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購買食物,觀看食物的保質期已經成了大家必看的标識,而且隻要是預包裝食品基本上都會标注保質期。很多人可能在身邊都經曆過為了省錢,購買超市馬上到期搞活動的特價商品,以及老年人對于超過保質期限幾天的食物不舍得丢棄的景象。那麼大家對保質期了解多少,保質期是如何定義的、過了保質期的食物到底能不能吃呢?今天就跟大家說一說:
保質期的概念?
保質期是産品的最佳食用期,由生産者提供,标注在限時使用的産品上,這是國家要求在生産的食品上必須進行保質期的标識。保質期是生産者對銷售者和消費者質量與責任的擔保。在産品保質期内,生産企業對該産品質量符合标準的負責和銷售者可以放心銷售以及消費者,有了這個标識,就知道這個産品的安全使用期。
有一點大家必須明白,保質期不是識别食物等産品是否變質的唯一标準。保質期有兩個條件:一是儲存在規定的條件下,比如酸奶要冷藏,速凍食品要冷凍一樣。如果你不按規定要求儲存,那肯定會縮短保質期。二是在包裝完好的情況下儲存。比如罐頭等,如果拆開了就要盡快食用,在溫度較高的情況下,一兩天就可變質,即便是放到冰箱冷藏儲存,時間也不可超過三天,開啟食物類的保質期将會縮短,所以,這個時候就不能以包裝上的保質期來評估保存時間。
保質期是如何确定的呢?
産品的種類較多,每種産品都有固定的标準,各自的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生産企業對這個産品會有一個期望的貨架期,比如說,生産企業對這款産品的貨架期望值是1年,那生産商在做這個産品的保質期實驗時就會做到12個月或是15個月甚至18個月。還有一種那就是有一種企業對自己的産品沒有清晰的貨架期概念,那就持續的進行保質期實驗,直到這款食品的理化,微生物指标不符合産品的質量标準或者産品出現了明顯的變化,然後把這段時間乘以07或者08的一個系數,然後就産生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一個保質期。
從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看到,對于一個産品來說,其标注的保質期是小于實際會出現問題的天數。
那食品過了保質期還能再吃嗎?以上我們了解生産商對産品保質期的确定方法,就不免可以發現,當我們誤食了過了一兩天的食物時,也無需太過擔心。但并不是說吃了過了保質期的食物就絕對安全。
對于過了保質期的食物我們應該清楚的:
一、整體而言,過了保質期的食品不會對人體造成特别大的傷害,但是我們不建議吃過了保質期的食品。因為,過了保質期的食品也存在一定的隐患,比如風味、口感發生細小的變化。如果吃了之後發生不舒服的症狀,是不受法律保護的。此外,我們所說的保質期的确定是按國家規定來确定的,可總會有些不法商家,因此還是不建議吃。
二、對于油類、糕點、牛奶、酸奶等食品,一旦過了保質期,就一定不要在食用了。過保質期太長的也不能食用。
三、對于某些食品,如果隻是過了保質期很短的一段時間,我們可以以我們的感官檢驗,判斷是否有異味、發黴、變色、生蟲現象,如果沒有,可以選擇盡快吃完,如果有,那就選擇丢棄。
【營養師提醒】
對于散裝的食物,一定要做好保管,在參照包裝食品的保質期的基礎上,要減少一定的時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