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暈的診療方案?AD頸性眩暈(CV)是指由于頸部椎體以及周圍軟組織器質性或功能性改變所誘發的眩暈本病大多發生在頸椎運動中,伴有頭暈、眩暈、頸肩部疼痛、頭痛以及惡心、嘔吐、耳鳴、視物模糊、乏力、心悸等症狀頸性眩暈這一概念最早在1955年由RYAN等提出,目前發病機制衆說紛纭尚無明确定義,診斷依據以患者的主觀表現為主,客觀體征極少,本病多采取排除法來診斷,并無明确公認的診斷标準和治療方案小編對其發病機制、診斷及治療相關文獻進行了整理,供大家參考,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眩暈的診療方案?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AD頸性眩暈(CV)是指由于頸部椎體以及周圍軟組織器質性或功能性改變所誘發的眩暈。本病大多發生在頸椎運動中,伴有頭暈、眩暈、頸肩部疼痛、頭痛以及惡心、嘔吐、耳鳴、視物模糊、乏力、心悸等症狀。頸性眩暈這一概念最早在1955年由RYAN等提出,目前發病機制衆說紛纭尚無明确定義,診斷依據以患者的主觀表現為主,客觀體征極少,本病多采取排除法來診斷,并無明确公認的診斷标準和治療方案。小編對其發病機制、診斷及治療相關文獻進行了整理,供大家參考。
發病機制
頸性眩暈的病理生理、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主要有以下幾種:
1
頸椎結構異常
頸椎結構異常多見于1~3頸椎退變、增生、不穩、先天畸形等,可直接壓迫椎動脈使其扭曲或痙攣,或刺激椎旁頸神經節,引起椎動脈收縮緻血流速減慢,從而引發眩暈。
2
感神經刺激
交感神經受刺激興奮後,可使椎動脈産生反射性痙攣,産生持續的縮血管效應而使血流量下降,從而導緻頸性眩暈。
3
椎動脈病變
椎動脈先天發育不良、不規則狹窄、迂曲、血管粥樣硬化等因素可引起椎動脈血流動力學改變而導緻眩暈。
4
體液因子失衡
血液裡的體液因子通過與血管壁内的受體結合而發揮作用。血漿中的内皮素和降鈣素基因相關肽是目前已知最強的内源性縮血管因子和舒血管因子,二者在正常情況下保持着動态平衡,共同維持後循環血管的收縮和舒張來調節腦血流量的相對穩定。當這種動态平衡被打破後,後循環血管的收縮和舒張功能發生異常,引起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就會導緻眩暈。
5
本體感受器異常
國外不少學者認為,上頸椎區域功能紊亂引起的本體感受器異常神經傳入至前庭核導緻頸性眩暈。頸部疼痛引起的頸本體感覺傳入的改變(無論對稱或不對稱),導緻前庭和頸感覺傳入的不匹配,進而引起眩暈、不穩或視覺障礙。
診斷
頸性眩暈的診斷是具有争議的,患者的主訴多而客觀體征少,因此診斷隻有排除其他疾病方可診斷,并且頸性眩暈是否為一種疾病尚有争議。
1
病史
患者有眩暈發作病史,常在中年以後出現,有些患者自感眩暈發作與頭顱轉動有關,但如果有先天畸形可在青年發病,并且有逐漸頻繁發作的趨向。
2
症狀
患者自訴除眩暈症狀外,可伴有頭痛、耳鳴、耳聾等;頭頸部肌肉僵硬不适;走路不穩;胸悶、心悸等植物神經症狀;頭頸部旋轉時,嚴重者可出現一過性眩暈伴意識喪失。
3
體征
視診:頭頸部肌肉不對稱,局部可有結節。觸診:頸後部棘突及椎旁壓痛,局部肌肉、皮下組織粘連,斜方肌、頸項背肌等痙攣疼痛,還可有頸椎小關節紊亂;将患者頸部過伸、過屈及旋轉運動至某一位置時出現眩暈,即位置性眩暈,為頸性眩暈的重要檢查。10月17日【武漢】和派圓針專業診治膝關節、股骨頭壞死、面癱、頸肩腰等疼痛及疑難雜症技術研修班
4
輔助檢查
