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與綠色共赴未來

與綠色共赴未來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21:11:36

與綠色共赴未來?【觀察者】作者:苗小露(浙江省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甯波大學基地研究員、甯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與綠色共赴未來?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與綠色共赴未來(投身綠色未來可期)1

與綠色共赴未來

【觀察者】

作者:苗小露(浙江省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甯波大學基地研究員、甯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

當前,随着人社部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以下簡稱《大典》)向社會公示,綠色職業引發人們廣泛關注。加之今年1076萬高校畢業生亟待就業的新規模和巨大增量,新就業領域的開辟成為解決問題的着力點之一。這一背景下,綠色職業成為當代青年人就業的新選擇。一大批勇于開拓創新,具備探索精神和環保意識的青年積極投身碳排放管理員、環境監測員、水土保持員等綠色職業,成為促進我國綠色發展,實現“雙碳”目标的新生力量。

綠色職業活動主要包括生态環境監測、保護、治理與美化;生産綠色新能源、提供高效率,大運量交通運力、廢棄物的回收與利用及與之相關的科學研究、技術研發和設計規劃等工作。我國2015年《大典》将127個職業标識為綠色職業,今年公布的新修訂的《大典》沿用了2015年大典的做法,對133個綠色職業進行了标識(标注為L),同時還标識了23個既是綠色職業又是數字職業的工作(标注為L/S)。這不僅體現了數字化經濟發展的需要,還順應了綠色低碳經濟發展的新要求。事實上,自提出“綠色職業”概念以來,一大批綠色職業不斷湧現。這一現象的背後,是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入人心,也表明随着經濟社會發展,職業分類和範圍需要推陳出新。

綠色發展是青年選擇綠色職業的重要動因

縱觀人類社會發展曆程,科技革命和不斷擴大的生産加大了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占有,全球變暖、資源枯竭、環境污染等生态危機橫在人類社會發展面前。各國在發展經濟的同時競相探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新模式,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自覺承擔起環境保護重任,綠色發展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

生态興則文明興,生态問題是關系千秋萬代的大問題,生态文明建設是關乎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綠色職業的出現不僅是對中國全面推進生态文明建設、奮力實現“雙碳”目标、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積極回應,而且是順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潮流、産業結構優化升級、就業需求不斷增大的創新之舉。

時間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都要在自己所處的時代條件下謀劃人生、創造曆史。綠色發展催生綠色職業,青年一代承擔着國家發展、民族複興的重任,他們是前沿知識和先進理念的踐行者,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指引下,守正創新、堪當重任。從某種角度而言,當代青年和大學生選擇綠色職業,是對人類生産生活方式與生态可持續發展的新思考和新嘗試。

青年投身綠色職業具備多重意義

實幹興邦,綠色職業為廣大青年群體實現人生出彩搭建舞台,他們将個人才能和國家發展趨勢相結合,将青春夢和中國夢相融合,在中國奮力實現“雙碳”目标的進程中發光發熱,實現人生價值。

開辟新就業空間,應對就業難題。綠色職業的發布及廣大青年群體積極投身這一領域對促進就業創業具有重要意義。面對近幾年我國高校畢業生屢創新高、增量不斷擴大的趨勢,就業競争日趨激烈。廣大青年積極探索,主動投身綠色職業,成為新職業的引領者和開辟者,能有效緩解當前就業難題,助力解決社會問題。

推進生态文明建設,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當前,我國正處在生态文明建設的關鍵時期,節能減排、低碳環保是經濟發展的重要目标,不僅需要不斷壯大綠色低碳産業、加強技術創新,還需具備大量專業功底紮實、環保意識較強的綠色人才。新時代的青年擁有開闊的國際視野與腳踏實地的實幹精神,能主動擔當起綠色發展重任,争當推進生态文明建設、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先行者和主力軍。

破解綠色職業青年發展瓶頸

面對蓬勃發展的綠色職業,越來越多具有遠見卓識和開拓創新精神的青年和大學生投身這些行業,他們是碳排放管理員、碳彙計量評估師、環境衛生工程技術人員等。然而,綠色職業及從業人員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一些人對綠色職業了解不夠,認為綠色職業隻是被打上了“綠色标簽”,實際并無發展前途。再如,随着數字化與綠色職業的融合日趨緊密,綠色職業對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要求越來越高,職業技能培訓及職業認定成為從業人員職業發展的必經之路。但市場上存在職業認證培訓機構魚龍混雜、培訓質量參差不齊、缺乏有效統一監管等問題,這些都需要相關部門走在前面,掃清綠色職業及綠色職業青年群體發展路上的障礙。

首先,加大綠色職業宣傳引導力度。借助媒體平台讓更多的人,特别是專業技術青年及高校大學生充分了解這一職業光明的發展前景;同時,高校在人才培養、專業設置及就業指導方面強化對綠色職業的宣傳與引導,充分發揮綠色職業的就業吸納功能。其次,完善綠色職業認證及人才考評體系。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行業協會、職業技能培訓機構、企事業單位等多方聯動協同作用,統一職業認證與人才考核标準,對職業技能培訓機構資質及培訓質量嚴格把關,定期考核。最後,發展綠色職業教育,儲備高質量綠色職業青年人才。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發展綠色職業教育是促進綠色職業良性發展、吸引更多優秀青年及高校大學生從事相關工作的關鍵所在。在綠色職業教育發展方面,希望地方政府加強引導高校與企業展開合作,形成完善的綠色職業人才培養和實踐體系,為高質量發展儲備優秀人才。

《光明日報》( 2022年08月16日12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