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于頭條号: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01》
老白茶,是白茶中的一位老者,“曆經滄桑”、“閱曆無數”、“老”、“功效多”“口感醇厚”等是它的标簽。
說到老白茶,一定不能繞開它的一個品質特征——耐泡。
尤其是老壽眉這茶,耐泡程度更是驚人。
用蓋碗沖泡十幾泡,茶湯轉淡之後,就可以改用煮茶的方式煮飲。
這也就不奇怪為什麼這麼多的朋友在購買老白茶時會更願意多賣一些壽眉。
像村姑陳這類長期寫文章的人,更鐘愛老壽眉的便捷性。
投茶5g,用玻璃壺煮着,想喝的時候到一壺,然後再接着煮,十分方便。
老壽眉更讓人驚喜的是,即便你這樣煮着,它也不會變得苦澀,相反,老壽眉還會帶有棗香、藥香。
煮茶的時候,整間屋子都氤氲着香氣,能讓人心情愉悅、神思敏捷。
但我們在煮茶的時候,也會面臨一個問題——茶葉和水長時間接觸,這樣行不行?
《02》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茶葉和水長時間接觸會有什麼結果。
1、長時間浸泡,茶湯變濃
當茶水比和水溫一定時,溶入茶湯的滋味成分則随着時間的延長而增加。
這個原理不難理解,就好像冰糖泡水。
把體積比較大的一塊冰糖放入水中,随着時間的延長,冰糖會慢慢融化最後消失。
這個過程中,水中的甜度會增加。
茶葉就好像冰糖,泡在水裡的時間越長,茶葉中的物質就會被慢慢析出,到一個點的時候,濃度達到峰值,最後全部消耗。
這就是泡的越久的茶葉,越濃,最後茶湯會沒有味道的原因。
2、浸泡時間長,容易使物質氧化
若茶葉長時間浸泡在水中,會使一些内含物質被氧化。
如茶葉中的茶多酚、芳香物質等會自動氧化,降低茶湯的色、香、味;
茶中的維生素C、P、氨基酸等也會因氧化而減少,而降低茶湯的營養價值。
所以茶葉不宜長時間浸泡在水中。
《03》
那這裡所謂的長時間浸泡,時間是多久呢?
關于這個長時間,并沒有一個明确的定義,但村姑陳認為,茶湯和水接觸的時間不宜超過1小時。
若茶葉和水接觸的時間超過1小時,則會出現上述的2個結果。
那我們再來看看煮老白茶,是否也會出現茶和水長時間接觸的結果。
煮老白茶,水其實是一個“流動”的狀态,即煮茶的時候,要不斷把茶湯倒出,然後加入新的水。
這樣的過程是交替進行的。
一般我們在煮老白茶的時候,也會根據自己平時喝茶的速度和喝茶的人數進行選擇和調整。
比如你的喝水頻率高,這時候加的水就會多一些;
喝茶的人多,煮茶的水量加的也多。
這個是一個靈活的過程。
比如村姑陳寫稿的時候,喝水的頻率不高,那就煮400ml的茶,在1個小時内基本上是可以喝完的。
畢竟老白茶這麼珍貴,我們都很珍惜。
《04》
但也有一些情況是不可控的,比如煮好了老白茶,結果臨時有事要出門。
這個時候,煮好的的茶湯還能不能喝,這就要看具體的情況了。
若在1小時内你沒辦法及時回來,那這茶湯還是不要繼續喝了,茶湯放置過久,已經被氧化,失去了原來的滋味。
這時候還是重新煮茶。
從理論上來說,老白茶耐煮,一泡茶能煮上一整天。
但從實際上來看,這個做法不可取,一來是茶葉會長時間浸泡在水中;二來是即便老白茶耐泡,也經不起喝一整天的說法。
所以,煮老白茶,還是根據個人的情況進行選擇。
《05》
隻要我們平常在煮老白茶的時候,注意這些細節即可。
總的來說,煮老白茶的好處多多。
老白茶在壺中煮沸5分鐘,其抗氧化劑的濃度達到峰值了,喝煮的老白茶一小時後,血液中的抗氧化劑水平上升了45%。
煮茶就好像一個放大鏡,能讓老白茶的功效放大,從而達到更好的保健功效。
煮過的老白茶,口感順滑、甜、糯、稠,湯色更加橙紅、潤澤。
我們能有什麼理由不試試煮老白茶?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頭條号】,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或者直接手機端點擊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