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書香伴你行的詩

書香伴你行的詩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6 03:38:49

科學家教 育兒育己

書香伴你行的詩(書香飄萬家大家讀莫愁)1

現在想來,多少名家作品滋養了我,讓我愛上閱讀,愛上寫作。還有就是家鄉的大海氣息,越劇氛圍,小海鮮滋味,祖輩流傳下來的俚言俗語,都給了少時蒙昧的我愛與智慧的點撥與開悟。

——《‍長在書裡的童年》

▾ 點擊收聽 ▾

書香伴你行的詩(書香飄萬家大家讀莫愁)2

長在書裡的童年

作者/朗讀者: 鄭春霞

1

我小時候,家裡并沒有什麼藏書,我也沒有讀過幼兒園。但我覺得整個天地都是我的書,我長在書裡,泡在書裡,玩在書裡,樂在書裡。

我們家前面是海,後面是山,用我媽的話說,從我家“走出前門腳一擡就是海,走出後門額頭能碰着山”。我幾乎天天上山去摘敲碗花,捉白蝴蝶,把枇杷、杏子、黃桃、楊梅全吃了個遍,雀雀梅、山茄、斑楂、烏飯、毛楂、雞頭梨這些野果子我也樣樣都認得,也都成了我口中的美味。我還日日到灘塗泥裡抓一種小小的螃蟹——招潮蟹,它又叫紅鉗蟹,長着一隻大大的漂亮的紅鉗子,肉很少,但非常鮮美,通常用來做蟹醬。退潮的時候,還會有鲫魚,有時候還會有鲎。這些都是我日後寫作的靈感來源。

那時候,空氣中永遠缭繞着越劇的唱腔。家家戶戶都愛聽越劇,大會堂的大喇叭裡也在不停地放着越劇,我們家裡就有好幾張越劇的唱片。現在想來,“聽、說、讀、寫”,我是從聽開始的。越劇唱腔裡的彎彎繞繞、曲徑通幽,我好像聽不懂,但好像又能聽懂。至于那咿咿呀呀的唱詞我竟無端地覺得美極了,妙極了!

“書房門前一枝梅,樹上鳥兒對打對。喜鵲滿樹喳喳叫,向你梁兄報喜來。”

“弟兄二人出門來,門前喜鵲成雙對。從來喜鵲報喜訊,恭喜賢弟一路平安把家歸。”

天天聽,天天聽,《十八相送》在我腦中早已定格為這樣一幅美麗的畫面:書房門開,寒梅獨倚,滿樹喜鵲,踏枝歡啼……

“彩虹萬裡百花開,花間蝴蝶成雙對,千年萬代不分開,梁山伯與祝英台。”

我能夠很耐心地把長達幾個小時的《梁山伯與祝英台》從頭聽到尾。為他們喜,為他們悲。我真相信他們化成了蝴蝶,再到山上捉蝴蝶的時候,我再也不捉飛在一起的兩隻蝴蝶了。

2

玩夠了鬧夠了,我上小學了。我在小縣城接受了最好的教育。我們的語文老師兼班主任翟老師,是當時我們縣城唯一的女校長。她對我們既嚴厲又慈愛,我們班上課都是開着門上的,随時會有縣裡的省裡的乃至全國的老師過來聽課。同學們大膽發言,氣氛非常活躍。

小學二年級,翟老師讓我們寫作文,題目是《我的鉛筆盒》。我的鉛筆盒是個鐵皮鉛筆盒,上面是一個當時很流行的卡通人物——鐵壁阿童木。我就寫:我真羨慕阿童木!你看它在天上飛來飛去的,跟白雲做遊戲,跟小鳥交朋友。我還把題目改成了《我也想要到天上去》。老師看了之後,大大表揚了我,說我很大膽,也很有想象力。老師把我的作文投給了縣裡的一本刊物,并且被刊用了。看着自己的作文變成鉛字,被那麼多人看見,據說我還是那一期年齡最小的作者,我内心無比激動。從此,我就越來越愛寫了。翟老師額外給我布置了一份作業:每天堅持寫日記。翟老師對我說:“好好寫,你将來可以當作家。”

“作家是幹什麼的?”我問翟老師。“作家就是寫出優秀的作品給别人看的人。”“李白就是這樣的人?”“對。他寫得好,一千年以後我們還在讀他的作品。”“我也要做這樣的人。”從此,我開始每天寫日記,把看到的聽到的有趣好玩的事情寫下來,記下來。那便是我最初的練筆。

