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官方微信“社科文獻”發布“關于《美國高等教育史》翻譯問題的緻歉函”。
緻歉函中寫道,“王慧敏老師結合自身專業知識以及原文,對書中錯譯或存疑的地方進行列舉,且給出相應的完善譯文的建議,這無疑有助于提升中文版的質量,也讓我們看到自己在編輯工作和專業問題處理上的不足。”
目前,出版社已經第一時間封存紙質圖書庫存,發行部門通知全國書店及三大網店下架圖書,同時停止此書的宣傳營銷工作。
“錯譯遍全書”
緻歉函還提及,“5月11日上午,公衆号ZJU教育史發布了名為‘翻譯商榷 || 羅傑·蓋格《美國高等教育史》中譯本錯譯辨析(1)’的文章”。
中國青年報注意到,浙江大學教育學院王慧敏副教授在該公衆号上發文稱,“待我打開《美國高等教育史》中譯本拜讀之後,我之前的所有好感皆煙消雲散”“錯譯遍布全書(幾乎每一頁)”。
該書出版問世之時,王慧敏老師對這一“甲骨文叢書”的中譯本抱有極高期待,“知名作者、權威作品、優秀出版社、口碑叢書,以及成熟的網絡銷售模式。這本該成為出版社與教育史學術之間相互成就的一段佳話。”
但事實上,王慧敏老師發現,“譯者和出版社都嚴重低估了這本書的翻譯難度,其難度不在于英語語言本身,而在于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背景。
更為嚴重的是,譯者和出版社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沒有顯示出應有的對學術負責任的态度。”
舉例來說:
這麼厚的一本書(833頁),所涉及到的三百年間的人、事、物可謂紛繁複雜,竟然沒有一條譯注;
就整體的閱讀體驗來說,“卡頓感”很強。有些地方有明顯的機翻痕迹;有些地方看上去不像是機翻,但又不知道譯文想表達什麼意思;有些地方有着明顯的低級錯誤,這些錯誤連機翻都不會犯,實在想不明白是何種原因所緻......
王慧敏對照原文,列出了大量實例——
最後,王慧敏稱,現有羅傑·蓋格《美國高等教育史》中文版不具備修訂的條件,建議直接放棄另行尋找專業人士重譯。“不苛求盡善盡美,但至少應盡心盡力。”
公開資料顯示,王慧敏現任教于浙江大學教育學院教育學系,其研究方向為美國教育史、美國高等教育史。
網友:對待知識需嚴謹
很快,王慧敏老師的文章引發熱議。
新京報評論:
十多年前,國内學術翻譯領域就存在這些亂象,為何現在仍舊沒有改善?對譯者的激勵不足恐怕是重要原因。翻譯報酬太低、學術類翻譯不能當學術成果等,都是非常現實的因素。
不少網友也為王慧敏老師的學術态度點贊:
附:社科文獻出版社的緻歉函全文
(來源:中國青年報 綜合雙一流高校、ZJU教育史、社科文獻、網友評論等)
【編輯:商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