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邵光亭風水龍脈山水畫

邵光亭風水龍脈山水畫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7-01 04:36:52

十年前,我在望京的元美術館辦我的第二次個展,策展人是馬可魯。開幕時,他和我說,他後悔給我策展,因為我們倆的英文名字中間隻差一個音。

我一點都不後悔,因為從此,對于我是開啟了一個新的視角,看到了新的視野。

邵光亭風水龍脈山水畫(發現自己打開新天地)1

真世界,2021.10-2021.11.6,100cmX130cm,方向可變,亞麻布,丙烯,綜合技法

邵光亭風水龍脈山水畫(發現自己打開新天地)2

真世界,2021.10-2021.11.6,100cmX130cm,方向可變,亞麻布,丙烯,綜合技法(背面:題記、簽字、作品信息)

我1978年在美院油畫系學習,那時的主流繪畫是具象的、再現的、歌頌的,因此,注重觀察;1982年赴德國漢堡學習,那裡時興的繪畫是新表現主義,因此,注重内心體會和社會批判;1984年,我回國,除了整理過往,補充學識的不足,同時也湧現出了許多想不明白的事情,于是自已的繪畫變得荒誕。

後來我才發現:不是現實變得荒誕了,而是自己荒誕了。或者說以為荒誕的其實正常,以為正常其實荒誕。于是,想去那邊。2012年在上海M藝術空間,做第三個個展,叫“那邊的馬路”。從“那邊”開始,是想離開“這邊”。那邊是遠觀,是心之向往。因為是“那邊”,所以畫面日趨抽象,有人把我歸為抽象,我表示反對。2014年又在上海M藝術空間做個展,叫“無心抽象”。

内心要聽,還要聽衆生,聽萬物。聽、看、觸、嗅等,各有所長,都是人本該有的能力,想聽,就能聽到。聽(聽)是耳德,重要性不下于看。這些感知能力,既是向内又是向外,不隻是自己,隻是自己在萬物中,所以龐然、廖闊,豐富而多樣。

如果聚集在一起,隻好重疊起來,貌似抽象,實則融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更大時空中,個體的形象都很相近,收斂了彼此的特點,矛盾的地方也顯得統一和必然。時空也都是可重疊和相互交換的,十年也隻是一瞬間。

一個那世界,一個聽世界,彙成一個重疊世界,實在不能用具象和抽象來表示。

這次展覽的策展人紅梅問我,既不是具象又不是抽象,難道是“無象”?我說,“無”字下面加四個點,“炁象”。繁體字是“火舞”,簡化字是“火無",讀“氣”音,意:能量,動感的,無形的,變成可視的象,均合乎意思。這是簡而名之,就像給孩子起名字。要不然怎麼稱呼它?

感謝書法和篆刻給我啟發,用瞬間的狀态容納曆史和當下,其深入和細緻是極其自然又不同凡響的。炁象是總體,但不是結局,炁是沒有結局的,總在動變、轉化和容納之中。容納,也自有加減,卻始終守衡。如果不守衡,是有些因素沒發現,發現的過程即欣賞的過程。

于是,“炁象”不以人為象,卻因其成象而作用于人。它調動人并訓練人的感知能力,讓人不僅是個消費者,同時,也是個通過觀看的心靈創造者。“炁象”的作品隻是個契機,所以,它要求它的觀衆,通過觀看去發現畫面,發現關系和細節,進而發現自己。

“天下沒有做不成的事,隻有不夠大的決心和不夠大的投入”。從傳統中發展出新的思維方式,用自己的經曆打開一個新天地,是可以做到的,特别是在藝術領域。

今年的疫情和洪水告訴我們,還有太多的事情不知道,還有太多的事情應該做,更有太多的事情不應該做。改變自己,順應自然,而不是順應他人,才能真正成為大寫的“人”。(馬路 2020.08.09)

邵光亭風水龍脈山水畫(發現自己打開新天地)3

虹的永約,2022.5-2022.7,140cmX338cm,方向可變,亦可與其他畫面組合,丙烯,綜合技法,亞麻布刷底料

邵光亭風水龍脈山水畫(發現自己打開新天地)4

虹的永約,2022.5-2022.7,140cmX338cm,方向可變,亦可與其他畫面組合,丙烯,綜合技法,亞麻布刷底料(背面:題記、簽名、作品信息)