3

小學畢業,我考進了縣裡最好的中學。那是一個幽深、美麗的校園,它的前身是晉朝古刹——廣潤寺。它依山而建,古樹參天,小松鼠在大樹之間來回跳躍。學校圖書館就是當年的藏經閣——如今叫千佛樓。千佛樓在全校最高的位置,每次去圖書館就像去朝聖。圖書館的木地闆走起來嘎吱嘎吱響,一本本紙質書散發出迷人的光芒和氣息。那種帶着書香的嘎吱嘎吱聲,像黑白電影裡的音效,帶着強大的吸引力,指引我們去盡情閱讀。

學校規定每個學生每周隻能借一本書,但是如果當了學生圖書管理員就能借兩本。我就趕緊去競選管理員,結果還真當上了。每次從圖書館把書請回來,我都會像寶貝一樣,輕輕地翻開,慢慢地合上,絕不允許自己留下一點點折痕或印記。

我愛上了魯迅、徐志摩、郁達夫、蕭紅……蕭紅的語言太迷人了,她的《呼蘭河傳》那麼美,祖父的小花園,天邊的火燒雲,東二條街,西二條街,家鄉的每一條路,每一個小作坊,每一朵花開,她都銘記在心,娓娓道來。我愛她筆下的故鄉,我帶着深情一遍遍閱讀,直到把她的故鄉當成了我的故鄉。那時候,我堅信寫作是幸福的,而作家是人群中被選去采花釀蜜之人,讓讀他文章的人感受到甜蜜和愉悅。

後來我又迷上了《紅樓夢》,十二金钗的判詞都能背下來,書中的亭台樓閣樣樣親切,裡面的詩詞曲賦能吟能唱,甚至感覺自己就是紅樓夢中人,時時遊離于現實生活,胸中滿溢詩與遠方的渴望。

除了課外書,我也特别愛我的語文課本。每次開學新書發下來,我都要先捧起來聞一聞,然後滿足又不舍地一頁頁翻開。我恨不得一口氣讀完,又怕讀得太快,讀完了就沒得讀了。我最愛看《小石潭記》《嶽陽樓記》《醉翁亭記》《桃花源記》……“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遊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我一遍一遍地背誦着這些美妙的句子,直到現在還深深記得。

那時候我巴不得天天寫作文,市裡縣裡的什麼征文我都要參加,每次都能獲得一等獎。學校宣傳欄裡經常貼着我的文章。當時年少的我暗暗下決心,将來一定要讀中文系,要當作家,寫出好的文章給别人看。

現在想來,多少名家作品滋養了我,讓我愛上閱讀,愛上寫作。還有就是家鄉的大海氣息,越劇氛圍,小海鮮滋味,祖輩流傳下來的俚言俗語,都給了少時蒙昧的我愛與智慧的點撥與開悟。

關于寫作,我的感受是多讀多聽多思考。多讀,讀經典名篇,讀自己喜歡的書籍。名家作品會帶給我們很多啟發和點撥。比如,莫言寫高密東北鄉,遲子建寫東北黑土地,賈平凹寫秦嶺大地,我們也可以寫寫我們的家鄉,家鄉的自然風光、風土人情等;多聽,聽各行各業的人講他們的想法,他們的故事,他們的喜怒哀樂,為自己的創作準備豐厚的素材;多思考,每天盡量留一點時間,靜靜地面對自我,感受生活,思考人生。當然,最重要的是有想法就要及時去寫,堅持寫,在寫中學會寫。

(作者系兒童文學作家,教育學博士,著有《中國媽媽的國學課》等作品)

紙上 掠影

書香伴你行的詩(書香飄萬家大家讀莫愁)3

本文摘自《莫愁·家庭教育》2022年第6期。閱讀更多精彩文章,可掃下方圖片二維碼進行雜志訂閱。

- END -

“書香飄萬家,大家讀莫愁”專題

書香飄萬家,大家讀莫愁 | 你是人間四月天

書香飄萬家,大家讀莫愁 | 護花使者

書香飄萬家,大家讀莫愁 | "優秀,我拜你為師吧!"

書香飄萬家,大家讀莫愁 | 一室暖陽,一屋書香

書香飄萬家,大家讀莫愁 | 月亮包子

書香飄萬家,大家讀莫愁 | 美妙的半分鐘

書香飄萬家,大家讀莫愁 | 你清澄的眼神,是世界最初的模樣

書香飄萬家,大家讀莫愁 | 我的童年,我的自然草木課

書香飄萬家,大家讀莫愁 | 院落裡,那蓬金銀花

書香飄萬家,大家讀莫愁 | 每片葉子都是美的

書香飄萬家,大家讀莫愁 | 慢慢走,欣賞啊

書香飄萬家,大家讀莫愁 | 且去吃茶

- END -

莫愁大觀園

書香伴你行的詩(書香飄萬家大家讀莫愁)4

1 編輯:喬可可

校對:闫 清

審核:王淑娟

圖片來源:123RF圖庫

莫愁大觀園

有溫度 有态度 有深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