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鴕鳥真把頭埋進沙子嗎?
鴕鳥把頭埋入沙子的說法最早要追溯到古羅馬時期,博物學家普林尼在名著《自然志》寫到:鴕鳥遇到危險時來不及躲避,它會把頭顱伸向低矮的草叢裡。鴕鳥多栖息在草地、沙漠邊緣,綠色植被較少,傳播過程中草叢也被替換成了沙子。
然而這一說法卻是徹頭徹尾的謠言。鴕鳥體長180-300公分,身高240-280公分,體重130-150公斤,是世界最大的鳥。鴕鳥的肢腿發達、有力,腳爪鋒利,腳趾下面配有角質的肉墊,彈性十足并隔熱效果佳。憑借這套裝備鴕鳥能以50公裡的時速持續奔跑5分鐘,沖刺速度更是高達70公裡,可輕松越過2米多高的障礙物。
某紀錄片拍攝的一組畫面顯示:一隻成年鴕鳥激戰兩隻獵豹,一隻獵豹被鴕鳥的爪子當場開膛破肚,另一種吓得落荒而逃。鴕鳥喜歡聚群,善于集體行動,且性情暴躁,一言不合便開啟戰鬥模式,在非洲大草原成年鴕鳥單打獨鬥少有敵手。豹子、獅子、豺狼等多選擇幾個合夥圍剿鴕鳥,出其不意朝着一隻發起攻擊。
那麼為何鴕鳥給人留下了把頭埋下沙子的印象呢?
荒漠、草原、沙漠是鴕鳥的栖息地,其中草原和荒漠是以硬實的土質地面為主,而沙子也并非網友想要的那麼松軟,快速挖個容納頭顱的坑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更關鍵的一點是,鴕鳥的喙屬于典型的尖、扁、短,鼻孔大而且處在嘴部的邊緣位置,稍有不慎就混入異物,埋入沙子後壓根不能呼吸!
之所以産生鴕鳥把頭埋入沙子的說法,源于鴕鳥有彎曲脖子、把頭顱貼近地面的習慣。鴕鳥的單個眼球重60克,是陸地生物中最大的眼球,僅次于海洋的鲸魚。結果是鴕鳥的視力極佳,最遠可看清5公裡處的物體,安全起見鴕鳥常會豎起脖頸、左右轉動巡視四周,觀察周圍潛在危險物。
從事攝影的朋友清楚在天氣炎熱的夏季拍攝畫面裡常有層層波紋,實際上是水蒸氣在光照下“閃閃發光”。這是由于地面氣溫上升的熱空氣與空氣中的冷空氣相遇而輕微“結露”,繼而引發的散射現象。這對于鴕鳥而言無疑是一個天然屏障,再也無法看清遠處的東西
鴕鳥此時表現得有點“躁動不安”會不停彎曲脖頸變換視角,包括将頭顱貼近地面。而地面恰好有良好的傳聲效果,這種情況下使得鴕鳥更喜歡貼近地面。
鴕鳥有進食砂礫的習慣,這也是産生“鴕鳥把頭顱埋入沙子”說法的原因之一。鴕鳥是典型的雜食性動物,像植物的莖、葉、果實、昆蟲、軟體動物、小型爬行類等都是它的攝食對象,但偏好植物類食物。
然而鴕鳥沒有牙齒、不能咀嚼,多次進食後食物塞滿了食道,在食道的蠕動下食物像一個個大團子一樣進入體内,這無疑加重了消化器官的負擔。承擔消化食物任務的是鴕鳥的砂囊,它會不停地來回運動、磨損食物直至徹底消化掉,而這需要砂礫的配合。解刨發現容納3斤重量的砂囊,至少有1半是砂礫。這就需要鴕鳥不斷地彎曲脖頸吞食砂礫了,被人誤認為把頭顱埋到沙子裡也屬正常。
一位擁有16年鴕鳥飼養經驗的管理員曾這樣描述:每周都會在鴕鳥的食物裡加上一次砂礫,自始至終也未曾見到一隻鴕鳥把頭埋到土裡,哪怕是遊客用枝條拍打它時。
2、 鴕鳥為了生存拼盡了全力
不管是低頭貼近地面,還是吞食砂礫,說白了還是為了生存,其實鴕鳥為更好活着付出的代價遠不止這些。
為更好的生存、繁衍,鴕鳥實行“父系社會”,屬于一雄多雌的典範,一般1隻雄鴕鳥配3-5隻雌鴕鳥,而雌鴕鳥裡還有一個領頭的“原配”。繁殖期時,雄鴕鳥會和雌性依次交配,雌鴕鳥每隔一天産一枚直至巢穴裡湊齊了25枚左右。“原配”雌鴕鳥會被其他雌性産的蛋歸攏到一起:白天由原配雌性孵化,雄性負責安全;夜晚常有猛獸突襲,由雄性孵化。
鴕鳥蛋營養豐富,蛋徑10-15公分,蛋長15-20公分,蛋殼厚度2-3毫米,重達1400克,是世界最大的鳥蛋之一,但這也招惹了衆多偷食者。為此鴕鳥蛋進化得異常堅硬,能與瓷器一較高低,需要鋸子才能破壞掉它,而且最大能承受一個成年人的重量,鑒于此許多鴕鳥蛋被開發成了工藝品,品相較好能賣到不菲的價格。
孩子在沙灘上摸鴕鳥蛋的手
剛孵化出的鴕鳥幼崽體積和農村母雞差不多,不需多長時間就能學會走路,毛色與沙土極為相似,遠處幾乎不能辨識,是避免天敵侵擾的優秀保護色。
鴕鳥性情暴躁,但不會主動攻擊對手,不過在繁殖交配期時警惕性高,戰鬥激情很容易被引爆。一般情況下,靠近鴕鳥它會主動逃離,如果對它圍追堵截,它會轉過頭來發起攻擊。粗大、有力的肢腳可一擊把人踹成重傷。最有名的戰績是把一頭剛成年的獅子開膛破肚,據說是因為這隻獅子打起了鴕鳥幼崽的主意。
簡單地說,鴕鳥低頭吞食砂礫或者主動發起攻擊,都是為更好生存、繁育進化出的結果,如果真傻到把頭埋到沙子裡,不用天敵捕殺,自個都會因窒息而滅絕。
原創:老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