X線檢查、CT檢查、MRI檢查、血管造影、血管超聲可輔助診斷頸性眩暈。胡有谷等提出,過伸過屈位椎體前後水平移位≥3.0 mm或相鄰椎體角度移位≥11°提示頸椎失穩。郭慶新發現頸椎不穩是頸性眩暈的基礎因素,頸椎X線可作為眩暈的診斷依據。宇文建忠發現頸部MRA能夠很好地為臨床提供直觀的頸部血管影像資料,有助于臨床診斷頸性眩暈。
5
鑒别診斷
該病發病特點及其臨床表現易與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BPPV)相混淆,典型的BPPV通過臨床症狀及體格檢查可以暫時區别,但非典型的BPPV與頸性眩暈難以區分。因此Dix-Hallpike試驗對于眩暈患者是非常必要的。患者坐于檢查床上,檢查者位于患者後方或前方,雙手把持其頭部,向右轉45°,保持此體位不變,迅速将體位改為仰卧位,頭向後懸垂于床外,與水平面呈20°,頭位始終保持45°不變,觀察眩暈和眼震情況,如果誘發出眼震為陽性。對于眩暈的患者,進行前庭功能檢查是極其必要的,必須排除前庭功能性疾病,方可診斷頸性眩暈。
治療
1
保守治療
國外推薦SNAGs技術、美尼爾運動法及前庭康複鍛煉來治療頸性眩暈,可明顯改善眩暈的程度和發作頻率,而且治療後患者的眩暈障礙指數也明顯降低。
2
封閉治療
由于刺激産生痙攣,進而使椎基底動脈缺血而引發眩暈。因此,給受刺激的部位進行利多卡因封閉治療可起到一定的效果。如果不能确定椎動脈受壓或刺激的部位,在星狀神經節進行封閉也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有專家認為,對引起症狀的頸神經的出口神經根進行封閉,效果更好。
3
物理治療
超聲療法、短波療法能消除或緩解頸部肌肉痙攣,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除因病變刺激引起的神經血管水腫和充血反應,改善血液循環,從而緩解症狀。對于頸椎退變相關的頸性眩暈患者,Hain等認為針對緩解頸部疼痛和肌肉緊張僵硬的物理治療是可靠的。
4
藥物治療
臨床一般選用前庭神經鎮靜劑,如安定、利多卡因等;抗膽堿藥,如東莨菪堿、山莨菪堿、阿托品等;血管擴張劑,尼莫地平等治療頸性眩暈。謝克恭等報道甘露醇、地塞米松聯合牽引治療頸性眩暈65例,總有效率達97%,甘露醇靜脈滴注能迅速提高血漿滲透壓,使組織間液水分向血漿轉移而産生組織脫水,從而緩解椎間軟組織水腫狀态。地塞米松為長效糖皮質激素,對各種原因引起的炎症有強大的拮抗作用,能減輕炎症滲出、水腫,從而減輕對椎動脈及交感神經的壓迫和刺激。10月12日鄭州筋膜平衡調節與精細解剖臨床高級研修班
5
手術治療
當患者的頸性眩暈診斷明确,眩暈反複發作,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非手術治療無效,且無手術禁忌證時就應考慮進行手術治療。頸性眩暈手術治療機制主要在于:解除椎動脈、脊髓的機械性壓迫,重建脊柱穩定性,減輕或消除交感神經刺激,恢複頸椎生理曲度和重建病變節段的穩定。
其術式主要有:橫突孔切開減壓術、橫突孔切開減壓加椎間植骨融合術、鈎椎關節切除加植骨融合術。頸椎側前方橫突孔切開減壓及鈎椎關節切除術,一般需切除2~3個橫突孔,并切除椎動脈周圍繼發性壓迫物以恢複椎動脈血供。
楊俊等采用頸前路減壓植骨融合内固定術治療本病,治療後眩暈症狀和功能評分明顯升高,臨床症狀明顯減輕,且因椎體不穩所緻眩暈患者療效更佳,遠期療效佳。Reid等認為Mulligan關節松動術對頸椎退變患者的眩暈症狀有良好的療效。對于頸椎病同時合并有眩暈患者的手術治療,文獻報告顯示術後的優良率均在70%以上。
盡管存在巨大争議,頸性眩暈是客觀存在的。目前缺乏該疾病的特異診斷标準,但國内外學者都認為對頸性眩暈的診斷應當是排除性診斷。對于頸性眩暈的治療,沒有一種治療手段是絕對有效的,國内外學者均認為應當針對病因治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