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品牌

 > 第四次商戰中的國貨運動

第四次商戰中的國貨運動

品牌 更新时间:2024-06-23 09:26:55

你是否注意到,在城市的大型商場、購物中心、步行街,越來越多的運動品牌門店取代了時尚休閑品牌的顯眼位置?國潮的興起、運動消費習慣的養成,為安踏、李甯、特步、361度等國貨運動品牌帶來利好,線下開大店成為它們的共同選擇。所謂的“大店”與常規店有所不同,以新産品、推廣産品為主導,強調服務,體驗空間更大,注重品牌形象展示。

那麼,國貨運動品牌的大店是不是越來越多?大店模式因何風靡?不同品牌的大店模式有好壞之分嗎?在強調大店模式的當下,其比例是否越高越好呢?

國貨運動品牌的大店越來越多了?

第四次商戰中的國貨運動(國貨運動品牌要在)1

中國李甯君太百貨店。

從北京西單地鐵站F口出來,擡頭就能看到君太百貨二樓原來的奶茶店已換成“中國李甯”的招牌。這家8月初開業、占地面積約200平方米的中國李甯店十分吸引眼球。

同樣是在君太百貨,七層有李甯綜合店,隔壁的西單大悅城有占地面積約700平方米的李甯綜合店,對面的漢光百貨還有中國李甯的專賣店。而在這個購物中心内,國内運動品牌龍頭安踏及旗下品牌斐樂、迪桑特均有多家面積不小的店面布局。

第四次商戰中的國貨運動(國貨運動品牌要在)2

王府井商圈部分安踏、李甯門店。

從西單乘地鐵到王府井商圈不到20分鐘,工作日的這裡遊客居多。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注意到,王府井大街上安踏、李甯綜合店緊緊相鄰,幾百米之外的王府井百貨、APM商場裡也不乏中國李甯店、李甯綜合店、安踏店,目測店面面積不低于200平方米。此前有報道稱,在龍湖北京大興天街,原先商場一層搶眼的快時尚品牌GAP門店,如今已被面積更大的安踏店取代。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注意到,曾經占據商場、步行街最好位置乃至最多店面比例的時尚休閑品牌,似乎正在被運動品牌代替,其中,李甯、安踏的店面幾乎“随處可見”,大店也越來越多。

家住北京大興的夏美向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表示,附近的荟聚購物中心裡不僅有中國李甯店,還有一個面積在300平方米以上的李甯綜合店,相較于同品牌的常規店,綜合類大店的消費體驗要好很多,“品類夠全,一家店就能體驗最全的産品系列。”

第四次商戰中的國貨運動(國貨運動品牌要在)3

李甯荟聚購物中心店。

事實上,大店模式是幾大國貨運動品牌在門店布局方面的共識。李甯在2019年明确提出“探索高效大店零售運營标準”。安踏也在2019年開始從“數碼化、年輕化、專業化”方面優化店面,同年,2000平方米的上海安踏第九代店鋪對外亮相。特步的“開大店、關小店”策略則于2020年開始加速實施。

東吳證券發布研報認為,目前國貨服裝品牌已經過了通過店鋪拉動收入的階段,進入依靠店效提升收入的發展階段。未來各品牌将繼續通過“研發 設計 營銷”帶來産品組合的優化,通過終端門店的陳列升級、進駐購物中心、開大店關小店等方式,不斷提升終端門店的客戶體驗和銷售能力,未來店效的提升是各大品牌線下增長的主要拉動因素。

從數據上看,大店模式為國貨運動品牌帶來了實際利好。以李甯為例,截至2021年年底,李甯共有7137家門店,其中大店超過1200家,大店的單店面積超過410平方米。李甯聯席CEO錢炜在接受采訪時透露,今年上半年,李甯店鋪面積超300平方米的大店流水占比提升近10%。

大店模式因何風靡?

鞋服行業獨立分析師程偉雄指出,國貨運動品牌并不是國内大店模式的創新者,隻是跟随者。國内的大店模式最早始于2001年左右的美特斯邦威,當時該品牌在重慶解放碑、上海南京東路都開設了1000平方米以上的門店,在這之後,特步、安踏、李甯等運動品牌在大店模式上“跟了一下,但跟得不多”。

“這與消費市場環境有關”,他表示,當時的國内鞋服消費市場以休閑時尚為主導,運動消費領域被耐克、阿迪達斯等國際品牌占據,國貨運動品牌的市場空間并不大,且主要以加盟批發為主,所需店鋪面積不大。2008年之後,鞋服行業整體陷入庫存危機,大店模式進展受限。轉機出現在2018年前後,随着國潮興起,疊加近年來的鞋服市場消費變化,國産運動品牌進入了一個“關虧損小店、開高效大店”的加速階段。

那麼,現階段大店模式因何風靡?

