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為何杜牧寫泊秦淮

為何杜牧寫泊秦淮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4 21:12:25

曾有人說:沒有杜牧,江南,該是何等的寂寞?

杜牧雖然沒有在南京居住過,但是他一生中,數次途經南京,留下了多首不朽詩篇。一首《泊秦淮》讓号稱中國第一曆史文化名河的秦淮河廣為傳頌。

為何杜牧寫泊秦淮(一首詩讓秦淮河揚名天下)1

含着金鑰匙出生,卻沒有“高富帥”的命

在唐詩的朋友圈中,杜牧是個很“高冷”的人。論出身,他可以秒殺其他一衆人等。唐代,有一句流傳了幾百年的俚語,“城南韋杜,去天尺五”,說的就是當時的韋氏家族和杜氏家族,整個唐代,韋家出了十幾位宰相,杜家出了八位宰相。

杜牧的祖父杜佑,官至宰相,并編撰了收錄曆代典章制度的《通典》200卷,是一位博古通今的大學者。

出生于這樣一個名門世家的杜牧曾作詩曰:“舊第開朱門,長安城中央。”意思就是,京城内環有豪宅,在市郊還有樊川别墅,頂級奢華裝修。

自幼胸懷大志、飽讀詩書的杜牧,尤其關注經世緻用之學,專注于治亂和軍事。不僅如此,他的文學才華很早就嶄露,23歲寫《阿房宮賦》,25歲寫出了長詩《感懷詩》,在京城長安傳頌一時。

可惜,杜牧十歲時他的祖父去世了,接着他的父親也過世了。沒了靠山,杜牧隻得搬出豪宅,生活水準一落千丈。祖上留下的老宅子因為要償還利錢,抵押給了人家,他和弟弟杜顗窮得挖野菜吃,晚上讀書連燈都點不起,隻能靠記憶背誦,如此竟持續了三年。

為何杜牧寫泊秦淮(一首詩讓秦淮河揚名天下)2

參加科舉,朝中“大V”争相舉薦

大和二年(828年)二月,26歲的杜牧參加了在東都洛陽應進士舉,以第五名及第;閏三月,他回到長安後又應考“賢良方正、直言極谏科”,以第四等登科。

進士及第,制策登科,兩個月内,兩榜連中,怎不讓杜牧心花怒放,揚眉吐氣。特别是長安的賢良方正、直言極谏科,天子親臨,是為選天下英才而特辦的盛事。以滿腹才華,入天子法眼,通天的大路在眼前鋪開,心中的抱負即将施展。

這時的杜牧,躊躇滿志,意氣風發。

關于杜牧中舉,《唐摭言》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杜牧奮筆疾書寫下《阿房宮賦》,文章流傳開後,人們發現名門杜家又出了一位文采風流的少年才俊,許多人争先恐後地去跟他攀交情。那時候考試流行名人推薦,誰能上榜往往是内定好的。别人都是想盡辦法求推薦,杜牧參加考試,朝中多位“大V”争着給他當推手。當時的一位名士,太學博士吳武陵更是直截了當地找到主考官崔郾,要求崔郾答應給杜牧第一名,可崔郾早已把一至四名走了後門,所以隻好約定為第五名。後來杜牧果然以第五名及第。

杜牧順利地以第五名高中進士,雖然有被照顧的嫌疑,但若按真才實學,狀元未必不能戴在他的頭上。

考中之後,杜牧被安排在學究滿堂的弘文館,從事校理典籍、勘正文字的閑差,而且看起來暫無出頭之日。正在此時,與杜家為世交、與杜牧私人關系密切的朝廷重臣沈傳師,要擔任江西觀察使,便征召杜牧為江西團練巡官。于是,大和二年十月,進士及第8個月後,杜牧離開了生活多年的長安,開始了他長達十年的幕府生涯。

為何杜牧寫泊秦淮(一首詩讓秦淮河揚名天下)3

他的一首詩成就了一條河

南京是交通要地,無論是順長江南下,還是沿運河北上,南京都是必經之地。杜牧雖然沒有在南京居住過,但是他一生中,數次途經南京。

曆史的積澱,文化的底蘊,感傷的往事,最能調動詩人的情緒,喚醒躲藏在心靈深處的靈感,杜牧寫了很多與南京有關的詩篇。有明确記載的,杜牧第一次來南京,是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年)春,杜牧奉幕主沈傳師之命,由宣州往揚州訪淮南節度使牛僧孺,途經江甯。長江兩岸明媚的春光,建康古城的歲月滄桑,撫今追昔,不禁詩情萌動。

在唐代,秦淮河口是長江的碼頭,當時客商船隻到了南京都停泊在秦淮河口。秦淮河口是個熱鬧去處,有酒樓歌館、市肆旅店。杜牧往來南京,也要在秦淮河口駐留,在船上,他聽到隔江有歌女在唱《玉樹後庭花》這支陳後主的亡國之音,觸景感懷。于是,他揮筆寫下這首《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一提南京就立刻想到秦淮河,但是,這條河在曆史上曾經叫過好多名字,直到唐朝才改叫秦淮,又直到杜牧的《泊秦淮》出來,它的名字才家喻戶曉,廣為傳頌,從此再也沒有改過。

杜牧遊覽南京,還留下了《台城曲二首》等詩篇。

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49歲的杜牧接到朝廷的調令,返回長安,任吏部考功郎中。這是他最後一次路過南京。一年後,他病逝于長安老宅中,終年50歲。

(轉載學習強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