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城樓作為首都北京的象征,每時每刻都成為全國、全世界關注的焦點。站在景山公園遙望天安門城樓的屋頂,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屋頂的曲線。它的曲線由屋脊舒緩的向下展開;仿佛是鳥之展翼,然而比鳥之展翼更美麗的卻是在屋檐或者椽子的盡頭,又向上翻曲,越發顯得矯健有力,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飛檐翹角”。它是各種屋頂造型的關注焦點,這種造型的淵源最早可追溯到什麼朝代呢?我認為應該遠逾兩漢、直攀晉唐。
“二面坡”和“四阿頂”一一讓漢墓告訴你
四川省綿陽市三台縣的郪江漢崖墓群,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先秦時期,這裡屬于蜀王朝治下郪國的首邑,從漢初一直到南朝前期,這個地方都是郪縣治所,留下了至少上千座崖墓,這些沿山而鑿的崖墓,現在僅存墓中的建築形象及其雕刻。
崖墓中東漢時期的仿木結構建築的雕刻,為我們研究漢代建築風格技術留下十分寶貴的實物資料。
郪江漢墓由于“養在深閨人未識”,古建築界的研究資料一般都以《唐營繕令》和宋《營造法式》為标準,雖然郪江漢代的仿木建築實物已經逐漸為考古界所重視。
不過西安大明宮含元殿遺址的複原圖的繪制,專家們仍然以唐代散文家李華的《含元殿賦》和《大唐六典》、《兩京新記》、《大雁塔門楣石刻鬥拱》、《懿德太子墓壁畫》作為技術參考資料,深感遺憾。
天安門城樓的屋頂規格為“兩面坡加周圍廊”形成的屋面式樣,它的名字叫“重檐歇山頂建築”,整體重疊雄偉,古今莊嚴!
這種兩面坡形式,其實早就出現在漢代早期,它們的屋頂為長方形,以兩種形式出現,一種是二個屋面為人字坡懸山頂,屋頂正中為一根粗壯的脊榑,斷面為長方形。如下圖2:
另一種的中屋卻是圓弧形卷棚頂,屋頂無正脊,梁上僅有二根平榑,斷面為圓形。如上圖1。
二面坡的歇山頂式樣,為我國古代莊嚴雄偉建築所常見,規格僅次于“庑殿頂”。
這是歇山頂兩面坡加周圍廊形成的屋頂。
帶有伊斯蘭風格的西北歇山頂式建築。
現在談“四阿頂”的“庑殿”。它是古代建築中單檐最高級别的屋頂式樣。
“四阿頂”是古代屋頂建築專用術語,就是由四個坡面組成。它也有兩種形式,第一種就是常見的有正脊的四阿頂,正脊我們稱為“正梁”,如上圖。這種樣式的屋頂,在郪江崖墓比較常見,它的屋平面均為長方形,因此幾方角脊線不可能交彙于一點,所以必須有一根正脊連結四個垂脊。按照它們彼此之間的比例,正脊應該比較短,屋面坡度平緩。如下圖:
左邊上的俯視圖可以清楚地看到四阿頂與正脊的關系。
第二種就是沒有正脊的“撮尖頂”。這種樣式的漢代建築在國内還沒有感受到它的實物存在,但是在郪江崖墓中常見,這種建築,平面是四方形,其角脊自然交彙到一點,這個交彙點上必須立有一根柱子,俗稱“雷公柱”,它的作用是解決結構上的連結問題。我們常說的“矛盾集中到一點”,就是這個意思。
如右上圖的圓環,就是雷公柱的位置。
重檐庑殿頂的級别是我國古代建築的最高标準,因為它有正脊和四個垂脊,所以又稱為“五脊殿”。
一船情況下,它隻作為皇家宮殿和大型廟宇的建築式樣。如北京紫禁城内的第一大殿太和殿。
最常見的幾種屋頂樣式
這是“懸山頂”式樣。它是我國最常見的屋頂樣式之一,它的特點就是屋檐伸出山牆以外。雖然是常見樣式,我國古代的建築師們卻在裝飾上毫不含糊,裝飾風格因地域文化各異而豐富多彩。
“硬山頂”樣式也是漢民族常見的樣式之一,不過論級别它低于上述幾種式樣,一般都是低級官吏和平民百姓居住,
“攢尖頂”樣式用于亭台樓閣,但是,具有少數民族風格的建築進入我國古代後,也是大量存在,成為比較特殊建築。如劉備托孤的白帝城中諸葛亮觀星樓:
建築屋面在頂上交彙于一點形成尖頂。這種樣式的款式較多,當然,最著名的是北京天壇祈年殿。
“組合屋頂”也是我國最常見的一種類型,它有很強的地方性,尤其是我國的南方地區。
比如安徽的白牆黑瓦馬頭牆,貴州、廣西少數民族地區的村寨木屋吊腳樓,它們的屋頂都有鮮明的個性。
結束語
本文重點介紹了四面坡和兩面坡的屋頂,以北京天安門城樓為例,展開了幾種常見的屋頂坡面風格描述,使我們對祖國的傳統建築有了初步的了解,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