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不孤,必有鄰。”隻要中日兩國人民真誠友好、以德為鄰,就一定能實現世代友好。中國高度重視發展中日關系。我們願同日方一道,在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基礎上,推進兩國睦鄰友好合作。
——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出席中日友好交流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2015年5月23日
2015年5月23日,國家主席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出席中日友好交流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原文
德不孤,必有鄰。
——《論語·裡仁》
“德不孤,必有鄰”的意思是說:有道德的人不會孤立無援,必定會有同他相親近的朋友。
強化道德修養一向是儒家推崇的理念。南宋朱熹在《論語集注》中解釋此句說:“德不孤立,必以類應。故有德者,必有其類從之,如居之有鄰也。”人與人相處,總是喜歡尋找與自己性格相近、品德相類的朋友。《周易·系辭上》言“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周易·乾卦》又言“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說的都是這個意思。在儒家看來,雖然社會上有的人喜歡行善,有的人常常作惡,但是人之初,性本善,喜歡行善的人總是占據絕對優勢,所以,隻要你真心誠意與人友善,就不用擔心自己缺少朋友。孔子在《論語·衛靈公》中說:“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孔子認為,真正的君子尋找朋友總是先修養好自己的德行,這樣朋友不請自來。庸俗小人與君子不同,他們總愛以花言巧語的讒侫作法詐取他人的友誼,但是這種人的醜惡嘴臉一旦暴露出來,總是會使自己陷入孤立無援的窘迫處境。
在儒家看來,品德高尚的人,不但不用擔心自己缺少朋友,他還會在無形中吸引許多性情溫良的人前來與他比鄰而居,從而生活在一個人心皆善,遠離虛僞欺詐的美好環境中。孔子在《論語·裡仁》中說:“裡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意思是說人們選擇住處,如果不能做到與仁厚善良的人為鄰居,那麼他就算不上一個明智的人。西漢劉向《烈女傳》說:“孟子生有淑質,幼被慈母三遷之教。”為了孟子的健康成長,孟母曾經三次搬家,而“孟母三遷”也成為中國最為脍炙人口的典故,被寫進兒童啟蒙讀物《三字經》中。孟子後來成為萬世景仰的僅次于孔子的亞聖大儒,這與孟母為了使孩子接受最好的環境熏陶用心擇鄰而居是分不開的。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隻要你修身有道,品德高尚,一定會有志同道合的人前來與你比鄰而居,可謂是“德不孤,必有鄰”的形象化闡釋。
儒家經典之一的《大學》主張:“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個人隻有修身有道,做到德行高尚,才能在家庭生活、社會生活中擁有超強的感召力與影響力。儒家認為,有德之人治家,則家齊,治國,則國治,平天下,則天下平。德,下至庶民,則為修身之本,上至天子,則為治國之本。《孟子·盡心上》說:“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儒家正是看到了道德因素在維系社會秩序凝聚團結人心方面的巨大作用,所以他們強調德治,主張德教為先。孔子在《論語·為政》中對此有個形象的比喻,他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意思是說治理國家的人如果能用道德教化的手段來推行政令,這就好像是北極星一樣,群星自然都環繞在它的周圍。
在中日交往方面,中國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堅持以“德”睦鄰。中國人民願意用“德”與周邊國家交朋友,中國的和平發展需要周邊的朋友,中國的和平發展也一定不會缺少朋友。
從地緣上看,中日兩國一衣帶水,毗鄰而居,中日兩國成為鄰居是無法避免的客觀現實。鄰居不能選擇,但是卻可以選擇如何與鄰居相處。在這一點上,中國一向堅信“德不孤,必有鄰”。 在社會發展中,道德的堅守從來都不會孤獨,總是有比想象中更多的人正在被感動、被影響、被團結、被鼓舞。
主席在講話中引用孔子的“德不孤,必有鄰”這句話,形象地诠釋了中國目前“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和“睦鄰、安鄰、富鄰”的外交政策源于中國文化的光榮傳統;另外也說明了中國願意與日方實現世代睦鄰友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