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是《周易·歸妹卦》的六五爻辭。其辭原文曰:“六五:帝乙歸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幾望,吉。”其《象傳》釋曰:“帝乙歸妹,不如其娣之袂良也;其位在中,以貴行也。”為了更好地理解這句話,我們先對其中的字詞進行解釋:
帝乙歸妹
帝乙是商王朝末二代帝王,是商纣王(帝辛)的父親,也是商王文丁的兒子。周人勢力的發展,如劇了與商王朝的矛盾。帝乙的父親文丁先賞後囚,弄死了文王的父親季曆,商周從此結仇。季曆死,子昌繼位,是為周文王。文丁死,子乙繼位,是為帝乙。帝乙時,商王朝經常與夷方發生沖突,又與周族結仇,形成雙線壓力。為了緩和與周人的矛盾,帝乙以和親政策籠絡周文王,不惜“以天子貴妹而能自卑,順以變節而欲承陽者”,把其妹下嫁給已經有正室妻子的周文王,使其妹成為周文王的側室,成為了商周角逐的政治犧牲品,這就是有名的曆史事件――“帝乙歸妹”。“帝乙歸妹”的實質就是一場政治交易。
《詩經·大雅·大明》記載了帝乙歸妹這一曆史事件:“天監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載,天作之合。在洽之陽,在渭之涘。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親迎于渭。造舟為梁,不顯其光。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維莘。長子維行,笃生武王。保右命爾,燮伐大商。”
其中“文王初載,天作之合,在洽之陽,在渭之涘”,是交待周文王和有莘國之女太姒的婚姻,這是文王的正婚,太姒是文王的正妻,他們的婚姻被稱為“天作之合”。
“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天之妹。”這一句是說文王既成正婚,大邦商卻又要歸妹于文王,所歸之妹被稱作“伣天之妹”,意思就是窺天的間諜,揭露出帝乙歸妹的政治目的,這場婚姻實質就是一場政治交易,是後世和親政策之濫觞。
既然是一場政治交易,就要把政治的文章做足,于是“文定厥祥,親迎于渭。造舟為梁,不顯其光。”文王占蔔了其吉兇征兆後,親自到渭河邊迎親,弄出了好大的排場。婚禮的排場很大,但其實質卻是一場政治表演。文王的愛情還是在正妻太姒身上:“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維莘”。
帝乙歸妹雖然暫時緩和了商周矛盾,但并沒有改變周人取代商王朝而王天下的鴻願:“長子維行,笃生武王。保右命爾,燮伐大商。”文王與太姒生育嫡子十人,長子早亡,次子周武王最終完成了滅商的大業。“帝乙歸妹”最終并沒有挽回商王朝滅亡的命運。
袂
《說文》:“袂,袖也。從衣夬聲。”聯袂:手拉着手。意指共同合作。袂以藏手,故袂常借指手。聯袂指聯手;解袂指分手、離别。
“袂”在這裡借代衣服、服飾。古代“垂衣裳而天下治”,服飾是有嚴格的等級規定的。地位高則服飾良。
良
《說文》:“良,善也。從畗省,亡聲。”《論語》:“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朱注》:“良,易直也。”《正韻》:“器工曰良。”《禮儀·士昏禮》:“禦衽于奧,媵衽良席在東。”《注》:“婦人稱夫曰良”。
“良”在這裡指服飾等級高。
月幾望
農曆初一月暗謂之“朔”,十五(月中)月圓謂之“望”。“月幾望”指月亮接近圓滿而尚未圓滿。“月既望”則指月亮已經圓滿。《易經》以坎為月,坎爻得中象征月已圓,即“月既望”。“月幾望”指在月圓之前。
下面切入正題。《周易》盛于商周之時,多言商周之故事,《歸妹卦》亦多以商周之事為時代背景。卦之五位是至尊之位,至尊者歸妹,莫若帝乙,故《歸妹卦》六五爻辭曰“帝乙歸妹”。帝乙之妹,身份尊貴,相對于其它婦女而言,則其為君,故帝乙之妹在這裡居尊位而稱“君”。帝乙之妹下嫁文王時,文王已經大婚,結發之妻就是太姒,故《歸妹卦》六五為帝乙之妹,則上六為文王正妻太姒。帝乙之妹雖貴為君,但卻下嫁而為人妾,非正室也。于國則為君,于家則為妾,這就很令人尴尬。于國而言,六五為君,上六為娣也;于家而言,六五為妾,上六則為妻也。
古代服飾是由等級規定的,帝乙之妹下嫁文王,歸而為妾,故其嫁裝服飾之等級當然不如妻的服飾等級高,故曰“帝乙歸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帝乙歸妹,本就是一場政治交易,礙于商王朝天子的情面,爻辭很不好寫,于是系辭者顧左右而言它,輕描淡寫地說:“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意思就是“以天子之妹而能自卑”,下嫁諸侯而為側室也。故《象傳》也就事論事地附和:“帝乙歸妹,不如其娣之袂良也”,接着又馬上打圓場,補充說:“其位在中,以貴行也。”意思就是說,帝乙之妹,身份高貴,不會和媵娣們去比衣飾的良否。爻辭,象傳如此不厭其煩地說,可謂欲蓋彌彰,令人更加尴尬。商與周通過聯姻,雖然兩隻手拉在了一起,卻讓人感到渾身的不自在。聯袂并未聯心也,“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在這裡也暗中影射商周聯袂并不牢靠,帝乙之妹很難真正牽手周文王,并不如有莘國太姒與周文王牽手牽得牢靠。
《歸妹卦》六五在坎體,“坎為月”;又六五得中位,月得中則圓,故這裡取象應為“月既望”。“月既望”象征文王已經大婚,婚姻已經圓滿,這就說明帝乙之妹是在文王已經大婚之後才嫁過來的,歸而為妾。這就是《詩經》中所謂“文王初載,天作之合。在洽之陽,在渭之涘。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王正妻太姒是有莘國美女,和文王感情很好,故稱為“天作之合”。古有莘國在今陝西省渭河邊合陽縣,故曰“在洽之陽,在渭之涘。”帝乙之妹是商王帝乙之妹,周人稱商為大邦,貶自為小國,帝乙歸妹是在文王大婚之後,故曰“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嘉”是古代五禮之一,這裡特指婚禮。帝乙歸妹是有政治目的的,帝乙之妹無疑是商朝安插在文王身邊的坐探,故被稱為“伣天之妹”。帝乙歸妹如在文王大婚之前,則帝乙之妹歸而為妻,則吉,故曰“月幾望,吉。”而事實是文王已經大婚,所謂“月既望”。“月既望”即文王嘉止,婚姻已經圓滿,帝乙之妹隻能以尊下嫁,歸而為妾,實不吉也。“月幾望,吉”實是一句悔恨之語,意思就是月圓之前則歸為人妻,故吉;月圓之後則歸而為妾,失了先機,實為不吉。
帝乙歸妹,是典型的政治婚姻,實質就是一場政治交易。其結果就是暫時緩和了矛盾,但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帝乙歸妹”雖然暫時緩和了商周矛盾,但周人代商而王天下是遲早的事,帝乙之妹隻不過是商周角逐的犧牲品而已,君子當知其弊。就帝乙之妹個人而言,下嫁給周文王時,文王早已娶太姒為妻,婚事已成,象月亮已圓滿。帝乙之妹以尊貴的帝妹身份下嫁文王,卻反歸而為妾,确實尴尬。心裡想着,假如文王未婚該多好啊,那樣就名正言順地成為文王之妻了。“月幾望吉”就是一句怨恨歎息的話。
(圖片來自百度,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文章由子夏故壇原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