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諸葛亮的墓為何至今無人敢盜

諸葛亮的墓為何至今無人敢盜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30 02:29:47

了解三國的人,肯定都知道諸葛亮。作為三國時期的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蜀國,直到生命的最後的一刻,他還在為蜀國出謀劃策,與敵軍鬥智鬥勇,可謂是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遺憾的是,諸葛亮最終病死在五丈原,沒有完成生前的夙願。諸葛亮死後被葬在陝西省漢中市勉縣的定軍山腳下,但是1700多年過去仍無人能找到墓的具體位置。傳聞諸葛亮在自己後事上玩了一個計謀,緻使其墓穴至今無人發現且無人敢盜,那麼到底是何緣故諸葛亮的墳墓遲遲無人敢盜呢?

諸葛亮的墓為何至今無人敢盜(至今無人發現且無人敢盜)1

諸葛亮

若不是當初劉備三顧茅廬,詢問諸葛亮“當世之事”,可能就沒有後來的蜀國了。劉備去世後,諸葛亮不僅盡心輔助蜀後主劉禅,而且一直想着完成劉備的大業,于是諸葛亮發動了北伐。五次北伐,但都以失敗告終,即便這當中諸葛亮都親力親為,“事無巨細”。五次北伐的失敗也讓一世英名的諸葛亮備受打擊,最終積勞成疾,累死在了五丈原,年僅54歲。

諸葛亮的墓為何至今無人敢盜(至今無人發現且無人敢盜)2

三顧茅廬

諸葛亮死後的墓葬具體之地,一直是一個未解之謎。雖然被葬在陝西省漢中市勉縣的定軍山腳下,但有人說那隻是他的衣冠冢。還有就是諸葛亮在臨終前留下一個遺言,《三國志》 裡有記載: "亮遺命葬漢中定軍山,因山為墳,家足容植,斂以時服,不須器物。”意思就是,諸葛亮要求将自己葬于定軍山,而且要由四人擡棺往南走,繩斷便下葬。這也導緻諸葛亮的墓地遲遲難以确定具體位置。

諸葛亮的墓為何至今無人敢盜(至今無人發現且無人敢盜)3

要知道,東漢末年盜墓之風橫行,因此,一些有權有勢的人在修建陵墓時,多會設置許多機關。比如魏武帝曹操,一生叱咤風雲,既兼能政治、軍事和文學,又能用人,但卻是一大奸雄。他死後,為防止後人進入他的墓地盜取寶物,更是在陵墓中使出72疑冢的妙計,即便如此,數千年過後,還是被後世人發掘。相比較曹操,諸葛亮的墓不僅無人知曉,更是1700年來無人敢盜。

諸葛亮的墓為何至今無人敢盜(至今無人發現且無人敢盜)4

武侯墓

諸葛之墓下落不明,原因上文已經介紹過了。知曉諸葛亮的遺囑後,四個大兵從五丈原開始一路向北,将棺材擡到定軍山的時候,已經筋疲力盡,繩子卻毫無斷裂的迹象。然而,就在走入定軍山腳下的時候,四位士兵非常累,就停下來休息,棺材一落地,繩子突然裂開,更神奇的,背後的定軍山頭猛的炸裂開了,全部垮塌下來,正好把諸葛亮的棺材埋在下面,四名士兵,無法幸免,也一起埋了。所以後人至今未知墓葬之地,現在所謂的墳墓不過是後來建立的衣冠冢。

諸葛亮的墓為何至今無人敢盜(至今無人發現且無人敢盜)5

諸葛亮的衣冠冢

那為何千百年來無人敢盜呢?原因有三:

這第一種說法便是古人多喜歡在墓中設計機關,像諸葛亮這樣聰明的人,亦是如此,盜墓人不是聞風喪膽,就是死于墓中;

第二個原因是,諸葛亮是在征戰過程中病逝,且諸葛亮一生身無長物,兩袖清風,加之他遺囑中說“斂以時服,不須器物”。可見諸葛亮墓中是沒有什麼值錢的物品,無人去盜亦在情理之中。

最後一個原因雖然有些迷信,但也具說服性。諸葛亮墳後有兩棵千年的木樨樹,被後人稱為“武侯墓護墓雙柱”,墳頭更是有黃果樹,傳言是其妻黃阿醜的化身,為丈夫的墳墓遮風擋雨。

諸葛亮的墓為何至今無人敢盜(至今無人發現且無人敢盜)6

諸葛亮(劇照)

《辭海》、《大英百科全書》 等權威辭書裡,提到三國時期的大“家” 就隻有兩人: 一是曹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或詩人),另一個就是諸葛亮——政治家、 軍事家。雖然說諸葛亮最後為蜀國鞠躬盡瘁,病死在五丈原,但是在漢末三國的曆史上,可以說基本上都是諸葛亮這位傳奇人物的舞台,不論是學問淵博,還是預判天象,軍事上的八卦陣也幾乎無人能破,諸葛亮在三國時代簡直是無人能及的神話般存在。

諸葛亮的墓為何至今無人敢盜(至今無人發現且無人敢盜)7

諸葛亮(劇照)

諸葛亮這一生都在為蜀國着想,死後也是極其低調,想來無人敢盜的原因也可能是出于對他的敬重,畢竟這樣一個傳奇人物,他的一生是值得後人稱贊的。至于諸葛墓在何處,又為何無人敢盜,這些都不重要,就像諸葛亮他本人一樣充滿神秘,這樣不是更好嗎?大家對諸葛墓無人敢盜有何看法,歡迎留言評論!

免責聲明: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