《虹的永約》背後題記

光是神奇的,

抓不住,卻能量四射。

光是不可缺,是人所以存在的原因之一。

光是炁象之一種,

塑造了許多事物,遮蔽了許多事物。

光的選擇,造成了人的選擇。

光的燦爛,使人燦爛。

光,分解為虹,

分門别類,各自顯示,

又不分彼此。

虹,立下永約,

是瞬間的給予,卻是恒定的存在,

是清徹的結果,是透明的堅守。

壬寅六月十三(馬路 二O二二年七月十一日)

邵光亭風水龍脈山水畫(發現自己打開新天地)5

感覺無所不在,2022.5-2022.7,170cmX169cm,方向可變,亦可與其他畫面組合,丙烯,綜合技法,亞麻布刷底料

邵光亭風水龍脈山水畫(發現自己打開新天地)6

感覺無所不在,2022.5-2022.7,170cmX169cm,方向可變,亦可與其他畫面組合,丙烯,綜合技法,亞麻布刷底料(背面:題記、簽名、作品信息)

《感覺無所不在》背後題記

感覺一但開啟,

就會于過去看不到的地方看見。

感覺一麻木,人之将死。

兒童好奇,一切都感覺新鮮,

好問:這是什麼呀?

有識别欲。

(說:)我想去這裡!

(是)有經曆欲。

欲求,首先是感覺的。

有感覺則活,反之,則死,

起碼是心死。

人,生而無意義,生而有感覺。

感覺,被賦予了意義。(馬路 壬寅六月十三 二O二二年七月十一日)

邵光亭風水龍脈山水畫(發現自己打開新天地)7

栖身于此,2022、5-2022、6、10,120cmX80cm,方向可變,丙烯、綜合技法

邵光亭風水龍脈山水畫(發現自己打開新天地)8

栖身于此,2022、5-2022、6、10,120cmX80cm,方向可變,丙烯、綜合技法(背面:題記、簽字、作品信息)

《栖身于此》背後題記:

有光、有水、有萬物、有生命、有活物。

于喧鬧處安靜,

悄悄長肉,

讓末梢的血液回流,

循環個徹底,

不留死角,

再生能力才能展現,

讓一切鼓漲起來。(馬路 壬寅五月十六 二O二二年六月十四)

邵光亭風水龍脈山水畫(發現自己打開新天地)9

層疊而入,2022.5-2022.7.11,110cmX300cm,方向可變,亦可與其他畫面組合,丙烯,綜合技法,亞麻布刷底料

邵光亭風水龍脈山水畫(發現自己打開新天地)10

層疊而入,2022.5-2022.7.11,110cmX300cm,方向可變,亦可與其他畫面組合,丙烯,綜合技法,亞麻布刷底料(背面:題記、簽名、作品信息)

《層疊而入》背後題記

藍色的顔料有許多種,

而且越來越多,遠比平常人的概念中多。

但在畫中,極(難)以分辨,

再加以相互的滲透,重量不同的沉積,

形成了複雜的結果。

藍色幽遠,卻不是無内容,

時而近在眼前,直逼感覺。

自從創造出藍色(顔料)以後,

其意味不再簡單,層層疊疊地引人進入其中,

體會其内。

其内博然廣大,是另一個世界,

精彩更甚,

許多地不可言語。(馬路 壬寅六月十三 二O二二年七月十一日)

邵光亭風水龍脈山水畫(發現自己打開新天地)11

馬路,炁象,2011年-2020年,180cmX210cm,丙烯,色粉,綜合技法 崔振寬美術館藏

邵光亭風水龍脈山水畫(發現自己打開新天地)12

馬路,炁象,2011年-2020年,180cmX210cm,丙烯,色粉,綜合技法,背面,有題記 崔振寬美術館藏

炁象作品背後題記

這是一幅畫了十年的作品

今天方能告一段落

因為,人總是在生活中

認識,自在變化中

各種力的作用

使作品也在發展

隻是容下的更多

人生無常,正是其詩意之所在

學會欣賞無常,才是正常

所謂審美,自是認識之根本

多方交錯,故更名為炁象

放下具象之得失,來到更高處

看宏觀、微觀于一體

方得自由自在

遠離于深入中

靜觀及細查

放下自己,才活出自我(馬路 二O二O年七月三十一日)

藝術家簡介

邵光亭風水龍脈山水畫(發現自己打開新天地)13

馬路,1958年生,北京人。1984年畢業于德國漢堡造型藝術學院自由藝術系,獲碩士學位。曾任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院長、油畫系主任。現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