在易觀分析品牌零售行業資深分析師李應濤看來,有内外兩部分原因。外部原因在于消費者需求的升級,以前那種三四十平方米的店面已經很難滿足消費者對購物環境、體驗的升級需求。另外,消費者對于一站式解決穿搭問題的渴望,以及年輕消費者對潮流的追逐,都對品牌門店提出了更高要求。

内部原因方面,不同于鞋服企業剛起步時要專注某一品類從而打入市場,如今經過幾十年發展,國内鞋服品牌大多擁有了多品類、跨品類的實力與能力,相應地就需要更大的門店展示,以供消費者體驗。

程偉雄也指出,大店模式是一家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後的實力展示,要擁有一定的持續成長能力和實力,才能掌控大店帶來的高租金、高運營成本。“對于一個品牌來說,隻是做規模是不行的,國内市場不缺有規模的企業,缺的是能夠持續成長的品牌,大店策略體現的就是品牌對零售終端精細化運營能力的提升。”

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注意到,在2019年重提“探索高效大店零售運營标準”後,李甯正在有節奏地放緩開店速度,優化店鋪運營标準,其門店數量已從2019年的7550家縮減至2022年上半年的7112家。據錢炜介紹,李甯延續“開旗艦店、标杆店等高效大店,加速低效和小型面積店鋪處理”的策略,持續加大購物中心、奧萊渠道的拓展,今年上半年在杭州、廈門、上海等地開設或升級了地标性旗艦大店。今年上半年,李甯的收入增長也得益于新開店及同店銷售增長,其中新開店貢獻了1.95億元。

各品牌間大店模式有優劣之分嗎?

同樣是大店,但不同品牌對于該模式的操作有所不同。

在城市選擇上,李甯、安踏看好在一線城市的大型商場開設大店,特步、361度的大店則主要集中在二三線城市。據特步披露,其第九代旗艦店代表店鋪位于吉林省長春市,店鋪面積為1365平方米。

第四次商戰中的國貨運動(國貨運動品牌要在)4

安踏君太百貨店。

此外,各品牌在店鋪視覺形象上打造的效果也不同。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官方體育服裝合作夥伴,安踏在北京君太百貨的門店更強調運動感,最顯眼位置展示着安踏“奧運冠軍跑鞋及衣服”,右手側是清一色的安踏紅旗系列。而西單大悅城的李甯門店時尚感更強,還融合了國潮風進行展示。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發現,這家集中國李甯品牌、韋德系列以及時尚、運動訓練和配件于一體的門店,産品豐富度令人“眼前一亮”。相較于普通門店“一對一”的銷售模式,這裡的銷售人員更傾向于從門店的區位劃分開始介紹,在這過程中,再根據消費者的喜好進行推薦,購物體驗感更好。

第四次商戰中的國貨運動(國貨運動品牌要在)5

李甯西單大悅城店。

在程偉雄看來,國貨運動品牌的大店模式尚無法判斷誰好誰壞,“都還在探索中,沒有真正走出屬于自己的路。”目前,國貨運動品牌的大店隻是發展到“大”的階段,沒有達到可以展示旗下所有品牌、所有系列的階段。

大店比例越高越好嗎?

從安踏、特步等品牌披露的年度計劃來看,大店模式仍是未來一段時間内的重點,其中,李甯在半年報中強調要加速打造全國示範門店,進行大店運營模式的實踐。那麼,對于國貨運動品牌而言,大店比例越高越好嗎?

程偉雄認為,大店模式必須有相應的中後台實力和配套的組織能力,如商品運營能力、人員培訓等,都要能及時跟上大店的需求。同時,店内商品的展示要有系列感和主題感,不能重複展示相同的商品,這樣消費者的新鮮感會随着時間的推移淡化。此外,大店的高投入要有對應的高營收、高利潤,否則隻為面積大而開大店是沒有未來的。

如果從同一品牌在不同城市的布局來看,李應濤認為,相較于一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的大店比例越高越好,“在一個縣城或地級市商圈,五六百平方米甚至上千平方米的大店,基本上能把所有消費者囊括其中,在消費者的相互推薦以及從衆消費心理的影響下,大店的經營效果會更好,這可能跟我們常規的認知略微不一樣。”

“從另一個層面來說,大店模式是一種渠道的優化,這種優化是全渠道發展策略的必然趨勢。”程偉雄表示,品牌做到一定程度時,需要通過一個交互的平台讓目标用戶持續感知品牌的成長、保持黏性,大店模式便是這樣的一個交互平台。常規店、線上店同樣也是,它們之間是共生、共存、共赢、共榮的關系,是品牌必須要思考和面對的問題。

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 王真真

編輯 李铮

校對 劉軍

圖片 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 王真真 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品牌资讯推荐

热门品牌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