟着又說出了如何達到空性的方法,那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因為外界的一切,都是空的,容易發生變化的。唯獨人的“如來智慧德相”是如如不動的。在修行的過程中,就是要看清諸法空相的這種空,不讓自己落入任何一種容易變幻的空相當中去,就是無住生心。達到這一步的時候,人就會開悟。
惠能大師深具上根,當他聽到金剛經中的這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頓時悟道了其中的空理。所以才有了後來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千古名句,其實是和金剛經的空相一樣的。
最後,釋迦牟尼告訴須菩提“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意思是說,即使看到了事物的空相,但是也不能執著于這種空。因為如來本沒有講過法,連法都是空的。當人們不再執著于自己對法的悟道,才能明白,一切衆生的佛性,本來就是具有的。甚至連你的悟道,都是空的。這正好暗合了《心經》中的這句“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的道理。
感恩閱讀,感恩分享。願大家六時吉祥,南無阿彌陀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